学术投稿

应对方式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谢小燕;陈勇;宋波

关键词:前列腺炎, 应对方式, 预后
摘要:目的观察应对方式对慢性前列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患者的个性特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患者心身症状,采用应对分类问卷测定患者的应对方式.结果以消极应对为主的患者趋内向,且心身症状严重,预后较差.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心理学机制探讨

    目的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家庭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收集青少年吸烟行为与家庭影响因素的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探讨家庭影响青少年吸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9项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有显著影响,主要为兄弟姐妹吸烟、母亲对吸烟的态度、父母吸烟、孩子对父母的依从性等,在心理学上分别对应于社会心理、心理遗传、认知心理、身心发展等理论.结论打破家庭因素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学机制平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干预青少年的吸烟行为.

    作者:刘卓;王增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生殖保健现况调查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我国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本文调查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旨在为提高我国妇女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爱芹;李玉梅;梁英武;翟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神经症患者防御方式与行为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对56例神经症患者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和A型行为问卷(TABQ)测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症患者较多使用投射、躯体化、理想化和交往倾向,较少使用幻想和回避;A型行为者在使用不成熟(F1)和中间型防御方式(F3)上显著多于非A型行为者(P<0.05);TABQ总分与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成熟型防御方式呈负相关.结论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

    作者:李海林;袁勇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海洛因依赖患者行为矫正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索行为矫正治疗对强制戒毒期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自然戒断状态下脱瘾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行为矫正治疗.在戒断后24小时、72小时、7天、10天、一个月、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戒断症状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戒断后24小时、72小时、7天时所出现的戒断症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戒断后10天、1个月、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戒断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行为矫正治疗对强制戒毒期海洛因依赖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敬烈;曾羚;陈振华;王高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6例完成自杀者的心理剖析

    目的用心理剖析的方法探讨完成自杀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6例完成自杀者与66例正常对照者,分别采用一般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工具社会支持量表(TS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社会交流量表(SC)、自杀1年前和当时总体功能评定量表(O-GAF,P-GAF)、自杀企图量表(SAS)及自杀意念量表(SIS)进行调查.采用DSM-Ⅲ-R对精神问题进行了回顾性诊断.信息来源于2名知情亲友,在死后2~14月期间进行.结果自杀者中72.72%符合DSM-Ⅲ-R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98:1);女性高峰年龄较男性前移10年(20~49,30~59);春、夏季常见(66.7%);抑郁和焦虑情绪,低收入和社会支持领悟差是高危因素(P<0.05);躯体功能活动受限制是自杀的诱因(28.75%);服毒是被青睐的方法(69.7%),其次是自缢25.7%和其它(4.5%).信息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差(9 /48).结论抑郁是自杀的危险因素.普及精神病学的知识重要.

    作者:孙月吉;刘启贵;姜潮;贾树华;周莉;胡冬梅;孙燕;王蕾;Zhang Jie;Conwell Y;Wieczorek W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D大鼠模型的制备及行为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皮下长期间断性注射叠氮钠后的学习记忆、中枢神经系统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和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放射免疫和透射电镜的方法.结果注射氮钠后4周,大鼠Morris水迷宫试验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和额叶大脑皮层内Aβ含量显著升高,神经元内出现脂褐素沉积、髓鞘样变等退行性变,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数目减少,突触小泡数目减少.结论长期皮下注射叠氮钠可以制备AD氧化应激大鼠模型,并导致中枢Aβ的升高,神经元内出现退行性变和线粒体的损伤.

    作者:徐海伟;黎海蒂;范晓棠;曹娟;龚发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躯体变形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简称BDD)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疾患,指个体有一种想象外表缺陷的先占观念(preoccupation),如果确有轻微躯体畸形,那么病人对此的关注是明显过分的;这种先占观念会引起明显的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社会、职业或其它重要领域的功能缺损;而这种观念不能归因于其它精神疾患(如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对自己的外貌和体型不满)[1].

    作者:戴非;蔡中;何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强迫游泳应激强度的改变对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习惯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应激强度的改变对重复应激导致的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习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异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重复强迫温水游泳应激导致的c-fos表达习惯化大鼠模型基础上,观察强迫冰水游泳应激对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重复强迫温水游泳应激导致c-fos表达习惯化后,再给予强迫冰水游泳应激使c-fos表达水平再次升高.结论高强度的应激可以逆转低强度应激所引起的习惯化效应.

    作者:马慧;王大鹏;丁宝坤;金魁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抽动障碍58例临床分析及行为弱化治疗

    抽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精神行为性疾病,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近年来有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自1999年8月至2001年12月期间共接诊儿童抽动障碍58例.我们调查了其家庭环境,并给予行为弱化疗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起;张振华;李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与功能损害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情况及功能损害程度.方法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94名咨客,用LSAS量表初步筛选,并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功能损害情况按照患者自我评价分为有无严重影响.结果心理咨询门诊中,66%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共患其他精神疾病;有17%~47%的患者报告社交焦虑障碍对婚姻家庭、工作功能、和学习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合并抑郁组的患者年龄、LSAS他评分数及功能损害程度与非合并抑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与其他疾病共患率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重,合并抑郁障碍者功能损害程度加重.

    作者:刘素贞;张海音;徐勇;张冰;齐文丽;李知;欧阳泽祥;曹羿郎;胡广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脑电地形图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电生理学的特征.方法按DSM-Ⅳ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对所有病例作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尽管共病组、抑郁组和焦虑组的α功率值和右/左α功率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组均具有各自的特征;三组患者各脑区α频带绝对功率值与两量表分值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无独特的脑电地形图特征.

    作者:袁勇贵;吴爱勤;张心保;李乐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行为医学与肿瘤的整体康复

    近年来,肿瘤已发展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根据上海市癌症俱乐部对8000余名会员的分析发现其中1/3为初发癌症1~2年的患者,1/3为已康复的患者,还有1/3为中晚期癌症患者,包括复发、转移或带瘤生存的病人.

    作者:杨菊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聪圣胶囊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和神经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聪圣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学习记忆障碍及神经细胞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观察聪圣胶囊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聪圣胶囊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的影响.结果聪圣胶囊1.5、3 g/kg可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程度;其含药血清可抑制缺糖/缺氧3 h再灌0 h、3 h、6 h和18 h引起的神经细胞内LDH的释放.结论聪圣胶囊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赵玲;徐秋萍;李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氟伏沙明治疗门诊抑郁性障碍及焦虑性障碍的疗效分析

    氟伏沙明(Fluvoxamine),商品名为(Luvox),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1].该药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问世以来在国外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能有效治疗抑郁症、强迫症,和在长期治疗中的预防作用[2,3].作者在上海对氟伏沙明进行了多中心开放研究,旨在评价其治疗抑郁、焦虑和强迫的疗效、改善绝望的程度以及副反应.

    作者:凌政;季建林;周天骍;陈引娣;吴文源;朱紫青;韩鹤松;叶维菲;瞿正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普遍的关注与重视,其中人际问题成为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1986年金华等人就报道18~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际敏感均分高,且这个年龄段的人际敏感分高于其它因子分[1],大学生正处于此年龄段.

    作者:彭纯子;燕良轼;马晓虹;谭谦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音乐内容和播放次序对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音乐的内容和播放次序对人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方法将摇滚音乐、轻音乐、自然静音三种音乐材料,以不同顺序播放给30名大学生(男、女各15名),在睁眼清醒状态下聆听,记录他们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结果(1)音乐内容和播放次序的交互作用对收缩压的影响非常显著(P<0.01).(2)播放次序对对男生舒张压的影响显著(P<0.05).(3)内容和播放次序的交互作用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非常显著(P<0.05).(4)不同性别的学生聆听音乐材料时,音乐内容和音乐播放次序对他们收缩压的影响是不同的(P<0.05).结论不同音乐内容和播放次序对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有影响;不同性别受到影响也不一样.

    作者:封文波;张平;闫克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神经质人格影响应激反应的现场研究

    人格特征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神经质因子.既往研究探讨了神经质人格特征对情绪、生理、生化、免疫反应的影响[1~6],而少有涉及行为反应报告,在现场条件下进行神经质人格对生理和行为的联合研究则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军校招生体检为紧张性刺激,在现场条件下研究神经质人格类型对生理、行为的影响.

    作者:卢抗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癌发病与社会因素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不少学者认为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关系甚为密切,但其与肝癌的关系研究不多.为此本研究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探讨社会因素对肝癌的影响规律,为肝癌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邹长林;陈哲京;金文扬;倪士昌;陈邦飞;胡云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江苏省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孤独症是婴幼儿常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自1943年由Kanner首次发现并报道后,对此病的研究越来越多.我国目前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作者:汪卫华;翟灵伟;郑丽;朱军;屈晓燕;冯琴妹;马东;吴亚南;汪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病人不遵医行为因素调查

    为了更好的指导病人用药,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愈率,我们对肾病综合征病人激素治疗不遵医行为因素进行了调查.

    作者:徐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