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行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李刚;杨双强;刘衡;张长喜

关键词:胸腔镜, 食管癌, 淋巴结清扫, 术后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行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经术前胃镜活检组织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93例,其中48例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作为观察组;45例行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其他有关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同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于术后第7天进行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 VC)、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0.)、大通气量( MVV),观察两组术后肺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上无明显差异( 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胸部出血量、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减少( P 均<0.01);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升高( P<0.05),其中,喉返神经损伤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P 均<0.01),而吻合口瘘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肺功能各值VC,FEV1.0, MVV均显著性降低( P 均<0.01)。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容易恢复、减轻术后肺功能障碍的手术方案,但同时行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又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临床应在保证正常组织和功能的情况下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以及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承德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情况。方法:将我院肛肠科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情况信息,找出患者的不耐受饮食、禁忌饮食及适宜饮食。结果:60例调查患者中,有1种及其以上的饮食不耐受的60例,29例(48.33%)有3种及其以上的饮食不耐受。60例调查患者中均有1种及其以上的饮食禁忌,其中3种及其以上的42例(70.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耐受及禁忌食物种类多样,较为多见的为辛辣食物、生冷油腻之品、乳制品及酒类,且不同患者的饮食禁忌有所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指导患者合理个体化饮食。

    作者:高英杰;刘卫民;赵佛军;姚芳;王英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100干式生化分析仪在 ALT初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C100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献血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项目的初检,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ALT血液报废率。方法:通过采取增加检测用试纸条的质控抽检、对设备的定期校验、调整初检控制值、增加质控频次、强化人员培训等综合控制措施,对比采取控制措施前后ALT血液报废率。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前后ALT血液报废率分别为1.8%和0.8%,采取控制措施后ALT血液报废率明显下降。结论:使用C100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献血者ALT项目初检,并对其使用过程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ALT血液报废率。

    作者:刘英杰;姜飞;马艳红;马学超;金凤梅;张玉华;白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两种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研究对比,找出较好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健康档案选择100例病情稳定,年龄40~7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社区分层强化管理模式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干预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实施社区分层强化管理模式管理的观察组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率为72.0%,对照组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率为48.0%;餐后2h血糖控制率观察组68.0%,对照组52.0%。结论:通过社区分层强化管理模式管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可以明显提高。

    作者:耿志强;张启龙;张敬;刘华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分析出现以上结果的可能原因以提高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制作的临床标本19426例,对所有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进行检验。结果:在所有标本的检验结果中呼吸道标本检验到的阳性率高,达到32.59%。其他顺位检验阳性率是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血培养标本、其他标本以及大便及尿液标本。2014年1月至12月在所有标本中检验到的微生物阳性率均显著低于2013年1月至12月检验的结果,同样显示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时间段的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检验结果为进行临床治疗的指导。通过对可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提高阳性率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这样能提高检验水平,以此帮助疗效观察和预后。

    作者:杜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耳穴按摩结合心身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按摩结合心身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1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耳穴按摩和心身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遵医率和生活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耳穴按摩结合心身护理可以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红;王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部钝伤的螺旋 CT 扫描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偶然发现的腹部钝伤的螺旋CT扫描结果及其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腹部CT扫描的患者,经分析疑似腹部钝伤的共计154例纳入本研究。根据其对临床指导的重要性被分为三类别:不重要、中等重要和重要。结果:32例患者总共有22个腹部钝伤(14.3%);41.2%的影像报告没有提及到;35.5%的进行描绘但不做终的诊断;只有23.5%的在报告中描述,并显示在诊断里。在32例中,多数(53.1%)是不重要的腹部钝伤(n=17)。12个病人(37.5%)是中等重要腹部钝伤,3例病人(9.4%)是重要的腹部钝伤。结论:螺旋CT对腹部钝伤不但能做出正确诊断,而且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唐伟亮;王爱国;于文海;肖春颖;李朋飞;何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某县级医院中药注射剂咨询工作调查分析

    目的:对某基层县级医院门诊药房开展的中药注射剂咨询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完善药物咨询工作及药学服务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到该院门诊药房进行中药注射剂咨询的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服务对象对药物咨询服务的总体知晓率为76.5%,其中患方知晓率仅为71%,且服务对象对中药注射剂咨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仅为79%,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患方( P=0.005)。95.5%的服务对象希望改进门诊药物咨询服务。结论: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基层县级医院药物咨询工作基本满意,不断提升基层医院的药学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基层医院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淑香;王旭明;王立军;刘凤欣;任玉皎;陈辉;赵小刚;袁少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LIF 与 TLIF 开放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作为人体中轴力学中心的脊柱,腰椎承载着较大的生物力学。腰椎在反复的屈伸及旋转等过程中,会发生自然老化、退化等生理病理过程[1]。老年性腰椎退变经过关节增生、椎间盘老化、椎板炎等退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的退行性病变可引起腰椎轴性疼痛和坐骨神经受压的表现。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腰椎机械活动和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疾病之一。腰椎退变行疾病的多样性也促进了脊柱外科的发展。目前,腰椎融合术是腰椎退变性疾病常用的术式之一,随着手术技术的普及、内固定器材融合率的提高,脊柱外科医生选择腰椎融合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2]。经典的PLIF手术和Harms等提出的的改良的椎间融合术式TLIF手术是目前应用多的两种术式[3]。回顾性研究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采用经PLIF和TLIF手术方式治疗的116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住院手术病人,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作者:王中新;邱利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与促进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与促进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市某社区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记录的糖尿病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随访25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达标情况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与促进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糖尿病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富志南;魏广成;马合金;韩立平;何世玲;张玉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家庭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对患者实施家庭干预治疗,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于干预1年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 WHOQOL-10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时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WHOQOL-100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P<0.05);实验组患者WHOQOL-100各项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家庭干预配合常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爱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及临床效果,以期为子宫肌瘤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采用个体匹配,按照1:1比例选取对照,即调查每一个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同时,调查1个年龄相同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对照,搜集并分析围术期应激状态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共搜集170例患者,两组患者平均年龄40.50±10.56岁,生育状态、肌瘤大小、生长部位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中,两组术中情况的对比,开腹组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短、术中剔除肌瘤个数较腹腔镜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和剔除肌瘤大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情况的对比为,腹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开腹组短、腹壁手术瘢痕微创;腹腔镜组血清中的应激指标也显著地低于开腹组的E、NE、GLU及Cor,P 均<0.05,差异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波动小、住院总天数少、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感染几率、出血量少、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本研究在回顾分析的病例中,开腹组有手术时间短、剔除病灶数量多、住院总费用少等优点。

    作者:姜艳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情况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选择社区内11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冠心病进行分组,其中64例患有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为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检测观察各项生化指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11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合并冠心病者64例,未合并冠心病者46例,冠心病患病率为58.18%;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病程、有无高血压病史及运动情况均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TG、UA及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02,T2=4.998,T3=2.604,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523,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中,运动为其保护性因素,而高血压均为危险加重因素,且糖尿病病程越长,合并冠心病危险越大。结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高,其中HDL-C与运动为保护性因素,而TG、UA、Cr及高血压为危险因素,且糖尿病病程越长,合并冠心病危险越大。

    作者:唐秋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产妇难治性产后出血并发症的临床用药方法选择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共计116例资料,根据患者用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药治疗相同疗程后按照疗效标准进行数据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治疗失败者,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痊愈者40例(占68%),有效者19例(占31.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数据统计结果( 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联合治疗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红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养老护理员现状与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及展望

    目的:通过对养老护理员现状与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养老护理员整体素质,改善老年人的护理状况。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养老护理员现状及社会需求。结果:养老护理员需求量大,高素质的养老护理人员在国内和国际都有广泛的就业前景。结论: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养老护理员缺口大、供不应求等现状,急需建立一支层次高、专业性强、服务规范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以满足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作者:李建;党晓伟;付志华;秦博文;马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内毒素及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水平变化规律与外科感染的程度及预后的关联性

    目的:研究严重外科感染的患者血清内毒素及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外科住院部收治的腹腔感染患者5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的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内毒素水平,统计患者预后。结果:三组患者的BPI水平在感染1d后显著升高,在第5d达到峰值,随后降低,A组患者第15dBPI水平降低到正常范围内。 B组、C组第15dBPI高于正常水平。三组患者的LBP水平在感染后第1d显著升高,在第5d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A组患者第15dLBP水平和对照组没有差异,B组、C组LB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患者的BPI/LBP 比值在感染后1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随后逐渐上升,第15天上升至峰值。 A组患者第15d恢复至正常水平,B组、C组的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三组患者内毒素水平感染后1d显著升高,随后下降,A组在第15d降低至正常范围内,B组和对照组没有差异,C组高于对照组的。 A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21例全部恢复,B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17例恢复,1例死于感染复发,C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6例恢复,5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感染复发,3例死于脓毒血症。结论:外科感染患者体内的BPI、LBP以及内毒素水平与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有关,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结合实验检查数据来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

    作者:邱泽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住院药房应用口服药品摆药机前后工作模式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实施效果,探讨在现代化药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为医院药房应用摆药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全自动摆药机使用前后各7个工作日内,5个科室在两种摆药模式下流程,摆、发药用时,人力、财力效益成本,存在问题等进行评估。结果:全自动摆药机使用以后,大幅度提升了药师的工作效率,摆药质量提高,节约了人力资源,然经济成本亦随之增加。结论: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投入住院药房使用能大幅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具有明显优势,是住院药房发展的趋势。

    作者:李怡文;樊硕;孙静波;薛文鑫;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职业性噪声聋与相关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的调查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聋与接害工龄、年龄、岗位噪声强度的关系,以便更好的预防职业性噪声的危害。方法:近6年来我单位依照国家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诊的46例病例为调查对象。结果:按年龄分四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噪声聋严重程度逐渐增加,26~40岁组与51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按接害工龄分四组,随着工龄的增加,噪声聋严重程度增加,4.4~7.5组与25.1~36.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噪声强度、工龄、年龄与职业性噪声聋显著相关,表现为噪声强度越大、工龄越长、年龄越大,噪声聋的程度就越重。

    作者:李庆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承德市医疗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机制及改进措施探讨

    2002年10月,承德市将医疗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纳入卫生监督机构职责范围。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和积极探索,我们总结积累了一定的医疗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经验,本文旨在探讨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医疗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机制和改进措施。

    作者:郭剑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54例,根据DF溃疡的有无,将此1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对于54例DF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15周后根据痊愈与否将此54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溃疡多位于足趾部28例(52.85%);多为不明原因者(51.85%)诱发。经比较,观察组年龄、病程、收缩压、血浆总胆固醇、以及神经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踝肱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痊愈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神经病变以及动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痊愈组,:痊愈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未痊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痊愈组I级溃疡率达38.89%,显著高于未痊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足好发于足趾部、多为不明因素诱发,多表现为年龄高、病程长、收缩压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浆蛋白含量低、踝肱指数低,且多伴发下肢神经病变。平均年龄低、病程短、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神经病变以及动脉病变发生率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清白蛋白含量较高以及溃疡面积及深度小的者预后较好。严格掌握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并积极的预防治疗,可以显著降低DF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柳德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80例以及健康体检小儿80例,均行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的 FEV1、PEF、FVC相比健康儿童明显降低( P<0.05),FEV1/FVC%、RV、RV/TCL%则明显升高( P<0.05);临床缓解期各项指标与健康儿童无明显差异( P>0.05)。小儿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经肺功能检查的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检查( 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还能够准确反映患儿的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