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余佩毅;马晓英;闻婕;施争;梅卿;卢逸烨;陈瑶;陈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社区卫生, 健康教育, 口服降糖药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打浦桥街道社区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10例,维持原药物治疗不变,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比较入选时及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的作用.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有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及血压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且有益于患者血脂和血压的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与肿瘤发生及治疗的关系

    病毒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很多肿瘤的发生和转移都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然而,经过改良的病毒(如溶瘤病毒)也可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本文综述病毒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璐;林军;郑玉果;朱宝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

    双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银杏和卷柏等植物中,其抗炎和抗氧化、抗微生物以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引起关注,本文综述相关约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缪刘萍;王鑫杰;周海凤;吴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打浦桥街道社区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10例,维持原药物治疗不变,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比较入选时及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的作用.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有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及血压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且有益于患者血脂和血压的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余佩毅;马晓英;闻婕;施争;梅卿;卢逸烨;陈瑶;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确诊为ACI并使用阿司匹林作为基线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n=582,联用奥扎格雷组)与单用阿司匹林组(n=415)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三率的差异.结果 联合用药组及单用阿司匹林组均末出现致死性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与用药相关的出血性不良反应,联用奥扎格雷组共25例(4.30%),单用阿司匹林组共22例(5.3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抗血小板约物相关的肝功能损害,联用奥扎格雷组为10例(1.72%),单用阿司匹林组为1例(0.2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CI并末增加出血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但可能增加对肝功能的损害.

    作者:陈玉辉;靳令经;管强;聂志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非瓣膜性房颤的规范化药物治疗

    房颤(AF)是常见的可持续的心律失常,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其基础治疗,而其中抗凝药物是各种治疗的基础和核心.国内关于AF的规范化药物治疗与国际指南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本文综述AF的规范化药物治疗.

    作者:李新立;顾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组织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单次静脉给药大鼠体内半衰期、组织分布及排泄

    目的 评价人组织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TUPA)在SD大鼠体内的半衰期、组织分布及排泄.方法 以125I为示踪剂标记药物HTUPA,SD大鼠单次静脉注射不同剂的HTUPA,于给药后各时间点采集眼眶血样、尿粪样本和胆汁样本,以及不同时间点处死的大鼠脏器样本,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结合三氯乙酸沉淀法定量检测血浆浓度,分析约物半衰期、组织分布及排泄率.结果 大鼠静脉注射1、2和4 mg/kg的HTUPA,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特征,平均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5.62±4.22)、(6.37±4.93)和(6.57±4.13) mim;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9.21±19.36)、(41.17±18.50)和(43.68±28.67) min,且剂量与药时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r=0.998 5);单次静脉给药2 mg/kgHTUPA,肝肾组织中含量高,脑含量低;96h经尿液和粪便的累计排泄量占总给药量的79.08%和15.40%,24 h胆汁累计排泄量占总给约量的6.67%.结论 HTUPA作为新一代溶栓候选药,体内分布速度快,半衰期适合.

    作者:刘英;潘绵立;蔡立;刘珉宇;邓轶方;刘全海;沈龙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国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在国内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生物制剂在国内风湿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近年在国内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综述其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国内临床应用.

    作者:田寿福;汪年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应用现状

    回顾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临床应用等,本文重点综述抗癫痫药物与免疫抑制约物的TDM临床应用评价,分析开展TDM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婷;梅义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PC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给予依达拉奉和阿加曲班;对照组34例仪给予阿加曲班.以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有效率,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以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P<0.01),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加曲班治疗PCI有效且安全.

    作者:贾江涛;李红涛;马波;王晓东;李春进;包春艳;吴书元;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真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临床唑类药物耐药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抗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本文从分子水平分析常见致病菌的相关耐药基因,综述相关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合理利用唑类药物和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芦现杰;郑玉果;周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的历史变迁

    房颤(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一直以来,心内科医生不断尝试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本文就AF导管射频消融的历史变迁作一汇总,旨在对有志于AF治疗工作的医生提供裨益.

    作者:王骏;张代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房颤危险分层及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房颤(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脑卒中是其主要并发症.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是栓塞预防,而AF患者的栓塞危险分层有助于临床个体化治疗.本文分析权威指南的AF栓塞危险分层标准,综述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新型抗凝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策略的选择

    房颤(AF)病例分布广,发病率增长快,相关临床后果严重,如脑卒中、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下降、住院率增加、左室功能下降乃至死亡等.对AF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必须面对两种治疗策略的选择.本文综合近期陆续发表的一些临床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临床治疗策略选择.

    作者:郑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格列吡嗪两种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格列吡嗪两种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普通片,以为期12周的疗效观察结合药品成本评价药物的成本-效果.结果 治疗12周普通片组与控释片组患者均达到理想的血糖挡制效果,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空腹血糖分别下降26%和28%,餐后2h血糖分别下降38%和36%,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下降23%和24%,上述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成本-效果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显著,普通片组成本-效果低于控释片组(P<0.05),然而控释片组服约依从性好.结论 格列吡嗪普通片具有成本优势,控释片服药依从性好,两者长期用药的成本-效果评价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军东;徐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