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吴淑娟;唐军;胡小凤;李卫
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主打产品“百路达”银杏叶胶囊于2014年6月6日获加拿大卫生部天然药品局批准(上市许可证号:202598,品种批准文号:NPN80051461),其产品实现年销售额超亿元,系国内同类产品中品牌影响力排名第一位。
作者:大公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由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上海长海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进阶研讨会”于2014年6月21日-22日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举办,长海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特别邀请多位国内及国际著名腹腔镜领域专家到场,针对腹腔镜手术新进展和热点做精彩演讲及讨论,并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郑民华教授进行现场手术演示。
作者: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急诊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脓毒症组(n=43)、重度脓毒症组(n=25)和其他组(n=132),并选取同期健康者30例组成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PCT与CR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血清PCT与CRP对急诊脓毒症的预测作用。结果:轻度脓毒症组和、重度脓毒症组血清PCT与CRP水平均较其他组和对照组升高,重度脓毒症组PCT与CRP亦较轻度脓毒症组升高(P<0.05)。患者PCT与CRP水平均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PCT=7.453, rCRP=8.24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有凝血功能紊乱、PCT与CRP水平升高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值对急诊脓毒症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急诊脓毒症诊断指标。
作者:李娜;余国宝;刘毅;刘电梅;易珂苇;刘翼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CT成像已成为临床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而造影剂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CT成像造影剂的发展简史、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
作者:刘玉;陶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保健食品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借助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的案例,分析了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在生产、流通、监管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孟奇;邱家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与下列5种因素有关:年龄(OR=4.31,P=0.00031);高血压(OR=1.30,P=0.01756);血脂异常(OR=1.87,P=0.00007);糖尿病(OR=1.58,P=0.00571);心脏疾病(OR=2.04,P=0.00001)。结论: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疾病为BPH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减少脂肪、糖类摄入,可能会延缓BPH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周清;马爱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胰岛素在调节能量代谢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中包括调节肝内甘油三酯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出肝脏。过量分泌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随之产生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导致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正常生理状态下,胰岛素能够抑制餐后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但营养过剩时这种抑制作用被减弱,进而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增多。随着胰岛素抵抗的持续发展,其他调节通路也发生改变,从而进一步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本文从生理和分子水平阐释胰岛素抵抗与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增多的关系。
作者:韩颖;傅继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全合一营养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置室温(约25℃)下,24 h内取样检查性状、pH值、渗透压、丙氨酰谷氨酰胺含量、脂肪乳粒径分布及细菌内毒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24 h内脂肪乳粒径略有增大,其他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配伍后在24 h内稳定。
作者:施海斌;张军东;廉云飞;陈秋芬;孙宁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减重与代谢手术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和同道的关注。为提高有志于减重与代谢外科的医生临床和理论水平,拓宽学术视野,给同行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经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上海医药》杂志社共同承办的“2014上海肥胖及糖尿病外科论坛暨第二届糖尿病手术治疗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班”于2014年6月19日-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上海中星铂尔曼大酒店举行。会议邀请上海市医师学会普外科分会的会长秦新裕教授、内分泌外科学组组长刘金钢教授等国内著名减重和代谢外科专家授课和进行手术演示。内容涉及减重和糖尿病微创手术、疗效评估、内分泌测评等。
作者:东方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影像设备不断改进完善,检查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丰富,单纯依赖放射线诊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技术和新的学科分支也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在不断发展扩大之中。
作者:肇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医院库房中的管理。方法:基于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两家医院库房养护管理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现状,分析管理中的不足。结果: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医院库房管理中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结论:加强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工作对医院中药药学服务有深远意义。
作者:滕建良;凌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影像学设备的发展及介入诊疗项目的广泛开展使得碘对比剂的应用逐年增加。无论是放射科医生、介入诊疗医生还是其他临床医生,了解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都是十分必要的。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可分为全身性不良反应、器官特异性不良反应和对比剂外渗3大类。本文就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作一概述。
作者:王秋实;梁长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刊登于本刊2014年35卷11期22-24页上论文《院前急救中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在22页底漏刊“通讯作者:田才君”,特此补正并向作者致歉。
作者:《上海医药》杂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参虫草胶囊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使用Intersil ODS-3色谱柱(4.6 mm x 250 mm,5mm);乙腈-0.015%磷酸溶液(31∶6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b1在0.426~21.3 mg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5)为96.0%,RSD=1.03%,人参皂苷Rb1含量不少于0.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洋参虫草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正滢;杜子荣;邹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骨科临床路径实施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原卫生部制定的骨科临床路径为基础,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临床路径,回顾性调查分析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比例从76.49%降低到62.72%,术后感染率没有明显区别,分别为1.04%和0.96%。临床路径组手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从2.5 d减少到1.1 d。结论:临床路径能够规范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促进安全合理使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华孙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46例符合采用换血疗法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换血疗法,治疗中予以持续心电监护和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并保证各管道的通畅。结果:平均换入血量(168.12±21.64) ml/kg,平均抽出血量(162.20±18.39) ml/kg;换血时间100~240 min,平均180 min。换血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换出率分别为48.61%、47.06%和53.85%,三者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K+、Ca2+浓度有所下降,血糖水平升高(P<0.05);红细胞数和血Na+、C1-浓度无明显变化。无明显换血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可大大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郝明;吴淑娟;唐军;胡小凤;李卫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辅食添加以及家长或带养人喂养观念、喂养行为对婴幼儿喂养结果的影响,探寻改善婴幼儿喂养的有效措施。方法:调查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800例0~3岁婴幼儿的喂养情况、营养状况以及家长喂养行为等,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城镇和农村≤6月龄婴幼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均较低,分别为28.0%和34.0%,但这两组在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城镇≤6月龄婴幼儿的蛋类、水果和肉类的添加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城镇>6月龄婴幼儿的乳类、蛋类和水果的添加率也均明显高于农村,而谷类、蔬菜和豆类的添加率明显低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和农村婴幼儿在低体重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婴幼儿的发育迟缓率明显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长或带养人的喂养观念及喂养行为会影响婴幼儿喂养结果的好坏。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加强婴幼儿喂养知识和健康的宣传与教育对改善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琳;熊飞宇;秦珊珊;黄肇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随着视觉检查系统在医药产品质量检查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视觉检查系统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于影响视觉检查系统精度的一些主要原因,例如信号噪音等,提出了使用高像素等方法以提高视觉检查系统的精度。视觉检查系统的原理:通过图像采集获得被检测目标的图像信号,将图像信号通过A/D(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输给专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亮度、像素和颜色的分布信息进行运算分析来获得目标特征,后根据之前设定的判别准则输出系统运算的结果,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和驱动相应的外围机构来执行一定的处理。
作者:上海卫元机械有限公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服用多潘立酮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的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观察组,服用多潘立酮治疗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食欲不振、上腹痛、餐后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经治疗后,全部患者总症状积分和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症状积分和上腹痛、餐后不适、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汪蓓蓓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分子探针作为分子影像学不可或缺的载体,其制备方法伴随分子影像学仪器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更新换代。无论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还是基因病、少见病,当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逐渐趋向于个体化。如何更快速地识别疾病的早期影像学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予于治疗,这是分子影像学研究的重点。
作者:鹿蓉;姚振威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