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墉
骨骼病变多数通过X线片,CT,MR等影像学手段结合年龄、病史和病变部位进行诊断.但部份病例影像不典型,难以确诊.临床治疗缺乏可靠依据.常规X线检查可显示病变区位置、范围及周围软组织改变,若辅以X线定位下穿刺活检可提高骨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或手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我院近2年来对41例骨病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术,本研究初步探讨其诊断价值及应用.
作者:龙维;何庆发;刘牧;谭松;夏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臀动脉瘤的发病率极低,不到动脉瘤总数1%,多由外伤引起,诊断易被延误,外科手术有一定难度[1,2].本文报道1例假性臀上动脉瘤引起坐骨神经痛、成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病例.
作者:董伟华;常恒;欧阳强;张电波;董生;刘加成;肖湘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用黏合剂ZT胶在延缓肝脏内碘化油代谢过程的作用.方法对5只兔肝脏右侧门静脉插管,注射131I-碘化油和ZT胶,γ定标仪连续纪录肝脏区域γ计数,建立131I-碘化油的局部代谢方程,计算有效半排期;行病理学检查肝脏和肺脏.另5只动物单纯注射131I-碘化油,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131I-碘化油的慢组份比例大于对照组,有效半排期延迟.右肝碘化油滞留量大,并对肝组织产生损伤.结论 ZT胶可以起到延缓碘化油在肝脏内代谢过程的作用.
作者:张旭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中的作用.方法常规空气灌肠不能整复的患儿550例,经肌注山莨菪碱5 mg,20~30 min后再行试灌.结果 468例整复成功,82例未成功,其中2例穿孔,行手术治疗.结论空气整复小儿肠套叠应用山莨菪碱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陶正龙;金洪宪;江晓勇;金财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通过股动脉穿刺、插管,送导管至双侧髂内动脉,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并造影,了解子宫动脉走行、肿瘤大小及血供情况,然后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造影并注入栓塞材料,阻断肌瘤供血使其缺血、萎缩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窦彩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直接穿刺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验大白兔24只,体重3.5 kg,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B、C两组做成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其中B组行直接穿刺介入治疗.直接穿刺介入治疗是将溶栓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及骨质修复药物直接注入股骨头内,观察坏死股骨头的修复情况.显微镜观察包括空缺的骨陷窝数量、骨髓内脂肪细胞数量和直径、软骨下区血管数量.对3组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大体所见A、B、C 3组股骨头均完整,A组骨质坚硬,切开阻力大,但C组骨质松软,冠状面切开阻力很小,B组介于A、C两组之间.镜下显示A组空缺骨陷窝数、骨髓内脂肪细胞直径、软骨下区血管数量正常;B组接近A组水平(P>0.05);C组明显异常,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穿刺介入治疗法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陈兴灿;俞锦清;郑筱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食管-气管瘘会引起吞咽呛咳、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食物及水摄入,直接危及生命.我们采用置入覆膜镍钛合金支架的方法治疗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喜田;张立军;吕淑红;赵锦桥;王燕妮;李亚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了解其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对16例以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用直径350~500 μm的真丝微粒将子宫动脉栓塞.结果栓塞成功率达93%,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术后6个月肿瘤平均缩小52%.结论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是创伤小,保留子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的一种新治疗方法.
作者:吴伟;程志刚;刘永生;夏惠环;罗福英;彭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先天性血管病变是一组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0.3%~1%.因不同种类有不同的自然病程,缺乏统一的概念和准确的定义,存在重大的混乱而影响恰当的分类和治疗[1,2].明确病变是中胚层发育异常造成的血管畸形,还是以血管内皮细胞等增殖形成的血管瘤,是进一步进行病因学和治疗学研究的前提.
作者:姜在波;单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9岁.因左眼球外伤后左侧搏动性突眼伴视力下降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曾被同学用螺丝刀戳伤左眼球,外院诊断为左眼眶积血、左眼球挫伤、左上眼睑皮肤裂伤.过后逐渐出现颅内杂音,并有左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症状.体检:左眼球轻度外突,睑结膜充血水肿,可闻及吹风样杂音,频率与脉搏一致,压迫左颈总动脉后杂音减小.
作者:何雪阳;吴家阳;江建东;张小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介入性操作诊疗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以下内容:围手术期内造影室、导管室的室内环境和空气、医疗设备和器材以及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在此期间所需作的一般性诊疗护理工作、各种用药(包括造影辅助用药和麻醉剂)以及发生的急危症的急救处理等.作为一个临床科室,围手术处理与介入治疗技术同样重要.
作者:欧阳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38岁.因月经量增多3个月,伴尿频、尿急20 d入院.体检:贫血貌,子宫增大,孕2月大,质硬,形状不规则,活动,双侧附件未见异常.B超:子宫大小约为9 cm×6 cm×7 cm,宫内可探及一圆形低回声区,大小约为6.1 cm×6 cm×6.5 cm,边界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提示子宫肌瘤.
作者:黄艺生;杨熙章;吴纪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1、2、3年的疗效,分析疗效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为该方法筛选适应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在我科行胶原酶溶解术的、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254例进行随访观察(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1、2、3年的疗效.结果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1年优良率为93.1%,2年优良率为90.3%,3年优良率为90.9%.结论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绝对适应证,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作者:张洪新;王执民;刘毅勇;王义清;郭卫平;曹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eparate支架置入术在姑息性治疗不能手术的胃肠道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34例患者采用经口置入Separate支架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胃十二指肠梗阻.梗阻的原因分别是胃癌11例、胰腺癌12例、转移性肿瘤3例、胆道肿瘤6例和十二指肠癌2例.透视下分别将Separate支架的外层带膜支架和内层裸支架同轴重叠释放在狭窄病变处.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7%,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3例患者胃肠道梗阻症状缓解或消失,在Separate支架置入后,患者进食能力评分平均从3.8提高到1.2.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移位和肿瘤内生性生长等并发症,1例患者由于肿瘤浸润致支架近端梗阻复发,置入第2枚支架.结论经口途径置入Separate支架姑息性治疗不能手术的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作者:何旭;顾建平;楼文胜;陈亮;苏浩波;Ji-Hoon Shin;Jin-Oh Lim;Tae-Hyung Kim;Ho-Young Song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又一新热点,近几年来得到广泛开展,大量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该方法疗效显著,可部分代替药物和手术治疗,是子宫肌瘤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更好地规范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促进该技术的健康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文献提出以下规范化建议,供同道参考.
作者:谢宗贵;孙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防治措施.方法 56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术后均出现疼痛,按对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症组与预防组,分别为31例和25例.通过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评价2种处理方法有无差异.结果 2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疼痛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但疼痛持续时间预防组显著较短.结论积极地做好预防处理能有效地减轻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提高介入治疗的综合效果.
作者:李少明;姜在波;单鸿;沈新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Amplatzer导管封堵器(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定其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经导管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 41例,VSD直径4~12.8(平均6.0)mm,其上缘距离主动脉右冠瓣4.5~12(平均6.6)mm.心导管资料示QP/QS 1.4~2.6(平均1.7),肺动脉收缩压19~34(平均25)mmHg.41例膜周部VSD中,18例伴有膜部膨出瘤.结果 41例VSD均顺利闭合成功,选用的ADO 尺寸为6/4~16/14mm.术后心脏杂音立即消失,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均无明显残余分流.胸片示肺血管影较术前减少.心电图有12例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均在1~2周内自行消失.随访2~21个月,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一步改善,未见ADO移位、主动脉瓣或三尖瓣返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用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并发症少和费用较低等优点.
作者:任森根;康康;吴丹宁;施红;吴锦章;杨梅;韩飞舟;周菲;朱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其治疗方法尚在探索、完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经动脉插管区域动脉灌注是近年研究的热门课题,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在逐年增多[1].本院对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海;王保渔;张国靖;向守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CT导引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卵巢囊肿是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技术.本研究对28例B超诊断为卵巢囊肿患者进行CT扫描,并对其中16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抽吸和硬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应合;刘彦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子宫肌瘤在中年女性相当多见,发病率可占育龄妇女的20%,内科治疗以激素为主,疗效多不理想,手术切除创伤较大,我院在1998~2002年11月对9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超选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ultra-selective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USUAE)治疗,并经12~36个月观察,现将治疗方法、疗效和不良反应处理的初步经验作一报道.
作者:傅立军;何伟岳;王和平;陈红舟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