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兴;王邦松;金益辉;张慧芳;朱碧红;陈迎晓
[病例]女,46a.因子宫肌瘤于2004年5月6日入院.术前无手术禁忌证.于手术前2d20:00,给患者口服果导片(山东莒南制药厂,批号 040106,每片100mg)2片.
作者:肖辉丽;丛月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滴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后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24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静滴1或2g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后,采用HPLC法同时检测头孢曲松钠和他唑巴坦钠血药浓度,DAS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受试者单剂量静滴1g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06.7±10.61)、(8.23±1.33)mg·L-1;T1/2β分别为(10.52±1.61)、(0.91±0.42)h;AUC0→t分别为(800.98±157.02)、(10.37±1.53)mg·h·L-1;单剂量静滴2g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82.46±24.34)、(15.43±2.64)mg·L-1;T1/2β分别为(9.85±1.23)、(0.95±0.55)h;AUC0→1分别为(1 270.70±171.36)、(18.41±3.43)mg·h·L-1.结论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单剂量静滴1或2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β、T1/2β、CL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静;刘云;邹颖;陈伟民;刘广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择28例突发性聋患者,用盐酸丁咯地尔进行治疗,并与同期用复方丹参治疗突发性聋28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盐酸丁咯地尔组总有效率达85.72%,复方丹参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对突聋发性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爱民;吴爱萍;冯必钧;张智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男,2 a.因支气管炎、反复咳嗽于2004年7月13日入院.查体:t37.7℃,P110beats·min-1,R 25 beats·min-1,BP未测,体重13kg;精神疲软,咽充血,两肺可闻及少许痰鸣音.X片:两肺心隔未见明显异常;尿、粪常规正常;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0.007,其他均正常;支原体抗体IgM检查示弱阳性;血液生化检查均正常.
作者:金慧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奈替米星2种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日剂量(6 mg·kg-1)相同,分别采用1日1次(A组)和1日2次(B组)给药,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血药峰浓度及谷浓度,用数字测听仪监测听力变化,用多功能生化仪检测给药前后Cr和BUN,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奈替米星日剂量相同时,A组峰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1),而谷浓度(均<2 mg·L-1)显著低于B组(P<0.01);B组治疗前后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日1次给药方案可以获得与1日2次给药方案相同的临床疗效,且药物的耳、肾毒性不变或有所降低.
作者:李玉珍;刘东;徐玉红;王蔓琳;张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120例患者予培哚普利4mg,po,qd,治疗32 wk,观察EH患者的降压疗效,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患者LVH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舒张早期流速峰值增加、A/E明显下降.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均明显下降,舒张功能改善.结论培哚普利能有效降低BP,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作者:赵宁;毕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考察银杏总黄酮苷(TFG)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对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4个部位分别进行在体肠吸收实验,计算和比较TFG在各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2 h的累积吸收量.结果TFG在大鼠肠道各部位的Ka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依次下降;在100~400mg·L-1浓度范围内,各肠段TFG的吸收量与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44),Ka值基本不变.结论TFG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作者:王俊;任飞亮;裴元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LC),又称左旋肉碱、左旋肉毒碱,是人体细胞内的一种基本成分,为水溶性季铵类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162×103,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β氧化必需的一种物质.约75%LC来自食物,余25%由人体自身合成,合成部位主要有肝脏和肾脏.LC主要在肾脏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85%以上经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其余主要以酰化LC的形式从尿液排出.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将长链脂肪酸从胞质转运入线粒体内膜,经Krebs循环进行β氧化产生ATP供能,同时还有调节线粒体内乙酰CoA/CoA比值、刺激肝脏生酮过程、促进蛋白质降解、抗氧化和刺激糖原异生等作用.近年来对LC及其衍生物与一些临床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现就LC及其衍生物与心血管、肝脏、肾脏、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施健;刘苏;谢渭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法莫替丁的血药浓度,评价法莫替丁滴丸剂和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次口服法莫替丁滴丸剂或片剂40mg,采用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法莫替丁滴丸剂和片剂的tmax分别为(2.40±0.64)、(2.55±0.48)h;cmax为(122±30)、(135±37)μg·L-1;T1/2为(3.35±0.40)、(3.24±0.41)h;AUC0→16h为(799±176)、(844±223)μg·h·L-1;AUC0→∞为(845±188)、(885±229)μg·h·L-1.滴丸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98±16.34)%.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高小玲;陈钧;胡凯莉;蒋新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司帕沙星及洛美沙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茶碱缓释片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COPD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100mg,q8h×9d,d4起Ⅰ组18例合用司帕沙星片200mg,qd;Ⅱ组18例合用洛美沙星胶囊400mg,q12h.于d4、10采集血样,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茶碱的血药浓度,用PKBP-N1程序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合用司帕沙星后茶碱血药浓度较合用前明显升高(P<0.01),AUC及cmax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合用洛美沙星后其血药浓度较合用前稍有升高(P>0.05),药动学参数除tmax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司帕沙星对茶碱的药动学有显著性影响,而洛美沙星对茶碱的药动学情况基本上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杨秀斐;余玉木;郑永克;鲍小瓯;戴新建;谈恒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奈替米星(netilmicin)为半合成的氨基苷类抗生素,化学组成为3-N-乙基西索米星.由于奈替米星对对氨基苷乙酰转移酶AAC(3)稳定[1],且在本类药物中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已成为治疗革兰阴性杆菌的首选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由于奈替米星的药动学过程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该药物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达到个体化给药的目的.笔者查阅了国内近10a来对人体内奈替米星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均为荧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酶免疫法等,微生物法尚未见报道.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种准确、简便、易操作的微生物测定法,用以监测该药的血药浓度,在临床上使用该药物时,进行有效的药学干预,协助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韦敏;梁建成;肖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女,30a.因全身皮肤黏膜不明原因出现红斑、瘙痒,于2003年6月20日来我科就诊,询问其前无任何药物及食物过敏史.给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70927,0.1g·mL-1)10mL+维生素C注射液500mg+10%GS20mL,iv.注射完毕5min后,患者突感全身发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不适,考虑是静脉推注反应,即予平卧,吸氧,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mg,im, 20min后症状消失.
作者:廖红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建立了专属、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人血浆中氯雷他定浓度的测定.方法血样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分离后,用质谱检测器的选择性离子检测模式(SIM)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 mg·L-1(r=0.999 4),方法回收率在96.8%~107.2%之间,日内和日间RSD<13%.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4.60±2.43)和(4.85±2.30)mg·L-1,AUC0→24为(19.56±10.24)和(19.28±9.43)mg·h·L-1,T1/2为(3.57±1.5)和(3.15±1.2)h;tmax为(1.2±0.4)和(1.3±0.5)h.统计学结果表明:2种制剂间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为生物等效制荆,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6±7.2)%.结论该法专属、灵敏,适用于氯雷他定药动学研究.经统计学分析,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彭向东;邹建军;刘世坤;王学锋;张杰;刘玉兰;肖大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浆中硝苯地平浓度.方法选择固相萃取柱(Bond-Elut,C2)提取样品,在Diamonsil ODS(4.6mm×250 mm,5μm)分离柱上,以尼莫地平为内标,乙腈-水(52:48,V/V)为流动相,紫外吸收波长238nm处检测样品.结果硝苯地平血浆样品在2~6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方法回收率接近100%,日内、日间RSD均<5%.结论与以往的分析方法相比,本方法提高了检测硝苯地平血浆浓度的灵敏度.
作者:李智平;钟明康;施孝金;李中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铜绿假单胞菌性穿孔性阑尾炎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a收治的113例穿孔性阑尾炎病例,术中腹腔脓液细菌培养阳性95例,其中14例为铜绿假单胞菌,与所有细菌培养阳性的总体病例相比,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组致病菌的药敏特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低于总体,术后静脉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相似,药物敏感试验对术后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指导意义.结论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印其友;肖现民;周以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L-OHP)与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24例晚期胃癌患者入组本次临床试验.入组病例接受L-OHP联合5-FU及CF治疗方案:d1,L-OPH 130 mg·m-2,ivgtt;d1~5,CF 200 mg·m-2,ivgtt;d1~5,5-FU 500mg·m-2,ivgtt×6h,21d为一个周期,至少完成3周期.分别观察其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判定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不良反应按实体瘤(1981年)NCI分级标准.全组24例患者总有效率(CR+PR)为50%(12/24);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LOH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能耐受.
作者:卢丽琴;钦志泉;袁国荣;吴国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及胸腺素疗效.方法 60例CHB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予常规治疗)和胸腺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胸腺素),并以6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 mo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标志物和HBV-DN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B组CD3+与CD4+的百分率、CD4+/CD8+及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CD8+百分率及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与常规组比较,胸腺素组血清ALT明显下降(P<0.01),ALT复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HBeAg转阴率明显上升(P<0.05),各免疫学指标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HB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素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病毒清除和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郑淑梅;刘文彬;王云侠;周颖;张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洛索洛芬钠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用随机双交叉试验方法,单剂量(60mg)口服洛索洛芬钠的试验或参比制剂,洗净期为2wk;分别于服药后10h内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洛索洛芬浓度.用3P97程序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口服试验或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3.672±1.041)、(3.354±0.693)mg·L-1;tmax分别为(0.667±0.167)、(0.750±0.183)h;T1/2分别为(1.443±0.204)、(1.582±0.305)h;AUC0→10分别为(8.515±1.845)、(8.024±1.369)mg·h·L-1;AUC0→∞分别为(8.619±1.851)、(8.149±1.440)mg·h·L-1.AUC0→∞、AUC0→10、cmax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3.3%~115.8%、99.2%~114.8%、102.4%~123.3%;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5±16.9)%.结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邱相君;胡国新;王建刚;代宗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和使用,对于预防药物滥用、微生物的耐药性、医院内二重感染等起到关键的作用[1,2].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规范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调查了本院感染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旨在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
作者:李庆兴;王邦松;金益辉;张慧芳;朱碧红;陈迎晓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