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汕头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调查与分析

蔡亚军;江素红

关键词:公共场所, 微生物污染, 卫生学指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社会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多,公共场所的类型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公共场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场所中空气质量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在里面活动的人群健康[1].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为掌握承德这一贫困山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探讨引起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我院对承德市八县三区22所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分析.

    作者:金艳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早产儿易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早产儿因其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由于胎龄不足,接受来自母体的抗体少,自身合成免疫蛋白的功能低下,故对某些感染的抵抗能力差,并且易受病原体侵犯.

    作者:冀玉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本研究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方法对62例脑梗死早期患者进行下肢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就肌电生物反馈在脑梗死偏瘫临床上的应用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贤;白江来;甄敏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应用护理路径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80例脑卒中病人均经CT或MRI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作者:胡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自2006年至2008年对44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观察转为窦性心律的情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转复为窦性心律41例,占93%.结论:对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静脉注射胺碘酮,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永建;杨彩霞;赵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刺加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34例临床观察及康复指导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于月经初潮后1~2年,因其疼痛及伴随症状程度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我们通过综合治疗3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彤;赵梅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药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本文就医院药房的特点讨论,医院药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竞争能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作者:相聪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汕头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社会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多,公共场所的类型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公共场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场所中空气质量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在里面活动的人群健康[1].

    作者:蔡亚军;江素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鼻咽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鼻咽部淋巴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累及鼻咽部的18例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资料.结果:病变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肿块12例,软组织增厚6例,淋巴结肿大13例,12例鼻咽部肿块轻中度强化.病变可浸润鼻腔、口咽、舌根及扁桃体,与头长肌可分界.结论:鼻咽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CT及MRI能够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浸润的程度,并与鼻咽部炎症及鼻咽癌鉴别.

    作者:贺小平;苗重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问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出现左氧氟沙星ADR患者70例进行研究,总结分析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类型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本组年龄<60岁患者有25例(35.71%),年龄≥60岁患者有45例(64.29%);静脉用药发生ADR患者64例(91.43%),口服用药者6例(8.57%);联合用药致ADR 52例(74.29%),单独用药18例(25.71%).本组皮肤反应25例(35.71%),发生率位居首位;其次为消化系统15例(21.43%),全身性损害12例(17.14%)等.所有患者经调整滴速、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左氧氟沙星ADR发生率日趋升高,临床医护应积极掌握其相关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陈果林;欧伟红;蓝雪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PICC置管经左侧上腔静脉异位右心房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岁,左乳癌术后7年半,骨转移、肺转移1周入院.009年2月13日取平卧位经左肘正中静脉置入PICC导管(德国贝朗公司出品,型号4F),穿刺置管顺利,送人导管至体外测量长度后抽回血通畅,冲洗导管,正压封管,局部加压包扎.行X线导管头端定位发现异位右心房,导管内注人造影剂显示导管经左侧上腔静脉人右心房.

    作者:高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图分类号在医学期刊论文中的标引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以当代学科分类为基础,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将各种科学门类按学科列类、以分类表的形式类分图书资料的方法[1].中图分类号是从中图法中查得的有关某个学科的分类号.

    作者:辜明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晚期产后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30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晚期产后出血发病病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不良.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以内占多数(20例,占66.7%),部分病例(10例,占33.3%)在三周以上.结论:晚期产后出血主要病因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正确处理好第三产程,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等措施,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王少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及改进法测残余尿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将98例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组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的膀胱功能锻炼指导及改进拔尿管测残余尿的方法,将两组病人首次残余尿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残余尿<100ml的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功能锻炼可促进膀胱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改进法测残余尿能减少病人重插尿管所带来的痛苦及感染的机会.

    作者:郑静云;邱洁华;张华凌;邱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局部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铃薯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碧荷;郑翠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9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DHEAS,以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及总睾酮(total teslen,TT)水平.结果: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中DHEAS和,T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前外腺癌组患者血清中DHEAS和TT的水平又明显低于前外腺增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而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中TPS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中DHEAS水平与TPSA的水平呈负相关(r=-0.619,P<0.05),与TT水平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DHEAS在前列腺癌的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其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确切作用机制及是否为前列腺癌发病的独立因素抑或通过其它危险因素引起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恺杰;揭育丽;黄兴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4例胫骨平台骨折行开放复位,单侧或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恢复胫骨平台解剖,坚强内固定,植骨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15个月.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5.3%.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方法和早期的功能锻炼可获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刘锴;江亚;刘东东;杨世龙;杨祖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程序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脑出血急性期综合治疗中实施程序护理的成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44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例,将近年采用早期康复介入等综合性治疗及实施系列程序护理的治疗组(87例)与往年应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57)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由于程序护理的实施与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22.29±9.76)明显低于对照组(27.39±13.81)(P<0.05),然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痛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综合治疗中运用程序护理,对其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规范的管理也提高了护士自身业务水平,保证了程序护理的质量.完整的程序护理实践记录也为其科研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作者:邓书梅;陈健;陈燕霞;蔡文岚;赵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合并心脏损害的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预后.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280例儿童HS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87例并发心脏损害,占31.1%,其中表现为心电图异常51例,占18.2%,和(或)有心肌酶谱改变69例,占24.6%,混合性紫癜患儿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高,异常程度也较重,心损脏损害组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多脏器损害比例明显增高,治疗后心电图、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临床上应将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测作为HSP的常规检查,有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对患儿顸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何英;芦爱萍;高韦娟;罗文燕;刘冬华;孙琴;林岳华;崔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烤瓷牙的临床选择

    烤瓷牙因其形态美观,色彩逼真,异物感小且省去了每天要反复摘戴的麻烦,日益受到患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了固定义齿修复的首选.

    作者:孟庆丽;马燕;刘红艳;巢明;刘佳微;于海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