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雅君
目的::探讨钼靶联合彩超检查对乳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囊性病变的106例女性患者的钼靶、彩超影像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钼靶联合彩超检查与单一种检查方法对乳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钼靶和彩超对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2%、8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3%,与单独一种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联合彩超检查能够提高对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会明;张惠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采用改良的四血管(4-VO)阻断法。采用 TUNEL 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 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 caspase-3 mRNA 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 caspase-3表达均明显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减少 caspase-3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孙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法联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血瘀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口服中药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10d 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对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温针灸组及对照组;温针灸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显效率方面优于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药结合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缩短起效时间。
作者:陈亚军;赵艳娟;卢德林;纪品川;刘亚茹;司力肖;马占君;孙显军;梁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门诊部与住院部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62例(观察组)和正常妊娠妇女62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四色荧光法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的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的比例,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669,P =0.015);观察组患者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蜕膜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986,P =0.001)。结论: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在早孕期显著升高,参与了正常妊娠的维持,有可能是调控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降低可能与 URSA 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彬;李长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在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定期来院接受规律的放化疗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知信行教育。评估两组患者疼痛强度及镇痛需求,使用癌症生活量表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镇痛需求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镇痛需求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教育方式有助于管理癌症患者疼痛管理,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鲁延红;王东艳;蔺亚莉;赵妮霞;徐亚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老年脑梗死治疗疗效及其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血浆 ET 和 NO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栓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 ET 和 NO 水平、以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4.2),明显低于治疗前(15.8±5.9)及对照组(17.6±6.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7.46,7.84,P<0.05);两组患者血清 ox-LDL、MDA 及 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4.99,10.31,6.0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 ET 及 NO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种指标的改善程度在研究组患者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31,5.59,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老年脑梗死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浆 ET / NO 平衡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探索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常规与母婴床旁护理,统计分析其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初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掌握的正确率为65.93%,显著低于试验组的正确率93.38%,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认为母婴床旁护理不仅可以增加初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增加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宣降活血汤联合流程化护理干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儿科13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宣降活血汤,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流程化护理干预,两组入院后均常规监测血气分析。两组病程均在1~3月,平均2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儿童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两组临床有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咳嗽、喘鸣音、哮鸣音、水泡音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优于对照组。结论:宣降活血汤联合流程化护理干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不易复发,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尚金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眩康晕愈汤结合腧穴针刺治疗眩晕临床疗效并与其它方法治疗进行疗效对比。方法:治疗组草药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症102例,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片(抗眩啶片)治疗眩晕51例,两组均5d 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眩康晕愈汤结合腧穴针刺治疗眩晕患者10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片(抗眩啶片)治疗眩晕51例总有效率78.43%。结论:自拟眩康晕愈汤结合腧穴针刺治疗眩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利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比较浆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周围粘连或后位急性阑尾炎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周围粘连型或者后位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浆膜下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手术前后的 CRP、TNF-α及 WBC 等指标水平,以及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肠道反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的 CRP、TNF-α及 WBC 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8.18%,并发症总发生率是43.64%,少于对照组的70.91%及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切口感染及肠梗阻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浆膜下阑尾切除术对周围粘连或后位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给予推广。
作者:徐昌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不同治疗时期应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 HBeAg 阳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皆达到肝硬化失代偿期,根据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时间不同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LAM 初始联合 ADV 治疗方式的为观察组,而 LAM 变异后联合 ADV 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疗程皆为4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以及血清 HBV DNA 定量测定,检查时间分别为用药基线时间以及治疗后第4、12、24、48周,并对所有患者检查治疗情况进行 Child-Pugh 评分。结果:在治疗4、12、24与48周时无论是观察组与对照组 ALT 以及 TBil 都要好于基线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抗病毒治疗4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 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90%(18/20)与40%(8/20),HBeAg /抗-HBe 血清转换率分别为60%(12/20)与20%(4/20),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为初始联合药物治疗,在48周时进行 Child-Pugh 评分较变异后联合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治疗初始阶段应用 ADV 联合 LAM 治疗较变异后联合治疗无论在抗病毒方面还是在临床状况改善方面都具有优势。
作者:王金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病例摘要患者,女,92岁,主因间断血尿8月余,发热1周于2015年5月29日10:00由轮椅推入病房。患者入院时 T 36.6℃,P 115次/ min,R 20次/ min,BP 120/60mmHg,神清,精神差,营养中等,口唇无明显发绀,食欲差,睡眠略倒错,近3个月体重下降6kg,患者近8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行腹部 B 超、腹部核磁、尿液查癌细胞,诊断为左肾癌。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白色粘痰,查血常规提示WBC:9.60×9 L-1,中性粒细胞87.9%,胸片提示双肺间质改变伴感染。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持续心房纤颤、双肺间质病、骨质疏松、结节性甲状腺肿、白内障。入院后给予营养支持、降压、降糖、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2015年6月11日10:10护士查房时发现患者指尖血氧饱和掉至45%,追问患者陪护,喂其进食1碗鸡蛋羹,主治医师提示,患者误吸可能性大,予以翻身拍背吸痰,吸出多量鸡蛋羹,上调鼻导管吸氧至10L/ min,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电话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变化。间断予以患者吸痰、翻身、拍背。10:15 SpO264%, BP 85/50 mmHg, HR 122次/ min, RR 29次/min,予以肾上腺素10mg,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10L/ min)。10:22 SpO2100%, BP 195/103mmHg, HR 133次/ min , RR 26次/ min,将简易呼吸器换为无创呼吸机(5L/ min) S / T 模式,IPAP 10cmH2 O,EPAP 4cmH2 O,f 12bpm,予以完善血气分析(面罩吸氧5L/min): PH 7.35, PCO242mmHg, PO2160mmHg, SaO299%。心电图提示房颤。14:00监测患者生命体征:SpO298%,BP 148/80mmHg,HR 110次/ min ,RR 26次/ min 。撤出无创呼吸机,继续鼻导管吸氧5L/ min,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30d 后患者好转出院。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居较高水平,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1]。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机制。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大肠癌的发生机制与 Ki-67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相关,本文就 Ki-67蛋白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樊子双;孟杰;贝雪艳;卢思英;付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入组的所有患者在治疗方案上均选取动脉栓塞化疗,且试验组患者同时加用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2年后患者肿瘤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率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肝功能,而且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世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某精神病院急诊科重性精神病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精神疾病患者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某精神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41例精神疾病患者,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住院次数、服药情况、临床表现、合并疾病以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发病特征。结果:共调查精神疾病患者1641例,患者年龄14~88岁,平均年龄(41.6±10.2)岁。其中首发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583例,占35.53%;复发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1058例,占64.47%。外伤患者138例,给予包扎止血处理;肌肉注射411例;静脉输液286例。所有患者在我院长期住院治疗,其中精神科1338例,外科91例,内科169例,妇科43例。治疗后出院1292例,转院113例,236例转精神科门诊治疗,无死亡病例。精神分裂、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发育迟滞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所占比例高,分别为28.52%、23.28%以及20.48%。其中除感情障碍外,其他类型疾病男性发病率均略高于女性。精神疾病发病年龄段以18~60岁多,共1232例(75.08%),其中多数患者为已婚患者,共1184例(72.15%),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患者多,共983例(59.90%),多数患者在家属陪同下来院就诊,共1397例(85.13%)。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发病类型及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减少患者对社会的危害性,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璐君;胡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术中唤醒质量和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拟行术中唤醒试验的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诱导前10min 静脉输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1.0μg / kg,然后以0.2μg?kg-1?h-1的速率维持,对照组给予同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唤醒前情况,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及唤醒期间不良事件,检测入室时、唤醒后5min 和手术结束时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唤醒前麻醉时间、失血量及尿量,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唤醒前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唤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唤醒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44.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两组患者入室时血浆NE 和 E 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后5min 和手术结束时血浆 NE 和 E 水平较本组入室时均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区肿瘤行切除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血浆 NE 和 E 浓度,较好的抑制麻醉唤醒时的应激反应,提高唤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远春;宋小文;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妇产科分娩的产妇资料共计60例。结果:产后出血组中多胞胎3例(占10.0%),单胞胎27例(占90.0%),与正常分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组中,初产妇4例(占75.0%),经产妇26例(占86.7%),与正常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产后出血组在流产史、产检检查次数和分娩方式方面均与正常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动脉损伤和切扣撕裂,而产后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有生育史因素、流产史因素、产前检查因素和分娩方式因素等。
作者:李红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病例摘要患者,女,56岁,患者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主因间断发热伴肝区疼痛20余天,间断发热,1~2次/ d,高体温达40.0℃,偶有寒战,间断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无血液,伴上腹涨,以进食后较明显,食欲较差,进食量明显减少,尿略黄,尿量可,大便为黄色稀便。血常规: WBC13.6×9 L-1, HGB87g / L, ;PLT25×9 L-1,N86.8%.肝功:ALP232U/ L,GGT369U/ L, ALB28g / L。 AFP50ng / mL, CA12544.9U/ mL, CEA 0.8ng / mL。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叩击痛阳性。
作者:赵明;潘国红;李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2例脂肪肝患者做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体检科正常体检的健康受检者52例做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其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ASL、ATL 水平以及 TG,T 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清学检测指标 ASL、AT、TG、TC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通过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为脂肪肝的筛查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作者:桂瑞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承德市双桥区麻疹暴发流行状况。方法:对2014年报告的374例疑似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 IgM 和风疹 IgM 抗体。结果:在374例疑似麻疹病例中,确诊麻疹299例(79.9%),在48例承德双桥区麻疹 IgM 抗体阴性的疑似麻疹病例中,确诊风疹9例(18.75%)。各年龄组均有发病,93.6%无免疫史或免疫是不详。结论:应加强基础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
作者:姚淑华;白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