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治疗体会

郭海泉;蔡克芳

关键词:腹部手术, 切口裂开, 减张缝合, 择期手术, 急症手术, 严重并发症, 消化道穿孔, 治疗体会, 临床资料, 良性疾病, 分层缝合, 二次缝合, 恶性肿瘤, 胆道感染, 女性, 年龄, 男性
摘要:腹部手术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2年8月至1999年10月共行腹部手术1756例,切口裂开21例,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35~76岁之间,其中择期手术15例,急症手术6例,择期手术中恶性肿瘤9例,良性疾病6例,急症手术中消化道穿孔3例,胆道感染3例,21例切口裂开均立即采取二次缝合,17例全层减张缝合,4例分层缝合,减张缝合后三次缝合2例,均痊愈。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45例胃腺癌P21和P53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研究同一胃癌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肠上皮化生的胃壁组织和145例胃癌组织中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肠上皮化生的胃壁组织中未发现P21和P53。145例胃癌组织中P21和P5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2%和51.2%。表达阳性的P53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P21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上。P2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检测P21和P53有助于评估胃癌的预后。

    作者:黄维清;纪萍;王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

    通过对655例心脏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因素分析和实施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做心脏手术655例。其中,男性304例、女性351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418例、常温心脏手术237例术后出现精神并发症6例。

    作者:庄瑰霞;王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药热敷法治疗足跟痛64例

    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足跟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例,72足,男性30例,年龄25~68岁,病程长8年,短1个月,平均1年2个月,单足患病56例,双足患病8例,体力劳动者50例,非体力劳动者14例,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者16例,X线提示有足跟骨刺者56例,大部分有过局部封闭及服用消炎止痛药效果欠佳史。

    作者:张炳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辅助人工流产300例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为了便于统一标准,采用单盲法,即固定1名手术医师操作,1名护士配合,选择孕10周以内90例,孕10 周~14周210例,无人工流产禁忌症的孕妇。(有初孕妇和有人工流产史的孕妇及剖宫产妇者)。随机选择情况类似的200例为对照。(10周以内160例,10周~12周40例)。

    作者:徐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用于髋臼后壁、后柱骨折内固定的异形钢板

    1 形状形如大写的英文字母“X”,可描述为一体、两切迹、四臂。体部呈盾状,长40~50mm,宽25~35mm。体部分布四个园形钉孔,直径4.5mm,四孔连线为平行四边形,两切迹分左右,据其切迹之同心圆直径不同而区分型号,全套钢板共5块(Ⅰ~Ⅴ型)。其切迹的同心圆直径以2mm为单位递增,小42mm大60mm,每块钢板的左、右切迹相差2mm,(1型42/44,2型46/48,依此类推)。四臂不等长(如图),短臂长20mm,宽15mm,其中分线与体部中分线相交成40度角,短臂中心有一个圆形钉孔,直径4.5mm。长臂长50mm,宽15mm。其中分线与体部中分线呈30角,沿长臂纵轴均匀分布三个圆形钉孔,直径4.5mm,长臂侧缘有切3对迹,利于塑形或切断。

    作者:尹绍猛;刘建丰;金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治疗体会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2年8月至1999年10月共行腹部手术1756例,切口裂开21例,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35~76岁之间,其中择期手术15例,急症手术6例,择期手术中恶性肿瘤9例,良性疾病6例,急症手术中消化道穿孔3例,胆道感染3例,21例切口裂开均立即采取二次缝合,17例全层减张缝合,4例分层缝合,减张缝合后三次缝合2例,均痊愈。

    作者:郭海泉;蔡克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睫毛异生误诊分析

    睫毛异生,是睫毛从睑结膜异生的一种疾病,由于睫毛直接刺激眼球,首先损害的是角膜,临床上往往由于发现了角膜病变而忽略了对睑结膜面的仔细检查,没有及时清除异生睫毛,以致角膜病变反复,给患者带来痛苦。笔者曾在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间收治8例被误诊的病例,现就误诊原因作简单分析。

    作者:孙继杰;陈涌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肠癌10例误诊分析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直肠癌。由于病人肛门疼痛,大便后出血,多认为是痔疮出血而不到医院检查。加上一些医师疏忽大意,不做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故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0年至1999年,共手术治疗大肠癌96例,误诊10例,误诊率为10.4%。其中大肠癌7例,左半肠癌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天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开胸术后疼痛的护理

    两年来,我们通过加强开胸术后的疼痛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人住院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重新认识术后疼痛对开胸患者的影响及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虽是一种必然现象,但它对机体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开胸术后的影响。研究表明,术后疼痛,使血中儿茶酚胺升高,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呼吸浅快,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机体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切口愈合。另外疼痛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康复,尤其是开胸术后病人,切口深,胸壁神经受损,以致不敢咳嗽、深呼吸、翻身等,更易于形成肺不张、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1]。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应用止痛药会成瘾,术后病人应坚持不用药而忍受疼痛的观点。以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象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一样重视术后疼痛。

    作者:宋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门诊护士素质浅析

    在医院,良好的人才素质,就能拥有病人,拥有信誉。而门诊护士是首先接触病人的人,是医院医疗第一线的主角。她们的举止言谈、行为规范、人格素质,都会给病人留下第一印象,这一印象直接关系到病人就诊时的情绪、心态变化、病情预后。同时,医院形象的树立,首先就是门诊护士的具体形象体现。所以,对门诊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1 道德素质 是素质培养的核心,德才兼备,有德才能谈到才,有才而无德,素质就是句空话。高尚的医德,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解病人,尊重病人。

    作者:俞琬如;许淑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00例甲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护理

    我院于1993年1月至1998年4月,收治甲型肝炎200例。服中药汤剂及静点清开灵和保肝药物治疗,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总结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1.1 诊断标准:本组20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血清免疫学检查抗—HAV-IgM均阳性。男:女=1.85:1;年龄3~64岁,平均年龄22.4±9.3岁,13岁以下16例,50岁以上3例。

    作者:于淑英;刘玉春;廖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胎盘早剥24例护理体会

    兹将我院近年24例胎盘早剥病人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共分娩7651例,其中胎盘早剥24例,发生率0.31%,轻型14例占58%,重型10例占42%。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29岁,经产妇6例。足月妊娠12例,35~36周4例,20~28周8例。1.2 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诊断以王淑贞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妇产科学为标准。其中10例无明显诱因占41.7%,外伤引起者8例占33.3%,因脐带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臀位者各2例。24例中有6例仅为产前阴道出血而无其它症状;4例为阴道出血伴腹痛;4例仅表现为腰酸或腹痛;6例有子宫压痛、腹肌紧张并发胎死宫内;仅表现为胎心减慢者2例;无症状因B超检查发现者2例。

    作者:蒋蔚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研究

    新式剖宫产术是近几年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新术式,我院自1998年5月开始应用,显示了手术时间短、开皮损伤小、术后拆线早的优点,但仍在腹腔内操作,且不缝合腹膜仍为人们所担心。我院自1999年10月开始采用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共分娩2348例,其中行剖宫产860例,剖宫产率为36.6%。随机选择其中60例采用新式腹膜外剖宫手术作为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120例分成二对照组:B组(60例)为新式剖宫产组,C组(60例)为腹膜外剖宫产组。三组孕周、年龄、手术指征无明显差异,术前准备、麻醉、术后护理相同。

    作者:冯富忠;杨兴爽;高善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挖除术的B超诊断与随访

    1 资料与方法病人为近年来门诊及住院者,经妇查及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小21岁,大43岁,37岁以下29例,临床表现为:月经增多、不孕、腹部触及包块或健康查体发现。

    作者:耿威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AG与潜在HCO3-在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酸碱失衡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酸碱失衡类型。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分布,以酸碱失衡预测代偿公式,结合AG值和潜在HCO3-对119例次慢性呼吸衰竭进行酸碱失衡类型判断。结果:正常5例次,呼酸37例次,代碱5例次,呼碱3例次。呼酸和并代碱52例次,呼酸合并代酸4例次,呼碱合并代碱4例次,三重酸碱失衡(TABD)9例次,其中呼酸合并代酸代碱7例次,呼碱合并代酸代碱2例次。经AG值和潜在HCO3-判断,代酸8例增至17例。呼吸三重酸碱失衡(TABD)由0增至9例。不测潜在HCO3-有4例失检。结论: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出现多种类型酸碱失衡,AG值及潜在HCO3-对代酸和呼吸型TABD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纤维连接蛋白定量测定预测流产早产的临床观察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tronectin,Fn)的测定可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近年国外文献报告,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纤维连接蛋白(以下简称Fn),预测孕妇的流产、早产。我们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Fnl44例,报告知下:1 一般资料 检测对象为健康育龄妇女144例,年龄23~36岁,其中未孕妇女76例,正常孕妇42例、先兆流产(妊娠<12周)19例,先兆早产(妊娠<37周)7例。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患者均于出现早期症状时采集标本。

    作者:吴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院外护理

    1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与传播途径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病毒性肝炎目前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五种。其中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传播途径复杂,主要经体液血液途径、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甲肝和戊肝只有急性患者,其它三型既有急性患者,又有慢性患者,且以慢性患者更为多见。对于疾病向来是“三分治,七分养”,尤其对于目前治疗较为棘手的乙肝、丙肝和丁肝,院外护理非常重要,是养好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爱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方法改进

    前庭大腺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囊肿造口术、囊肿切除术,脓肿形成还可单纯切开引流。我院对传统的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式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将2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门诊23例,住院3例。年龄23~42岁,平均32岁。其中囊肿17例,脓肿9例,囊(脓)肿直径3~6cm。所有病例术前均予以外阴坐浴,脓肿患者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d。

    作者:姜琦;姚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细孔钻颅置管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我院自1990年始,采用细孔钻颅置管引流抽吸加尿激酶(1~3万单位)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0例取得了“万u”良好效果,治愈928例,其中生活完全自理800例,重残50例,轻残78例,死亡72例。高血压脑出血是近年来的高发病,在我区发病率约20‰,直接影响着群众的身心健康。

    作者:马明臣;王文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

    1 老年期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老化造成心肌细胞缩小,心排血功能减退。一旦因体力或精神疲劳而使血液需求量增加时,心血管功能可受到严重影响;老化往往常伴有动脉硬化,易引起高血压,影响血供量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及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硬化,可影响血液动力学或加重左心室负荷而引起左心功能不全。

    作者:厉月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