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李继安;陈代杰
草乌甲素是一种现代植物药,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安全性好.本文围绕草乌甲素的药理学、安全性和临床应用,综述其在风湿免疫病及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杨杏林;杨大男;杨清锐;朱凯;张源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汉防己甲素具有消炎、镇痛、降压、抗矽肺、降低血糖和抗自由基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且在心血管、抗肝纤维化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汉防己甲素在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曹金;杨兆文;李凤;赵洪艳;张源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免疫抑制药物麦考酚酸酯预防移植排异的疗效肯定,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本文综述近期麦考酚酸酯在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夏光涛;李霞;杨兆文;郑加田;孙红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采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衰老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研究表明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自噬、线粒体呼吸链/ATP合成体系和进食限制能延缓线虫衰老.本文从衰老的分子机制方面入手,综述秀丽隐杆线虫在衰老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促进抗衰老药物的开发和评估.
作者:孙秀秀;孙海燕;黄晓星;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糖克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基础治疗+糖克软胶囊0.4 g/d,n=20)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安慰剂软胶囊0.4 g/d,n=20)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和4项血脂指标变化,以及中医证候情况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HbA1c、治疗后4、8和12周FPG以及治疗后12周2h PG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HbA1c、FPG和2h PG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要疗效指标:两组中医证候有一定改善趋势,但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4项血脂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低血糖事件.结论 糖克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降糖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章丽琼;徐佩英;常臻;陶乐维;虞芳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急诊科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科临床分离的453株革兰阴性杆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判定参照CLSI 2009年版标准.结果 急诊科分离率高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0.09%)、肺炎克雷伯菌(19.87%)、铜绿假单胞菌(17.66%)和鲍氏不动杆菌(13.69%).453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较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1%、1.1%和6.6%.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3.8%、22.5%和12.5%,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2.3%、37.1%和9.7%.结论 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严重,加强细菌耐药性的临测与控制,对控制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宋宏;潘丽萍;刘珏;唐韵;顾凌燕;翁丽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致病率和致死率不断上升,特别是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的出现,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尽管新型抗MRSA小分子化学药物的上市,对控制MRSA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多个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的免疫治疗药物展现了独特的抗MRSA感染效果.本文简要综述针对MRSA感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治疗药物开发进展.
作者:胡敏;李继安;陈代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如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具有降低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以及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等优势,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且治疗前景良好.本文综述肠促胰岛素相关研究及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评价.
作者:林丹红;史虹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ITP临床治疗在原有基础上近年又有了新的进展.本文综述ITP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李敏;余和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阴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41例HP阴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气滞胃痛颗粒组106例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组35例,用药4周,以总有效率、显效率和症状评价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气滞胃痛颗粒组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组患者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9%和82.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和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显效率(55.77%对29.41%)组间差异显著(P=0.008).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HP阴性慢性胃炎疗效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相近或更优,安全性类似,有待进一步评价.
作者:袁荭;凌洁;张立群;柏志安;石浩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运动增多性运动障碍如舞蹈症、偏侧投掷症、肌阵挛、肌张力障碍、抽搐等可表现为急症,需要根据症状尤其是病史和用药情况,及时进行正确诊断及处理.本文综述运动增多性运动障碍急症的病因、特征及临床治疗.
作者:张旭花;王宇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胃炎颗粒治疗儿童胃脘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胃脘痛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养胃冲剂,治疗组口服小儿胃炎颗粒,均为一日2次,每次1包.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症状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儿童胃脘痛症状均得到改善(改善率分别为83.33%和36.36%),且治疗组总体疗效更为显著(P<0.05).同时中医证候分析也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胃炎颗粒治疗儿童胃脘痛疗效优于养胃冲剂,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评价.
作者:娄月芬;张健;俞慧菊;何海英;唐跃年;李盈;鲍一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难以治愈的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综合治疗为主.新型缓解病情用抗风湿药物(DMARD)艾拉莫德(iguratimod)近期在国内开发上市,用于RA治疗.本文综述其药动学、作用机制及临床评价.
作者:张源潮;王峰;王威严;于成成;杨清锐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