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肾藏精理论解析《神农本草经》之益精药

刘立萍;李然;任艳玲

关键词:肾藏精, 神农本草经, 益精
摘要: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精”的含义,分析肾藏精的理论内涵,阐述《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的渊源关系.并基于肾藏精理论,借助中医肾藏精脏象理论知识管理平台,对《神农本草经》中具有“益精”功效的药物进行检索、类别标注、统计和分析,初步探讨“益精”功效术语之间的相关性及三品分布情况,为临床使用《神农本草经》收载的益精药提供文献依据.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金畅肺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郁肺证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金畅肺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郁肺证大鼠气道炎症因子及气道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及清金畅肺饮低、中、高剂量组,烟叶、硫磺烟熏合肺炎双球菌滴鼻法造模,观察各组治疗后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中IL-8、MCP-1的含量和气道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清金畅肺饮高、中、低剂量组及罗红霉素组均可使模型大鼠BALF中IL-8、MCP-1下降(P<0.05),气道病理形态学改变较轻.结论:清金畅肺饮具有一定的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金朝晖;彭芝配;滕久祥;伍参荣;范伏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穴位贴敷透皮给药治疗豚鼠哮喘的作用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冬病夏治”方穴位贴敷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方法:分组给药后取豚鼠血清,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率质谱联用( UPLC-Q-TOF/MS)技术对各组血清进行代谢谱检测.原始数据采用Micromass Markerlynx用归一化的方法进行处理.输出后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多维统计分析,通过偏小二乘法一判别分析( 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模型组和空白组、穴位给药组与模型组样本点完全分离,且各组内样品点分别具有一定的聚类作用.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豚鼠血清的UPLC-Q-TOF/MS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初步阐释了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代谢组学机制.研究结果对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解释传统中药制剂理论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作者:刘莉;李慧;孙学刚;陈志良;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银花合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IL-1β含量与海马CA2-3区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花合剂对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干预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二次打击”方法复制大鼠ALI模型,用银花合剂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测定动脉血氧分压、肺湿/干质量比值、肺病理形态学积分、血浆IL-1β的含量及大鼠海马CA2-3区FOS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1 β含量显著升高(P<0.01),海马FOS阳性细胞灰度值迅速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银花合剂组和地塞米松组氧分压上升,肺湿/干质量比值、病理形态学积分、IL-1 β含量显著下降(P<0.01),FOS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银花合剂能够减轻肺损伤,其可能机制是银花合剂通过拮抗IL-1 β,抑制海马c-fos表达实现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

    作者:姚丽君;师晶丽;吕明庄;贺志光;覃仁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痹肿消汤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ERK1/2、ERK5表达及其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检测痹肿消汤按湿、热、毒、瘀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表达的影响,从湿、热、毒、瘀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诱导SD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并设立正常组.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同步检测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清热解毒组(拆方Ⅰ组)、祛湿组(拆方Ⅱ组)、活血组(拆方Ⅲ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ERK1/2、ERK5的磷酸化水平,运用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14d后,模型组滑膜ERK1/2、ERK5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免疫时间延长,模型组ERK1/2、ERK5表达于21、28d呈递增趋势(P<0.05),28d达到高.4用药组治疗后,ERK1/2、ERK5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在21、28d水平,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痹肿消汤组的ERK1/2、ERK5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比拆方3组更低,拆方Ⅱ组的ERK1/2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Ⅰ组、拆方Ⅲ组更明显(P<0.05).而拆方Ⅰ组的ERK5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Ⅱ组、拆方Ⅲ组更显著(P<0.05).结论:拆方各组可有效地抑制ERK1/2、ERK5转导通路的活化,达到阻抑关节滑膜增殖、骨质侵蚀的作用.但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祛瘀各治法对上述通路调节作用优势有不同.

    作者:徐则林;熊新贵;陈疆;梁清华;郭亚静;肖玉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 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以阐明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ECV-304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TGF- β1组(10μg/L),TGF-β 1+毛蕊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0.1、1、10mg/L).各组细胞培养72h后,采用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 1组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TGF- β1明显促进α-SMA蛋白的表达(P<0.01);毛蕊异黄酮与TGF- β1共培养后可明显抑制TGF- 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及α-SMA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有更强的抑制效应,低剂量组抑制效应弱.结论: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可以抑制TGF- β1诱导的内皮细胞(ECV-304)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具有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了依据.

    作者:舒红;王俭勤;王雅;王雪婷;宁雅娴;唐柏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抑制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的研究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造模4周后,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依那普利组(E组)及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H组与L组),分别观察4、12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 CO/BW)、心脏指数(HMI)、左心室指数(LVMI)等.结果:与S组相比,M组血压(BP),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HMI及LVMI明显升高,心输出量下降显著(P<0.05),LVEDP随时间变化明显.与M组相比,L组具有降低LVEDP的作用,H组仅在12周时表现明显(P<0.05);此两组还具有减低HMI、LVMI,加大心输出量的作用(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降低心衰病死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延缓心肌肥厚的作用,但量效关系不明显.

    作者:顾燕频;袁宝萍;廖月玲;章忱;郭炜;卫洪昌;吕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经验

    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率明显升高,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同时可以减少副作用.汪受传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多年,对本病的中医诊疗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总结认为热、痰、郁、瘀是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因病机,辨证多属邪热犯肺,集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提出相应的治法当以清热肃肺、化痰止咳、开郁活血为主,临证常用的主方为炙麻黄、桑白皮、杏仁、黄芩、前胡、浙贝母、紫菀、丹参、鱼腥草、虎杖等,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艳明;汪受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涂晋文教授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学术经验

    涂晋文教授对脑病、老年病、热病、血证、疑难病等疾病,特别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等急危重症的诊治有较深造诣,临床经验丰富.他提出乙脑的病因主要是具有传染性的暑热毒,主张卫气营血辨证是其主要辨证方法,并指出乙脑的治疗原则是截断扭转,治疗法则是清热解毒.

    作者:牟艳杰;周小莉;董梦久;涂晋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活血及利水中药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PAR-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中药对脑出血大鼠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表达的影响.方法: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组和利水组.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尾状核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1、3、5d 3个时间点取材,组织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脑组织PAR-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1),PAR-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活血组和利水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PAR-1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且活血方优于利水方(P<0.05).结论:活血、利水中药均能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AR-1表达有关.

    作者:李妍;崔向宁;陈泽涛;李玉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叶薛二氏论治湿温之异同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通过对叶天士、薛雪论治湿温病的思想和方法作比较,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方法等异同之处,提出重视湿与热合邪侵犯人体,重视患者体质差异对疾病传变和转归的影响,侧重舌诊,在三焦分治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表里辨治,提倡分治湿热平衡阴阳,选用质轻灵动的药物治疗湿温病,意在为湿温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谨守病机,随机策应,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钟燕春;杨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策略与实践

    文章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主要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就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包括病机研究的“衰老积损、热毒损肺”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中的文献评价和疗效的实证研究,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内毒素损伤模型与应用和细菌性肺炎模型与应用及痰热壅肺CAP的病证结合模型建立与应用等.有关中医治疗老年CAP研究应着重4点:病机研究、证候学研究是突出个体化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应着眼于基于疾病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学内容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注重老年患者的特点;疗效评价及评价方法研究为获取高质量证据的保障,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方法又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诊疗指南制定与应用为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指导,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或基于指南而制定适宜的临床诊疗路径;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及有关药理学研究等应用基础研究将为探讨作用机制、研究开发新药、优化治疗方法/方案提供依据,应结合中医药的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作者:李建生;余学庆;王明航;李素云;王至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葛根素提取物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葛根素提取物口腔崩解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单因素法优选压力和矫味剂;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崩解剂.结果:优选的处方为葛根素提取物22%,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0%,微晶纤维素( MCC) 40%,硬度在4.0-5.0kg,桔子香精:甘露醇:阿司帕坦比例为0.8:5:1,制得的口腔崩解片在30s内崩解完全,口感良好.结论:本处方和工艺制得的葛根素提取物口腔崩解片质量优良,达到设计要求.

    作者:景荣琴;景怡;胡天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平性药配伍理论探讨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应用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气味配伍是历代组方的基本方法,平性药本身兼具寒、热之性,在临床配伍应用中,亦同寒热药性一样,也常以气味配伍的形式,以达调整阴阳的目的.②伍用寒热,调和辅助:平性药配伍寒、热药,一者表现为寒、热的“趋从性”,可用于治疗热证或寒证;二者,既可防止寒、热药同性配伍使方剂过寒或过热,又因平性药“和合调平”之性而不易致矫枉过正;第三,平性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佐助、佐制作用.③补剂入平,缓复虚损:平性药之“补”较为和缓,适合于虚性疾病的全程,更利于善后调理,不易致偏.

    作者:孙冰;邓家刚;张作记;韩海荣;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聚类分析法研究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06例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建立SPSS 13.0统计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确定其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气血两虚证(42.5%)、肝肾阴虚证(36.8%)、脾肾阳虚证(15.1%)、阴阳两虚证(5.7%).肝肾阴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的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为进一步规范化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卢焯明;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HepG2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双向电泳分离HepG2细胞和经过30μmol/L姜黄素处理的HepG2细胞蛋白质,经银染后扫描得到蛋白质组图谱,用Image Master2D 6.0软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筛选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作为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并用RT-PCR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经姜黄素处理后,HepG2细胞中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复制蛋白A2、肉碱缺乏症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表达量增加,而增殖细胞核抗原、内质网60蛋白酶、Ran结合蛋白1、Stathmin l/oncoprotein 18、Nm23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变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浸润与转移及促进细胞损伤修复而起到抗肿瘤作用,此外,姜黄素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促进脂肪酸跨膜转运、维护细胞膜稳定性相关.

    作者:卢德赵;王萍儿;杨贞;林韬琦;唐利华;李毅;沃兴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参元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心肌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和磷酸肌醇-3-激酶( PI3K)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法测定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LC3和PI3K荧光表达增强,参元丹含药血清组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细胞LC3和PI3K荧光表达强度减弱,其中参元丹含药血清10%组PI3K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复氧组细胞Beclin-1和Caspase-3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参元丹含药血清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参元丹含药血清5%组Caspase-3 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细胞自噬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PI3K,下调Beclin-1和Caspase-3基因有关.

    作者:解欣然;张蕾;尚菊菊;林燕;张璐;刘红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

    文章主要探讨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系统瘀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在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无力和水肿3大症状,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文章以中医的角度从心衰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与五脏及气血津液的关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等5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孟永梅;王伟;叶会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风中经络、中脏腑证候分布演变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文章系统回顾了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的历史沿革,证候规范化、证候分布演变规律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发现中经络、中脏腑两者在证候分布、演变方面有其特殊规律,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目前尚未找到能确切反映中风证候分布本质差异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

    作者:杨小燕;过伟峰;张兰坤;徐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虚燥更平颗粒对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虚燥更平颗粒对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中医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96例(病房59例、门诊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西药基础上,分别给予虚燥更平颗粒及模拟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4、8周各进行1次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生理状态、躯体化症状、性功能失调、睡眠状态、生气或活力、焦虑、压抑等状态积分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强迫状态积分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组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头昏、口干舌燥、失眠心悸、健忘、手或足心热、忧郁寡欢、腰膝酸痛、手或足麻木等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耳鸣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虚燥更平颗粒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林雪;任玉汝;马丽;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张静生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经验举隅

    张静生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诊治时根据其病因病机特点,而立“补脾益肾升阳”为治疗大法,并将补脾益肾升阳中药治疗贯穿于病程的始末,辨证施法,随证用药,收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有为;乔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