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CS-Ⅱ治疗中注射药物的护理体会

吴艳;沈建宏

关键词:心肌梗死, 注射药物, 护理
摘要:CCS-Ⅱ(中国第二次心肌梗死治疗研究)是中美协作的大型心肌梗死研究的临床实验.注射药物(倍他乐克或安慰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如何配合医生正确使用药物,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我院心内科参与完成CCS-Ⅱ治疗21例.现将治疗中使用注射药物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8例糖尿病足临床护理相关因素分析探烫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大幅度上升,因DM并发的糖尿病足(diabetic ulcer,DU)病变也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作者:徐慧;于世珍;赵德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CS-Ⅱ治疗中注射药物的护理体会

    CCS-Ⅱ(中国第二次心肌梗死治疗研究)是中美协作的大型心肌梗死研究的临床实验.注射药物(倍他乐克或安慰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如何配合医生正确使用药物,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我院心内科参与完成CCS-Ⅱ治疗21例.现将治疗中使用注射药物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艳;沈建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低出生体重儿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儿科门诊系统管理的4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系统观察,对其体格发育指标如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进行监测,同时进行智力和听力测定.结果:(包括体格发育、智力和听力发育的有关指标的数据.)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追赶明显落后于低出生体重儿.经过合理喂养和早期有效干预,约半数低出生体重儿至1岁时可以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

    作者:高华;赖龙龙;蔡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婚外性行为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婚外性行为患者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对102例婚外性行为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婚外性行为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常人为差,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6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婚外性行为患者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十分必要.

    作者:麦土兴;罗雄伟;苏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鼻咽结核15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提高鼻咽结核的临床诊断率.方法:对15例鼻咽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仅3例有肺结核史(20.0%),8例以颈部包块为首发临床表现(53.3%),11例初发时误诊为鼻咽部恶性肿瘤(73.3%).结果:全部病例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痊愈,经6个月至2年随诊无复发.结论:鼻咽结核与鼻咽癌极易误诊,颈淋巴结肿大时要注意排除鼻咽结核并于鼻咽部恶性肿瘤相鉴别;鼻咽结核行全身抗痨治疗,同时应用5%链霉素局部灌洗,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蔡永明;张文渊;周佳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范围的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手术范围.方法: 对接受全子宫、盆腔淋巴结切除的1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准确记录肿瘤所处子宫腔位置、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分期、病理类型、细胞学分级、切除淋巴结位置、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手术范围.结果: 位于宫底部、宫体部、累及宫颈者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20%、21%、37.7%,均以髂外淋巴结为常见的转移部位.病灶局限于宫底、宫体部者多为髂外、闭孔淋巴结转移;累及宫颈者以髂外、髂总淋巴结转移为常见.前者髂总淋巴结转移率为25%,后者为70.6%,P<0.01.所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和累及宫颈者的髂总淋巴结均为阳性,而病灶限于宫体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仅有30%髂总淋巴结阳性.肌层浸润程度、病理类型及细胞分化程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位于宫体部的肿瘤可直接或由宫颈转移至髂外淋巴结,宫颈受累者易发生髂总和髂外淋巴结转移.病灶累及宫颈者髂总淋巴结可作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前哨淋巴结.Ⅰ期、G1、局限于子宫内膜的癌肿可仅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冯富忠;秦庆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水疱护理体会

    糖尿病性水疱病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改变的皮肤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长,病情控制较差和全身营养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多见于合并神经病变者,发病率约为1%.水疱发生时,血糖往往较高.其发病机理可能与表皮营养不良,微血管病变和营养障碍及创伤有关.我院近年来共收治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任梅芳;陈一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情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386例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许梅;张雪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吸入速尿治疗哮喘的疗效

    目的:探讨吸速尿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速尿40mg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 ).结论:雾化吸入速尿能减轻哮喘症状.

    作者:蒋在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B超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孤立性肾囊肿临床疗效

    为探索肾囊肿非开放性手术治疗新途径,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应用B超引导监视下经皮穿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25例,30个病灶,随访1年,疗效满意.

    作者:叶雪惠;季惠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肾积水50例诊治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1~67岁,其中50岁以下47例、占96%.积水位于左侧29例、右侧21例.病程长的约20年.有患侧肾绞痛27例,血尿5例,腰部酸痛14例、无明显症状2例.

    作者:巴根;刘志海;白晓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胶质瘤中p16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脑胶质瘤发生、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院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接受手术及术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68例脑胶质瘤患者,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病理标本中的p16蛋白,分析p16蛋白的缺失与病理分级、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共有37例(54.4%)标本p16蛋白表达阴性,Ⅰ、Ⅱ、Ⅲ、Ⅳ级胶质瘤的p16蛋白表达阴性率分别为14.3%、33.3%、66.7%、75.0%,Ⅲ、Ⅳ级胶质瘤的p16蛋白的阴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1).p16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p16蛋白表达阳性者(P<0.01),分别为54.5%和19.4%.结论:p16蛋白的缺失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恶性程度越高,p16蛋白的缺失率越高;p16蛋白的缺失与预后相关,其缺失率越高,患者复发率越高.

    作者:温本;刘培光;肖桂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0例高黄疸患者中草药汤剂灌肠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3年7月新开展了一种治疗重型肝炎高黄疸的方法,在常规静脉、口服给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草药汤剂,通过结肠给药,保留灌肠达到护肝、退黄、支持治疗,目的是利用肠粘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而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灌后体位,将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近期有效率90%,对照近期有效率70%,P<0.01.经过反复临床使用,对重型肝炎的退黄作用确实有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袁爱平;方凤梅;董苗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主动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630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中转开腹12例,中转开腹率1.9%,其中腹腔粘连严重7例,术中胆囊动脉出血、止血困难3例,胆道损伤2例.结论:在腹腔粘连严重,出血、止血困难及胆道损伤等情况时主动中转剖腹手术.

    作者:徐新;孙淑明;陶春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4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14岁至40岁,无神经节细胞段在乙状结肠远端和直肠2例;直肠6例.1例作永久性结肠造痿,6例作Ikeda法手术,另1例作改良Swenson法手术.结果:仅1例术后切口感染,7例根治手术者术后排例功能优.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

    作者:孙艳;吴秋慧;陈永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8例SAP的治疗经验体会,为制定完善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结果:非手术治疗12例,治愈9例;手术治疗26例,治愈20例.全组并发ARDS 10例,急性肾功能不全6例,肝功能不全2例,心功能不全4例,消化道出血3例,共死亡9例,死亡率23.7%.结论:彩色B超、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SAP成功的关键,合适的手术时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黄培洁;姚维深;陈春来;林有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再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8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接受再次手术52次,二次手术发现总的残癌率58.3%(28/48),其中原发部位残癌率48.0%(23/48),5年生存率71.0%(34/48),8年生存率31.3%(15/48).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李超;徐万里;李伟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放化疗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合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不能手术的ш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方法:62例不能手术的ш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29例化疗组每周接受1次紫杉醇30mg,顺铂30mg化疗(紫杉醇组),33例为对照组.连续5~6周,均同时配合常规分割放射冶疗(2Gy/次,5次/周),照射野包括肺部原发灶和纵隔淋巴引流区,总剂里为60~70Gy.结果:紫杉醇组总有效率(CR+PR)为82.8%,完全缓解(CR)率为1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6%,CR率为18.0%.2个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1 p=0.038).中位生存期1、2年生存率紫杉醇组分别为12.8个月,52.2%、27.3%,对照组分别为9.8个月、42.8%、18.4%,2个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组绐疗不能手术的3期NSCLC近期有效率明显优于单放组,但不提高生存率.

    作者:杨志诚;何永萍;唐志;杨志雄;黄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是儿童常见病,在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30%~90%.我国7岁以下儿童患病率25%~65%,该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儿童智力、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应及时给予有效预防和治疗.

    作者:赵洪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宫颈机能不全30例治疗体会

    2000年至2003年,我科收治3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在孕14~26周进行宫颈环扎术,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纪玉兰;韩冬梅;沙艳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