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子探针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与展望

鹿蓉;姚振威

关键词:分子影像学, 分子探针, 超顺磁性氧化铁微泡
摘要:分子探针作为分子影像学不可或缺的载体,其制备方法伴随分子影像学仪器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更新换代。无论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还是基因病、少见病,当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逐渐趋向于个体化。如何更快速地识别疾病的早期影像学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予于治疗,这是分子影像学研究的重点。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32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64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和B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盐酸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其中A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起始6μg/kg,15 min后为0.1μg/(kg·h)],B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加用丙泊酚(起始6μg/kg,15 min后根据手术情况调整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A组Ramsay镇静评分在2~4分和《重症疼痛观察工具》评分在0~4分的患者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也高于B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增强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成连;钟清华;刘尧萍;余瑛;赖爱华;曾建强;黄小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分子探针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与展望

    分子探针作为分子影像学不可或缺的载体,其制备方法伴随分子影像学仪器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更新换代。无论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还是基因病、少见病,当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逐渐趋向于个体化。如何更快速地识别疾病的早期影像学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予于治疗,这是分子影像学研究的重点。

    作者:鹿蓉;姚振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影像医学--精准治疗的导航

    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影像设备不断改进完善,检查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丰富,单纯依赖放射线诊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技术和新的学科分支也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在不断发展扩大之中。

    作者:肇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多潘立酮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服用多潘立酮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的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观察组,服用多潘立酮治疗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食欲不振、上腹痛、餐后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经治疗后,全部患者总症状积分和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症状积分和上腹痛、餐后不适、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汪蓓蓓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谈企业组织的绩效内控体系建设

    本文尝试从本企业的角度,探讨如何搭建医药分销企业绩效内控体系的模型,确立核心绩效指标,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控制对策,以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大化。

    作者:李智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补正

    刊登于本刊2014年35卷11期22-24页上论文《院前急救中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在22页底漏刊“通讯作者:田才君”,特此补正并向作者致歉。

    作者:《上海医药》杂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利多卡因联合宁眩汤治疗顽固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宁眩汤治疗顽固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64例顽固性眩晕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加服宁眩汤。比较两组患者长期疗效和近期疗效、DHI眩晕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高于A组,DHI眩晕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宁眩汤治疗顽固性眩晕可有效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诚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骨科临床路径实施对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临床路径实施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原卫生部制定的骨科临床路径为基础,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临床路径,回顾性调查分析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比例从76.49%降低到62.72%,术后感染率没有明显区别,分别为1.04%和0.96%。临床路径组手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从2.5 d减少到1.1 d。结论:临床路径能够规范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促进安全合理使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华孙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用于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46例符合采用换血疗法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换血疗法,治疗中予以持续心电监护和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并保证各管道的通畅。结果:平均换入血量(168.12±21.64) ml/kg,平均抽出血量(162.20±18.39) ml/kg;换血时间100~240 min,平均180 min。换血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换出率分别为48.61%、47.06%和53.85%,三者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K+、Ca2+浓度有所下降,血糖水平升高(P<0.05);红细胞数和血Na+、C1-浓度无明显变化。无明显换血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可大大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郝明;吴淑娟;唐军;胡小凤;李卫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参虫草胶囊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参虫草胶囊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使用Intersil ODS-3色谱柱(4.6 mm x 250 mm,5mm);乙腈-0.015%磷酸溶液(31∶6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b1在0.426~21.3 mg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5)为96.0%,RSD=1.03%,人参皂苷Rb1含量不少于0.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洋参虫草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正滢;杜子荣;邹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高像素带来的视觉检查系统的革命

    随着视觉检查系统在医药产品质量检查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视觉检查系统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于影响视觉检查系统精度的一些主要原因,例如信号噪音等,提出了使用高像素等方法以提高视觉检查系统的精度。视觉检查系统的原理:通过图像采集获得被检测目标的图像信号,将图像信号通过A/D(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输给专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亮度、像素和颜色的分布信息进行运算分析来获得目标特征,后根据之前设定的判别准则输出系统运算的结果,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和驱动相应的外围机构来执行一定的处理。

    作者:上海卫元机械有限公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2013年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2013年口服降糖药的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3年来均占据销售金额排名第1位,格列齐特缓释片和二甲双胍片连续3年DDDs居第一、第二,DDC大的3位依次是阿卡波糖片、伏格列波糖片、瑞格列奈片。结论:本中心口服降糖药应用合理,需求量逐年增加,主要以磺酰脲类为主。安全、有效、良好的依从性是糖尿病治疗药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李旭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内pH和食管动力学的差异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内pH和食管动力学的差异。方法:根据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特征将11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糜烂性食管炎(EE)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巴雷特食管(BE)组,根据3组患者食管内24 h pH监测指标和食管压力,比较3组患者食管内pH和食管动力学差异。结果:EE组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NERD和 BE两组,而长反流时间、立位反流时间明显低于NERD和 BE两组(P<0.05),组间卧位反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组以重度食管酸暴露为主,占54.17%,NERD组以轻度食管酸暴露为主,占51.35%,BE组以中度食管酸暴露为主,占53.34%。EE组食管括约肌的静息压低于NERD、BE两组,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E组食管体部压力L3和L8明显高于NERD、BE两组,但食管体部压力L13明显低于NERD、BE两组(P<0.05),组间食管体部压力L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组无效食管运动数明显多于NERD、BE组。结论:食管内酸反流情况、食管体部蠕动和括约肌功能受限是形成胃食管反流病不同类型损伤的主要原因。

    作者:肖饶军;谢代刚;汪蓓蓓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含丙氨酰谷氨酰胺全合一营养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评价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全合一营养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置室温(约25℃)下,24 h内取样检查性状、pH值、渗透压、丙氨酰谷氨酰胺含量、脂肪乳粒径分布及细菌内毒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24 h内脂肪乳粒径略有增大,其他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配伍后在24 h内稳定。

    作者:施海斌;张军东;廉云飞;陈秋芬;孙宁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九江市城、乡婴幼儿喂养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辅食添加以及家长或带养人喂养观念、喂养行为对婴幼儿喂养结果的影响,探寻改善婴幼儿喂养的有效措施。方法:调查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800例0~3岁婴幼儿的喂养情况、营养状况以及家长喂养行为等,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城镇和农村≤6月龄婴幼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均较低,分别为28.0%和34.0%,但这两组在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城镇≤6月龄婴幼儿的蛋类、水果和肉类的添加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城镇>6月龄婴幼儿的乳类、蛋类和水果的添加率也均明显高于农村,而谷类、蔬菜和豆类的添加率明显低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和农村婴幼儿在低体重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婴幼儿的发育迟缓率明显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长或带养人的喂养观念及喂养行为会影响婴幼儿喂养结果的好坏。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加强婴幼儿喂养知识和健康的宣传与教育对改善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琳;熊飞宇;秦珊珊;黄肇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保健食品的监管

    保健食品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借助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的案例,分析了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在生产、流通、监管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孟奇;邱家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microRNAs在糖尿病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

    糖尿病脑梗死是糖尿病常见的血管合并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微小RNAs在糖尿病及其血管等并发症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与微小RNAs在糖尿病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的文献报道。

    作者:杨婕;耿赟;陶丽;沈俊逸;方邦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我国药品技术转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版GMP的实施加速了药品生产企业间药品技术的转让和流通速度,在实现药品技术资源科学配置、行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阻碍了药品技术转让规范、高效地开展,给药品质量管理带来了一些隐患,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现场监管、建立科学的审批机制、改革药品技术转让市场的主体准入机制及建立药品技术转让的市场化流通机制。

    作者:乔羽;褚淑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百路达”银杏叶胶囊获加拿大注册批准

    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主打产品“百路达”银杏叶胶囊于2014年6月6日获加拿大卫生部天然药品局批准(上市许可证号:202598,品种批准文号:NPN80051461),其产品实现年销售额超亿元,系国内同类产品中品牌影响力排名第一位。

    作者:大公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CT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CT成像已成为临床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而造影剂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CT成像造影剂的发展简史、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

    作者:刘玉;陶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