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

厉月玲

关键词: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左心功能不全, 血液动力学,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功能, 成心肌细胞, 主动脉瓣, 动脉硬化, 心律失常, 器官老化, 精神疲劳, 功能减退, 左心室, 需求量, 老年期, 高血压, 二尖瓣, 组织
摘要:1 老年期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老化造成心肌细胞缩小,心排血功能减退。一旦因体力或精神疲劳而使血液需求量增加时,心血管功能可受到严重影响;老化往往常伴有动脉硬化,易引起高血压,影响血供量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及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硬化,可影响血液动力学或加重左心室负荷而引起左心功能不全。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辅助人工流产300例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为了便于统一标准,采用单盲法,即固定1名手术医师操作,1名护士配合,选择孕10周以内90例,孕10 周~14周210例,无人工流产禁忌症的孕妇。(有初孕妇和有人工流产史的孕妇及剖宫产妇者)。随机选择情况类似的200例为对照。(10周以内160例,10周~12周40例)。

    作者:徐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男性乳腺发育症96例诊治体会

    男性乳腺发育症为一侧或两侧乳房呈女性样发育,肥大,有时有乳汁样的分泌物[1]。大多属生理性或体内激素不平衡所致。但病人常产生较大心里压力。我院1991年至1999年共诊治96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年龄18~65岁,其中18~29岁32例,30~59岁52例,60~65岁12例,1侧82例,2侧14例。

    作者:曹玉根;王克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腹部及颅脑复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及颅脑复合性损伤的准确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10年来收治的31例小儿腹部及颅脑复合伤患儿的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2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其中治愈27例,伤残2例。结论:对就诊患儿应早期诊断有无复合伤,优先处理致命伤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徐晓青;刘爱雅;王玉红;杨广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性休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休克76例,颅脑损失12例,胸部损伤18例,骨盆骨折20例,会阴撕裂6例,广泛软组织损伤20例。男52例,女24例,年龄小8岁,大74岁,入院时均处于严重休克状态。经早期精心、正确的病情观察,及时救护,均康复出院。现将经验总结如下。2 外伤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观察2.1 神志、表情的观察:外伤早期抗体代偿机能尚好,脑组织血流量未明显减少,脑缺氧程度轻,脑组织处于兴奋状态,病人表现烦躁不安、焦虑,如休克不及时纠正,血压持续下降至8/6kPa时,脑血流量明显减少,脑缺氧严重,脑细胞兴奋性降低,病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提示病情恶化。

    作者:姜风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周林频谱仪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护理

    我院自1994年起,以周林频谱仪治疗糖尿病足坏疽16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程8~16年。平均13.2±2.1年,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3~72岁,发生足坏疽均因长期不规则服降糖药或饮食控制不当或长期不复诊。入院时,空腹血糖10.6~25.3mmol/L。16例足坏疽中,湿性足坏疽8例,干性足坏疽6例,混合性足坏疽2例。湿性足坏疽表现为:肢端浮肿,皮温下降,不同程度,不同大小的溃疡面。其中足底溃疡1例,足背溃疡3例,小腿合并足背溃疡4例。溃疡面大小在10cm×20cm至25cm×32cm之间。有一溃疡深达肌层。干性足坏疽均发生在指趾,2例左足2指指端变黑、干枯,动脉搏动消失,右足单趾4例,症状同前。混合性足坏疽2例,均发生在右足,表现为右足指趾变黑干枯,足背、小腿均有溃疡,大小为12cm×25cm至20cm×25cm,溃疡创面组织坏死,合并感染,创面脓液培养为大肠杆菌及厌氧菌,有奇臭。其中一例混合性足坏疽入院时创面尚有蛆虫爬出。

    作者:黎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67例输卵管积液超声诊断讨论

    输卵管积液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炎性病变,也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发病的机理还不清楚,大多数认为是由细菌上行感染所引起的,诊断上经常通过输卵管造影或手术结果所证实。随着科学的发展,目前超声诊断输卵管积液有重要诊断意义,腹部超声已成为妇科疾病临床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作者:王鲁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静脉点滴穿琥宁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女,32岁,因流涕,发热4d来院就诊,诊为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给于退热抗炎治疗,在门诊静滴5%葡萄糖加穿琥宁400mg,在用药2min后,患者自述胸闷,继而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随后意识丧失,口唇青紫,牙关紧闭,脉搏细速,120次/min,血压测不到,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让患者平卧,持续高流量吸氧,停止输液,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静推氟美松20mg,静推可拉明0.375mg,洛贝林3mg,安钠咖0.5mg,8min后血压为11/7kPa,迅速补充血管容量,30min后血压升至13/llkPa,1h后,呼吸、心率及血压恢复正常,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田仲侠;杨兆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48例临床疗效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我所自1997年至1999年收治带状疱疹96例,采用干扰素治疗48例。同时设对照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1]:①起病突然或先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②皮损为红斑上出现群集状绿豆大小水泡,少数为丘疹或血泡性。各群皮疹间皮肤正常。③皮损沿外周神经作单侧带状分布,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④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神经痛,病程2~3周,少有复发。神经痛可持续更久。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作者:徐云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阴囊溃疡的护理

    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可使85%以上的APL病人获完全缓解(CR),故而成为当今治疗APL的常规首选药[1]。且用药方法简便,无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毒副作用,但也存在着如维甲酸综合症,皮肤口唇干燥,头疼头晕,骨关节痛等不良反应[2]。我科自1989年以来将其用于临床35例,效果良好,其中4例治疗中发生阴茎,阴囊皮疹,溃疡,通过及时的换药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病人坚持治疗达CR,现将其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娜;席延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

    1 老年期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老化造成心肌细胞缩小,心排血功能减退。一旦因体力或精神疲劳而使血液需求量增加时,心血管功能可受到严重影响;老化往往常伴有动脉硬化,易引起高血压,影响血供量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及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硬化,可影响血液动力学或加重左心室负荷而引起左心功能不全。

    作者:厉月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内镜诊治大肠扁平微小息肉327例

    1993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我院经电子结肠镜(型号:奥林巴斯CF130I)检查发现大肠扁平微小息肉(息肉直径<0.6cm,隆起高度<0.4cm即突向肠腔的息肉样赘生物)381例,现将其中有病理资料的327例总结如下:

    作者:赵兴远;周乐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B超诊断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例

    孕妇,34岁。初胎,孕18周。以阴道少量流出数小时就诊。无既往病史。采用日本产东科CS—300B超仪常规检查:胎儿臀位,头颅光环完整,双顶径45mm,脑中线居中,脊柱呈双排串珠状排列,连续性好,四肢发育良好,胎心规律,胎动正常。前壁胎盘厚18mm,胎盘下缘近宫颈内口部位可见大小为59×53mm的肿块图像,边界清,形状呈圆形,内部为高回声,边界清,无蒂,并向羊膜腔内凸起,该肿块的边缘可见80×36mm的低回声区,与高回声光团相邻,内部可见浮动的光点。大羊水暗区为59mm。B超诊断:①中妊单胎,胎儿存活。②胎盘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考虑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伴绒毛膜下出血。后因阴道出血量多,住院观察。后家属要求住院引产后病理片证实: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作者:张宏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溺水患者抢救成功的临床护理体会

    患者男性,19岁,因溺水后昏迷3h入院。患者3h前因下河游泳,不慎溺水,5min后,被其家人救起,当时患者周身青紫,呼吸困难,处于昏迷状态。伴呕吐,呕吐物为清水,及抽搐等,其家人立即将患者送当地卫生院进行抢救,给清理呼吸道后,行人工呼吸,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西地兰0.4mg,速尿20mg静注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而来我院急诊。入院时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四肢冰凉,脉膊细数,体温39.5℃,脉搏14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4/8kPa。压眶反应及角膜反射均为阴性,双侧瞳孔等大,直径为2mm,对光反应迟钝,口唇紫绀,牙关紧闭,两肺呼吸音粗,并可闻湿罗音。立即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插管内大流量给氧。血压、心电监护,并且同时给脱水,降颅压,强心利尿。呼吸兴奋剂,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及对症治疗等。经紧张抢救约8h后,患者终于神志转清,病情平稳,又经住院8d治疗后,治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龄胃癌68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7年12月至2000年1月68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经过。结果:高龄胃癌起病隐匿,以上腹部饱胀、隐痛、梗阻及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有合并症。其中根治性切除39例,姑息性切除18例,切除率8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病死率7.3%。结论:对高龄胃癌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外,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完善的麻醉及心肺功能监测,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提高根治性切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钱明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用于髋臼后壁、后柱骨折内固定的异形钢板

    1 形状形如大写的英文字母“X”,可描述为一体、两切迹、四臂。体部呈盾状,长40~50mm,宽25~35mm。体部分布四个园形钉孔,直径4.5mm,四孔连线为平行四边形,两切迹分左右,据其切迹之同心圆直径不同而区分型号,全套钢板共5块(Ⅰ~Ⅴ型)。其切迹的同心圆直径以2mm为单位递增,小42mm大60mm,每块钢板的左、右切迹相差2mm,(1型42/44,2型46/48,依此类推)。四臂不等长(如图),短臂长20mm,宽15mm,其中分线与体部中分线相交成40度角,短臂中心有一个圆形钉孔,直径4.5mm。长臂长50mm,宽15mm。其中分线与体部中分线呈30角,沿长臂纵轴均匀分布三个圆形钉孔,直径4.5mm,长臂侧缘有切3对迹,利于塑形或切断。

    作者:尹绍猛;刘建丰;金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149例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之一,治疗困难,预后凶险。为了深入了解本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现状,我们通过对近期149例院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149例。

    作者:凌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肠癌10例误诊分析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直肠癌。由于病人肛门疼痛,大便后出血,多认为是痔疮出血而不到医院检查。加上一些医师疏忽大意,不做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故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0年至1999年,共手术治疗大肠癌96例,误诊10例,误诊率为10.4%。其中大肠癌7例,左半肠癌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天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挖除术的B超诊断与随访

    1 资料与方法病人为近年来门诊及住院者,经妇查及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小21岁,大43岁,37岁以下29例,临床表现为:月经增多、不孕、腹部触及包块或健康查体发现。

    作者:耿威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尿道切除前列腺术的偶发癌

    目的:探讨偶发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183例术前诊断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经尿道切除后病理学发现前列腺癌12例,全部施行了双侧睾丸切除术。结果:12例获得随防,随防时间6个月至5年,存活6例,长时间5年。结论:对偶发前列腺癌去势术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吴鸿;杨水华;韩见知;高绍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方法改进

    前庭大腺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囊肿造口术、囊肿切除术,脓肿形成还可单纯切开引流。我院对传统的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式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将2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门诊23例,住院3例。年龄23~42岁,平均32岁。其中囊肿17例,脓肿9例,囊(脓)肿直径3~6cm。所有病例术前均予以外阴坐浴,脓肿患者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d。

    作者:姜琦;姚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