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珍
探讨饮食疗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12月间诊断的40例Ⅱ型社区糖尿病患者,患者均为自愿参加。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降糖药物和健康教育治疗,而实验组进行降糖药物、健康教育和饮食疗法三种方式的综合治疗,所有患者维持半年的治疗后观察和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的血糖等指标的改善和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的血糖等指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情况较好,实验组患者的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和肥胖等症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优于对照组。以上对比结果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饮食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效果显著,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理想,饮食疗法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帮助社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浓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饮食质量。
作者:吕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我们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效果观察和比较,旨在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总结如下。
作者:杨秋平;钱满芹;王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观察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内镜下的息肉分布情况,比较临床症状与息肉大小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41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肠镜下诊断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下息肉发生部位以及息肉大小。结果:41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的发生率为36.7%,大便性状改变的发生率为17.2%,便血的发生率为22.6%,腹泻的发生率为9.2%,便秘的发生率为8.5%,贫血消瘦的发生率为5.8%。息肉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比例较高,分布在回盲肠的比例低。息肉直径不超过0.5cm的占43.54%,直径在0.6-1.0cm的占35.24%,直径大于1.1cm的占21.22%。消瘦与不消瘦患者的息肉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血与不便血患者的息肉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84枚息肉有359枚发生病变,均病变成腺瘤,病变率为61.6%。息肉发生腺瘤病变与息肉直径、数目与粘膜表面有关,与息肉分布位置无关。结论:结直肠息肉临床表现主要是便血、消瘦、便秘腹泻以及腹痛腹胀等,主要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不同症状的患者息肉大小比例不同。
作者:徐大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广场舞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某社区65例中老年(45-70岁)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参与广场舞运动,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试验前及试验1个月、3个月、6个月用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定治疗效果,应用副反应量表(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CL-90、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SCL-90、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照组上述评分优于研究组( P<0.05),治疗6个月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研究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广场舞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症状,效果较好。
作者:王娟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病例摘要患儿,男,2011年7月20日出生,第一胎,妊娠40周,剖宫产。出生时无窒息、青紫史,生后身体发育正常。9月23日该患儿在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口服第1剂次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疫苗由北京天坛生物制品生产。(批号:2009101302,效期:2011年10月22日)。10月1日家长发现患儿肛周出现一包块,一周后包块增大。于10月7日晚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外科就诊,查:一般情况好,T:37.3℃,发育正常,神志清。查体不合作。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2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肛门无畸形,肛周皮肤潮红,膀胱截石位3点钟处隆起,可触及约2.0cm ×2.0cm ×0.5cm 大小肿物,边界不清,质韧,触痛,有波动感,无活动性。初步诊断为“肛周脓肿”收入院。10月8日在全麻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予以静点“吉他霉素”,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10月9日,患儿出现发热,院内儿科会诊考虑“上感”,继续抗炎、对症治疗。患儿住院期间高体温达39℃,术后一周患儿肛周切口未愈合。10月15日上午发现患儿四肢不能动,查右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侧巴氏征、克氏症阴性,儿科会诊“不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该院建议即刻转上一级专科医院诊治。患儿于15出院。10月17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查体:四肢肌张力减低,左上肢肌力Ⅴ级,右上肢肌力Ⅰ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Ⅰ级。医院以“急性弛缓性麻痹”收治入院。入院经过23d治疗,于2011年11月9日出院。出院时:四肢肌张力减低,左上肢肌力Ⅴ级,右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出院诊断:急性麻痹综合征。虽经康复治疗,但恢复缓慢,患儿仍有残留麻痹。
作者:高贵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Survivin与C-myc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43例HCC手术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基因染色均为免疫组织化学S-P 法,行光镜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HCC组织中Survivin和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77%和62.79%,癌旁组织为11.8%,16.28%。Survivin的表达与血中AFP及HCC Edmondson 病理分化程度相关,Survivin与肿瘤的侵袭危险度相关。C-myc的表达分别与血中AFP浓度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 Edmondson分级)有关;Spearman相关分析, HCC组织中C-myc与Survivin 表达正相关。结论:C-myc 与Survivin 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均参与HCC发病过程,共同调控肝组织恶变的病理过程。
作者:王立成;任玉皎;于淑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X线下经胃镜外置塑料管放置直乙交界处结肠粒子支架的方法。方法:总结我院3例通过自制塑料管绑在胃镜上,在X线引导及胃镜直视下成功放置直乙交界处结肠粒子支架的经验及方法。结果:3例患者采用此方法手术均获得成功,提高了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内镜外边置入自制塑料管的创新思路来源于经内镜钳道置放支架的方法,此方法实际上使内镜多了一条“管道”,而胃镜直径又比结肠镜直径小,这些给支架的成功放置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
作者:夏永强;刘伟;娄丽华;李晓彬;苏彬;姜海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根据手术或对疾病的诊断制定的相关护理、治疗方式,它是由参与工作的医护人员完成的,要求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必须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来接受治疗和护理[1]。
作者:何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宫颈leep刀术后对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宫颈leep刀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上门随访、电话追踪等方式,研究宫颈leep刀手术对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影响,同时随机选取100例足月妊娠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结果:宫颈leep刀术后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宫颈leep刀手术后可以经阴道分娩,不增加剖宫产率。
作者:祁凤华;王玉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硬质胆道镜在内置保护性鞘管的辅助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肝胆管结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100例、采用新硬质胆道镜联合内置保护性鞘管治疗措施的观察组100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及疗效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8±38)min、对照组为(158±38)min,观察组住院时间(18.5±2.5)d、对照组为(24±3.5)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11)mL、对照组为(89±22)mL、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对照组为27%,观察组为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石残留对照组为12%、观察组为8%,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硬质胆道镜在内置保护性鞘管的辅助下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比传统手术疗法更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更低,术中时间、出血量等更少。
作者:王平;方兆山;孙北望;谢嘉奋;刘衍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中西医结合加情志调摄法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PSC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组增加情志调摄法,以焦虑抑郁症状消失率和SAS、SDS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SAS、SDS评分均降低,但研究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症状消失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增加情志调摄法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纪裕伟;杨晓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不同预防宫腔粘连方法对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均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A组采用雌激素预防宫腔粘连、B组放置带铜圆形宫内节育器、C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三组患者宫腔深度、纵隔长度与宫深关系、纵隔基底宽度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三组患者残余中隔发生率及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2年,三组患者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及术后首次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子宫纵隔安全、有效,改善患者孕产结局;术后应用雌激素或宫内节育器对防止宫腔粘连形成、提高妊娠率及改善妊娠结局无明显益处。
作者:扎西;陈颖;李明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应用平衡促进训练,探讨平衡促进训练对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9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其中有160例是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单束(腘绳肌腱)重建,有30例为双束重建。对190例患者均行12周的常规康复训练。12周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试验组95例,试验组进行4周的平衡促进训练,对照组继续予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肌力及步态训练)。对所有患者测定术后12周及16周采用专业平衡功能评定系统测定所有患者的平衡功能。结果:试验组在16周时,睁眼状态下LFS指数和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闭眼状态下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采用平衡促进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国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动力髋螺钉( 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FNA)以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 PFLCP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并分别经动力髋螺钉( DHS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 FNA )以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 PFLCP )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25例,PFNA组18例,PFLCP 组17例,三组分别从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HS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负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较PFNA组和PFLCP 组明显延长,且出血量较多,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其余两组明显增加( P<0.05),而术后1个月随访PFNA组患者的 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HS组和PFLCP 组(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三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PFNA和PFLCP 相比DHS均具有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势,但PFNA术后患者在短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FNA可作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徐沁;田守进;倪善军;周志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针刀加菱形阻滞治中老年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理论依据及方法,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中老年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加菱形阻滞组58例和微波组44例。针刀加菱形阻滞组每周治疗一次;微波组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两组在治疗结束时统计近期疗效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统计远期疗效。结果:针刀加菱形阻滞组的近期有效率为96.49%,远期疗效为94.73%,微波组的近期有效率为69.76%,远期疗效为67.44%;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近期、远期疗效,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针刀加菱形阻滞通过松解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减轻膝关节内张应力,恢复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力平衡状态,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刘英民;赵雪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分析探讨微创及常规引流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患为研究对象,依计算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选用钻孔引流法,后者应用微创锥孔引流法。从CT及病患症状和体征恢复情况判断血肿消除程度。结果:在腔内积液方面,治疗组术后积液低于对照组;颅内积气方面,治疗组术显著少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几方面上两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治疗组引流时间少于单孔组,但不具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相较于对照组的常规钻孔引流法,治疗组诊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佳、起效快、安全性好,可考虑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田昵军;姜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法、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法分别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46例在我院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不良情绪程度等。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3.9%,差异有显著性;手术、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观察组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情绪程度观察组患者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可;王伟;曾详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功用。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60例,40例为试验组(桂枝茯苓组),20例为对照组(益母草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宫底下降高度的变化、宫体大小的变化及产后恶露量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后1d、2d、3d、4d宫底下降高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2d宫底高度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后4d子宫大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产后42d试验组子宫体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d、2d、3d、4d、42d产后恶露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42d宫腔积血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用于子宫复旧,效果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复旧不良的可选药物。
作者:王雷;刘丽萍;贾艳君;刘玉娜;赵奕娜;萧伟;王团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论文命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能否写好的关键。题目是论文的名称。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文题相符,题目应准确、简明、醒目,起到直接点出主题的功效,现就选题的基本要求探讨如下。
作者:任玉皎;陈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比较循环酶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中的结果,探讨快速简便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方法:选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以及正常健康志愿者各20例为观察对象,同时应用循环酶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循环酶方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低值血清批内CV为3.06%,中值血清批内CV为3.97%,高值血清批内CV为4.01%;低值血清批间CV为3.11%,中值血清批间CV为3.92%,高值血清批间CV为4.05%;回收率为102.01%;线性回归方程为Y=0.98X+0.06,r2=0.98;血氨浓度<70μmoL/L时,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测定值与原始值的偏差均<5%。经循环酶法检测,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健康组观察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为8.87±1.21(μmoL/L)、10.21±1.02(μmoL/L)、14.52±1.31和8.11±0.14(μmoL/L),比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得的结果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环酶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可获得可靠准确的结果,且成本较低,操作较简便。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