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发
目的:评价先天性巨结肠(HD)行Ikeda钉合法根治术及经肛门Soave Ⅰ期拖出术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方法:对68例HD术后患儿进行随访,获随访43例,其中行Ikeda钉合法根治术者20例,经肛门SoaveⅠ期拖出术者23例.对随访病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情况,综合后评价生活质量.结果:经肛门SoaveⅠ期拖出术组患儿与Ikeda钉合法根治术组患儿在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总体评分上无显著差别;在术后生理功能方面、心理行为及社会行为方面,两种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别.结论:HD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别,术后心理问题及社会行为问题影响到了生活质量,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王智勇;吴江;黄庆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999年WHO首次提出了代谢综合征(MS)定义[1]:糖调节减损(IGT或IFG)或糖尿病(DM),和/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并有下述5项中2项以上的成分,如: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
作者:周素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至2008 年 2 月收治 41例股骨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西医辅予中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1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经过3~36 个月的随访,30例优,占73.1%;7 例良,占 17.1%;4例差,占 9.8%;优良率达到 90.2%.结论:股骨干骨折骨不连采用相应的西医辅予中药补气活血,调补肝肾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韩转定;黄民兴;李贵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与佳时间效果.方法:将2006年在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1091例,输液次数6834例次,按<基础护理>掌握拔针法,作为对照组;将2007年输液老年患者的1210例,输液次数7131例次,实施保护静脉的护理措施,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拔针后出现皮下瘀血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实施保护静脉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皮下瘀血.
作者:谢月明;陈爱莲;周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PCNL患者153例,分析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处理对策.结果:153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出现出血8例,胸腔积液1例,腹腔积液3例,术后感染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是保证此项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俊芳;黄俏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硫化氢(H2S)的变化,探讨气体信号分子H2S在肝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6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分别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清H2S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和ALP含量.结果:肝硬化各组(代偿期、失代偿期)血清H2S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ALT、ALP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肝功损害程度更加显著.H2S与ALT、AL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702(P<0.01).结论:H2S浓度的降低可能是加重肝硬化程度的重要因素,H2S含量的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艳;张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康复的影响.方法:对 200例乳腺癌手术后康复期患者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并跟踪调查.结果:干预组术后不舒适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在生活自理、心理状态、掌握疾病知识、积极参与与治疗、社交活动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丹;曾淑兰;万星明;张莉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36例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科学的配合方法:包括术前做好患者、手术器械、手术环境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技术、术后正确搬运病人等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安全、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认真、细致、科学的手术配合是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周丽华;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解餐饮业食品索证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结合餐饮业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和指导企业建台帐工作,随机抽取146家餐饮单位对其2346份食品的索证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作者:孙广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57例患者.根据Garden分型,Ⅱ型7例,Ⅲ型22例,Ⅳ型28例,采用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植骨9例,均为GardenIV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9个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38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8﹪.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基本解决了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作者:李杰;崔玉蓬;姜梅卿;李万庆;周春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的分类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88例,按慢性鼻-鼻窦炎并支气管哮喘为25例为组1,慢性鼻-鼻窦炎并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或弥漫性泛支气管炎88例为组2,慢性鼻-鼻窦炎没有并发下呼吸道感染75例为组3.对2、3组予阿奇霉素、沐舒坦治疗,1组病人按哮喘GINA方案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分型予GINA方案及抗感染治疗前者有效率80%,后者有效率89.3%.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根据有无合并哮喘予激素或抗感染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熊金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妇科自2008年6月至2008年10月成功开展了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19例,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巴曲酶、高压氧、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高压氧、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为8.3 %,对照组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高压氧、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明显提高疗效,并且越早应用,效果越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揭桂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联合病毒唑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应用综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空气加压泵吸入病毒唑、肾上腺素治疗.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与70%,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 病毒唑、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能加快毛细支气管炎的治愈过程,起效快,疗效满意.
作者:朱彦波;成玲;梁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区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旨在认识和掌握其临床特征,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分析本科收住7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结果:本地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多分布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人群;青壮年多见;认识不够,未能及时就诊,是造成积液包裹的主要因素;胸膜活检为结核病理改变是主要确诊依据.结论:及早、规范、适量、全程化疗,尽早抽放胸水是防治胸膜炎预后发生胸膜肥厚、粘连的关键.
作者:郭清;伍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病变的情况及其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病变的类型、程度及相应的血生化指标.结果:33例患者中发现心脏瓣膜钙化18例,心脏瓣膜的钙化主要与血磷、血PTH和透析年限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病变以钙化为主,且与钙磷代谢紊乱和血液透析年限密切相关.
作者:梁钰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胰腺癌引起的顽固性疼痛是临床上治疗非常棘手的问题,30%~40%的胰腺癌患者以疼痛为首诊原因,几乎所有的胰腺癌患者在病程中都体会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控制疼痛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成为此病姑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士春;王海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先固定手再进行穿刺后固定头皮针法与传统手背静脉穿刺固定法比较.方法:将新生儿手背静脉穿刺268次,婴幼儿手背静脉穿刺243次,各分成2组,分别采用先固定手再进行穿刺后固定头皮针法与传统手背静脉穿刺固定法结果:经X2检验,2组针头脱出例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 先固定手再进行穿刺后固定头皮针组少于传统手背静脉穿刺固定组. 结论:先固定手再进行穿刺后固定头皮针组效果较好.
作者:梁镝敏;陈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服务文化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把服务文化与临床护理融化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护理观,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人本管理观念,它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激发护士自觉行动的管理方法[1].通过护理文化建设,改变护士服务观念,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和服务流程,强化科学管理,以促进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
作者:赵玲;朱爱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DVT患者32例,对其进行全面的治疗与护理.结果:本组治愈17例,占53.13%;好转13例,占40.63%;无效2例,占6.25%.平均住院天数(12.40±2.25)d,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出血、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朱建梅;黎小珍;徐远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