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珍;刘东;徐玉红;王蔓琳;张肇
目的研究司帕沙星及洛美沙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茶碱缓释片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COPD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100mg,q8h×9d,d4起Ⅰ组18例合用司帕沙星片200mg,qd;Ⅱ组18例合用洛美沙星胶囊400mg,q12h.于d4、10采集血样,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茶碱的血药浓度,用PKBP-N1程序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合用司帕沙星后茶碱血药浓度较合用前明显升高(P<0.01),AUC及cmax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合用洛美沙星后其血药浓度较合用前稍有升高(P>0.05),药动学参数除tmax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司帕沙星对茶碱的药动学有显著性影响,而洛美沙星对茶碱的药动学情况基本上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杨秀斐;余玉木;郑永克;鲍小瓯;戴新建;谈恒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男,32a.因牙周炎予5%GNS 250mL+青霉素800万U+地塞米松(浙江新昌制药厂,批号030827,每支5mg)5 mg,iv gtt,qd.当输液至余量约50mL时,患者主诉颈项酸胀,后背紧缩,脸部发麻,双下肢不自主抖动,面色正常,无心慌胸闷及出汗现象.将患者扶至床上平卧后,发现下肢不自主抖动,双手颤抖.立即停药.为排除青霉素过敏反应,医嘱予地塞米松10mg,iv,患者即刻出现表情痛苦,面色潮红,烦躁,头后仰,四肢抽搐,足弓强直,触痛明显,手指强直性痉挛.
作者:李黛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法莫替丁的血药浓度,评价法莫替丁滴丸剂和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次口服法莫替丁滴丸剂或片剂40mg,采用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法莫替丁滴丸剂和片剂的tmax分别为(2.40±0.64)、(2.55±0.48)h;cmax为(122±30)、(135±37)μg·L-1;T1/2为(3.35±0.40)、(3.24±0.41)h;AUC0→16h为(799±176)、(844±223)μg·h·L-1;AUC0→∞为(845±188)、(885±229)μg·h·L-1.滴丸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98±16.34)%.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高小玲;陈钧;胡凯莉;蒋新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HPLC-电化学法检测人血浆中盐酸克仑特罗含量.方法采用内标法定量,使用Nucleodur C18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7:3,V/V,pH 5.0)为流动相,检测器电位0.80V(A/AgCl).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1.5~120μg·L-1,回归方程Y=0.753X+0.011,r=0.9993;低检测浓度0.015μg·L-1;RSD 2.6%~4.2%;平均回收率93.4%.结论该方法适合临床监测.
作者:郭红云;路成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奈替米星2种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日剂量(6 mg·kg-1)相同,分别采用1日1次(A组)和1日2次(B组)给药,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血药峰浓度及谷浓度,用数字测听仪监测听力变化,用多功能生化仪检测给药前后Cr和BUN,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奈替米星日剂量相同时,A组峰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1),而谷浓度(均<2 mg·L-1)显著低于B组(P<0.01);B组治疗前后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日1次给药方案可以获得与1日2次给药方案相同的临床疗效,且药物的耳、肾毒性不变或有所降低.
作者:李玉珍;刘东;徐玉红;王蔓琳;张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奈替米星(netilmicin)为半合成的氨基苷类抗生素,化学组成为3-N-乙基西索米星.由于奈替米星对对氨基苷乙酰转移酶AAC(3)稳定[1],且在本类药物中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已成为治疗革兰阴性杆菌的首选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由于奈替米星的药动学过程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该药物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达到个体化给药的目的.笔者查阅了国内近10a来对人体内奈替米星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均为荧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酶免疫法等,微生物法尚未见报道.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种准确、简便、易操作的微生物测定法,用以监测该药的血药浓度,在临床上使用该药物时,进行有效的药学干预,协助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韦敏;梁建成;肖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铜绿假单胞菌性穿孔性阑尾炎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a收治的113例穿孔性阑尾炎病例,术中腹腔脓液细菌培养阳性95例,其中14例为铜绿假单胞菌,与所有细菌培养阳性的总体病例相比,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组致病菌的药敏特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低于总体,术后静脉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相似,药物敏感试验对术后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指导意义.结论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印其友;肖现民;周以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男,8mo.因患上呼吸道感染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平素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7.5℃,咽部充血,心肺(-).予牛黄酸颗粒(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2012063,每包0.4g)0.2g,po,tid,3d后患儿腮部出现形态不规则的红斑,边缘略高起皮肤,考虑为皮肤过敏.
作者:赵益莉;王玉凤;田俊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国产与进口替米沙坦片的人体药动学特性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80mg替米沙坦片,用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了体内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结果口服国产和进口替米沙坦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20.9±6.54)、(19.8±5.66)h;cmax(313.2±106.3)、(310.7±91.6)μg·L-1;tmax(0.98±0.35)、(1.01±0.40)h;AUC0→48(1498.0±572.2)、(1461.7±537.1)μg·h·L-1;AUC0→∞(1718.9±662.8)、(1648.5±577.4)μg·h·L-1.经方差分析,国产与进口替米沙坦片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国产替米沙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8±13.4)%,经双单侧t检验,2种制剂生物等效.结论国产与进口替米沙坦片生物等效.
作者:刘皋林;缪海均;恽芸蕾;陶霞;孙静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建立了专属、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人血浆中氯雷他定浓度的测定.方法血样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分离后,用质谱检测器的选择性离子检测模式(SIM)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 mg·L-1(r=0.999 4),方法回收率在96.8%~107.2%之间,日内和日间RSD<13%.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4.60±2.43)和(4.85±2.30)mg·L-1,AUC0→24为(19.56±10.24)和(19.28±9.43)mg·h·L-1,T1/2为(3.57±1.5)和(3.15±1.2)h;tmax为(1.2±0.4)和(1.3±0.5)h.统计学结果表明:2种制剂间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为生物等效制荆,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6±7.2)%.结论该法专属、灵敏,适用于氯雷他定药动学研究.经统计学分析,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彭向东;邹建军;刘世坤;王学锋;张杰;刘玉兰;肖大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择28例突发性聋患者,用盐酸丁咯地尔进行治疗,并与同期用复方丹参治疗突发性聋28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盐酸丁咯地尔组总有效率达85.72%,复方丹参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对突聋发性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爱民;吴爱萍;冯必钧;张智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环孢素(CyA)微乳剂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CyA微乳剂和普通乳剂,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微乳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29.28±95.00)%,微乳剂和普通乳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24:(10764.32±2669.44)、(5187.35±1913.80)μg·L-1,cmax:(1948.01±350.07)、(890.01±273.64)μg·L-1;tmax:(1.68±0.59)、(2.98±0.77)h.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24、cmax和tmax经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2种制剂不具生物等效性.结论 CyA微乳剂生物利用度优于普通乳剂.
作者:李中东;丁俊杰;施孝金;钟明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双环醇与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保肝降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双环醇或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分别为24和48wk.于治疗的不同时间检测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8、12 wk时,其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从24~48wk,2组的ALT复常率的比较P>0.05;对照组在治疗24wk前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均高于治疗组(P<0.05),但在48wk时2组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比较P>0.05.结论在本组治疗早期,治疗组的降酶作用优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逊于对照组,而疗程结束时,2组的临床疗效基本相似.
作者:叶晓光;王若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考察银杏总黄酮苷(TFG)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对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4个部位分别进行在体肠吸收实验,计算和比较TFG在各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2 h的累积吸收量.结果TFG在大鼠肠道各部位的Ka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依次下降;在100~400mg·L-1浓度范围内,各肠段TFG的吸收量与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44),Ka值基本不变.结论TFG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作者:王俊;任飞亮;裴元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女,46a.因子宫肌瘤于2004年5月6日入院.术前无手术禁忌证.于手术前2d20:00,给患者口服果导片(山东莒南制药厂,批号 040106,每片100mg)2片.
作者:肖辉丽;丛月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LC),又称左旋肉碱、左旋肉毒碱,是人体细胞内的一种基本成分,为水溶性季铵类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162×103,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β氧化必需的一种物质.约75%LC来自食物,余25%由人体自身合成,合成部位主要有肝脏和肾脏.LC主要在肾脏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85%以上经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其余主要以酰化LC的形式从尿液排出.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将长链脂肪酸从胞质转运入线粒体内膜,经Krebs循环进行β氧化产生ATP供能,同时还有调节线粒体内乙酰CoA/CoA比值、刺激肝脏生酮过程、促进蛋白质降解、抗氧化和刺激糖原异生等作用.近年来对LC及其衍生物与一些临床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现就LC及其衍生物与心血管、肝脏、肾脏、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施健;刘苏;谢渭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男,2 a.因支气管炎、反复咳嗽于2004年7月13日入院.查体:t37.7℃,P110beats·min-1,R 25 beats·min-1,BP未测,体重13kg;精神疲软,咽充血,两肺可闻及少许痰鸣音.X片:两肺心隔未见明显异常;尿、粪常规正常;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0.007,其他均正常;支原体抗体IgM检查示弱阳性;血液生化检查均正常.
作者:金慧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神户大学医院是日本80所特定机能病院之一,拥有近千张床位,设备齐全、管理科学、技术人才高度密集的综合性医院.作为医院重要部门的药剂部,不仅是医院的临床职能科室,而且还承担着药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笔者自1999年至2003年曾经留学于神户大学,就读药学博士学位,对该药剂部的临床药学工作印象深刻,故以此介绍日本临床药学的开展,也许对我们工作会有启发.
作者:刘玉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女,30a.因全身皮肤黏膜不明原因出现红斑、瘙痒,于2003年6月20日来我科就诊,询问其前无任何药物及食物过敏史.给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70927,0.1g·mL-1)10mL+维生素C注射液500mg+10%GS20mL,iv.注射完毕5min后,患者突感全身发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不适,考虑是静脉推注反应,即予平卧,吸氧,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mg,im, 20min后症状消失.
作者:廖红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替勃龙对子宫肌瘤患者出现的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自然绝经1a以上患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直径≤3cm)的患者分为2组:A组14例,予替勃龙1.25mg,po,qd;B组12例,予替勃龙2.5mg,po,qd,治疗6mo,定期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肌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等的变化.结果 2种不同剂量的替勃龙治疗前后比较kupperman评分下降明显(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对子宫肌瘤大小无显著的影响(P>0.05),但2组治疗后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2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比较,A组P>0.05,B组P<0.05.结论采用短期、低剂量的替勃龙治疗子宫肌瘤者绝经期综合征是有效的.
作者:朱丽萍;凌梅立;黄冰清;徐惠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