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乙型丙型肝炎

祝美姣

关键词:细胞凋亡,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损伤, 细胞坏死,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死亡形式, 免疫系统, 慢性丙型肝炎, 核酸内切酶, cell death, 组织器官, 显著特征, 细胞吞噬, 损伤过程, 胚胎发育, 免疫介导, 镜下观察, 机体衰老, 分子调控
摘要: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二者不仅在形态上具有显著差别,而且内在的发生机制完全不同,受多种基因的分子调控是它有别于细胞坏死的显著特征。在凋亡过程中,由于内源性核酸内切酶的激活,使DNA在核小体连接区断裂,形成以180~200bp整倍数的DNA片段,电泳时出现特征性梯形区带图谱;电镜下观察凋亡的细胞呈现胞体变小,皱缩,染色质浓集,核固缩,进而核碎裂形成被膜包围的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后被周围吞噬细胞吞噬降解。细胞凋亡不仅参与胚胎发育、造血、免疫系统的成熟、机体衰老以及维持正常组织器官细胞数目的恒定与生长平衡,而且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免疫介导的细胞凋亡,特别是Fas系统介导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丙型肝炎(CHC)肝细胞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Fas系统及其与CHB、CHC细胞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麻醉时的镇静、抗焦虑、消除内脏牵拉反应痛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Ⅰ)组和氟芬合剂(Ⅱ)组,每组20例。Ⅰ组:咪唑安定负荷剂量0.05mg/kg,然后用0.05mg/kg.h行泵持续输注。Ⅱ组:氟派啶0.05kg,芬太尼1ug/kg肌注。结果:Ⅰ组的镇静、抗焦虑、消除内脏牵拉反应痛的作用明显强于Ⅱ组,P<0.05。两组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咪唑安定能安全的辅助于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的增强镇静、抗焦虑和消除内脏牵拉痛,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唐晓宁;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

    通过对655例心脏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因素分析和实施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做心脏手术655例。其中,男性304例、女性351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418例、常温心脏手术237例术后出现精神并发症6例。

    作者:庄瑰霞;王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护理

    1 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我院共施行子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2例,年龄40~58岁。2 术前准备2.1 心理护理:患者思想负担沉重,情绪消沉,担心术后达不到预期效果。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我们运用护患沟通技巧,耐心开导,向患者解释行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是根治子宫颈癌,提高存活率比较理想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后一般不影响日常的性生活,应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的心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患者正确对待手术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开导其配偶做好配合工作。2.2 术前指导:将术前的工作详尽告诉病人,让其和家属了解术前准备的范围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必须做的检查程序。2.3 饮食准备: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手术前3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如稀饭、烂面条;手术前1d进流质;木前8h禁食,术前4h禁水。

    作者:时紫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37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l)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探讨青年人(年龄40岁)AMI发病规律及特点,将1995年1月至2000年3月收住我科的37例青年人急性AMI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系住院病人,均符合WHO规定的急性AMI诊断标准。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34.5岁。男33例,女4例,男女比例8.3:1。

    作者:徐艳秋;刘秀;郝志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临床体会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法则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中医的所谓“病”指的或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如高血压、肾炎等,或是祖国医学的病名如头痛、水肿)。同病异治是指相同的病由于病因、病理的不同,证亦不同,则治法全异。如同一个胁痛患者,由于肝气郁结者,当以疏肝理气为治,以柴胡疏肝汤加减;而肝阴不足证者,则应以养血滋阴为治,当用补肝汤治之。

    作者:梅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开胸术后疼痛的护理

    两年来,我们通过加强开胸术后的疼痛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人住院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重新认识术后疼痛对开胸患者的影响及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虽是一种必然现象,但它对机体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开胸术后的影响。研究表明,术后疼痛,使血中儿茶酚胺升高,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呼吸浅快,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机体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切口愈合。另外疼痛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康复,尤其是开胸术后病人,切口深,胸壁神经受损,以致不敢咳嗽、深呼吸、翻身等,更易于形成肺不张、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1]。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应用止痛药会成瘾,术后病人应坚持不用药而忍受疼痛的观点。以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象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一样重视术后疼痛。

    作者:宋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静脉点滴穿琥宁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女,32岁,因流涕,发热4d来院就诊,诊为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给于退热抗炎治疗,在门诊静滴5%葡萄糖加穿琥宁400mg,在用药2min后,患者自述胸闷,继而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随后意识丧失,口唇青紫,牙关紧闭,脉搏细速,120次/min,血压测不到,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让患者平卧,持续高流量吸氧,停止输液,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静推氟美松20mg,静推可拉明0.375mg,洛贝林3mg,安钠咖0.5mg,8min后血压为11/7kPa,迅速补充血管容量,30min后血压升至13/llkPa,1h后,呼吸、心率及血压恢复正常,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田仲侠;杨兆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纤维连接蛋白定量测定预测流产早产的临床观察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tronectin,Fn)的测定可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近年国外文献报告,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纤维连接蛋白(以下简称Fn),预测孕妇的流产、早产。我们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Fnl44例,报告知下:1 一般资料 检测对象为健康育龄妇女144例,年龄23~36岁,其中未孕妇女76例,正常孕妇42例、先兆流产(妊娠<12周)19例,先兆早产(妊娠<37周)7例。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患者均于出现早期症状时采集标本。

    作者:吴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1 一般资料70例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在35~55岁,其中子宫全切除32例,子宫次全切除38例。2 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2.1 有关手术问题需了解手术多长时间、麻醉情况、开刀医生技术水平、手术成功率等。2.2 有关术后健康问题:担心术后切口疼痛,体力下降。2.3 有关术后家庭、夫妻生活问题:尤其年轻患者关心是否会发生性功能障碍。2.4 有关自身健康问题:是否会发生早衰,男性化等。

    作者:徐晨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龄胃癌68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7年12月至2000年1月68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经过。结果:高龄胃癌起病隐匿,以上腹部饱胀、隐痛、梗阻及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有合并症。其中根治性切除39例,姑息性切除18例,切除率8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病死率7.3%。结论:对高龄胃癌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外,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完善的麻醉及心肺功能监测,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提高根治性切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钱明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打包法包扎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

    自1997年2月至1999年2月,我们对59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用打包法加压包扎,无1例出现皮下积液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9例,年龄26~65岁,平均42岁。全组病人均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打包法加压包扎伤口,无1例出现皮下积液的并发症。

    作者:靳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门诊护士素质浅析

    在医院,良好的人才素质,就能拥有病人,拥有信誉。而门诊护士是首先接触病人的人,是医院医疗第一线的主角。她们的举止言谈、行为规范、人格素质,都会给病人留下第一印象,这一印象直接关系到病人就诊时的情绪、心态变化、病情预后。同时,医院形象的树立,首先就是门诊护士的具体形象体现。所以,对门诊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1 道德素质 是素质培养的核心,德才兼备,有德才能谈到才,有才而无德,素质就是句空话。高尚的医德,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解病人,尊重病人。

    作者:俞琬如;许淑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1 临床资料及方法自1994年至1999年共收治肝癌患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大者68岁,小31岁,均经B超CT证实为原发性肝癌,常用化疗药物: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5—氟脲嘧啶等,常用栓塞剂:碘油,明胶海绵。方法:在X线引导下,自股动脉插管至肝脏供应肿瘤组织的血管,经造影证实后,将化疗药物、栓塞剂注入肿瘤部位,或栓塞供应肿瘤组织的血管。

    作者:杨锦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方法改进

    前庭大腺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囊肿造口术、囊肿切除术,脓肿形成还可单纯切开引流。我院对传统的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式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将2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门诊23例,住院3例。年龄23~42岁,平均32岁。其中囊肿17例,脓肿9例,囊(脓)肿直径3~6cm。所有病例术前均予以外阴坐浴,脓肿患者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d。

    作者:姜琦;姚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研究

    新式剖宫产术是近几年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新术式,我院自1998年5月开始应用,显示了手术时间短、开皮损伤小、术后拆线早的优点,但仍在腹腔内操作,且不缝合腹膜仍为人们所担心。我院自1999年10月开始采用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共分娩2348例,其中行剖宫产860例,剖宫产率为36.6%。随机选择其中60例采用新式腹膜外剖宫手术作为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120例分成二对照组:B组(60例)为新式剖宫产组,C组(60例)为腹膜外剖宫产组。三组孕周、年龄、手术指征无明显差异,术前准备、麻醉、术后护理相同。

    作者:冯富忠;杨兴爽;高善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45例胃腺癌P21和P53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研究同一胃癌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肠上皮化生的胃壁组织和145例胃癌组织中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肠上皮化生的胃壁组织中未发现P21和P53。145例胃癌组织中P21和P5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2%和51.2%。表达阳性的P53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P21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上。P2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检测P21和P53有助于评估胃癌的预后。

    作者:黄维清;纪萍;王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48例临床疗效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我所自1997年至1999年收治带状疱疹96例,采用干扰素治疗48例。同时设对照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1]:①起病突然或先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②皮损为红斑上出现群集状绿豆大小水泡,少数为丘疹或血泡性。各群皮疹间皮肤正常。③皮损沿外周神经作单侧带状分布,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④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神经痛,病程2~3周,少有复发。神经痛可持续更久。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作者:徐云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院外护理

    1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与传播途径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病毒性肝炎目前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五种。其中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传播途径复杂,主要经体液血液途径、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甲肝和戊肝只有急性患者,其它三型既有急性患者,又有慢性患者,且以慢性患者更为多见。对于疾病向来是“三分治,七分养”,尤其对于目前治疗较为棘手的乙肝、丙肝和丁肝,院外护理非常重要,是养好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爱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乙型丙型肝炎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二者不仅在形态上具有显著差别,而且内在的发生机制完全不同,受多种基因的分子调控是它有别于细胞坏死的显著特征。在凋亡过程中,由于内源性核酸内切酶的激活,使DNA在核小体连接区断裂,形成以180~200bp整倍数的DNA片段,电泳时出现特征性梯形区带图谱;电镜下观察凋亡的细胞呈现胞体变小,皱缩,染色质浓集,核固缩,进而核碎裂形成被膜包围的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后被周围吞噬细胞吞噬降解。细胞凋亡不仅参与胚胎发育、造血、免疫系统的成熟、机体衰老以及维持正常组织器官细胞数目的恒定与生长平衡,而且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免疫介导的细胞凋亡,特别是Fas系统介导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丙型肝炎(CHC)肝细胞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Fas系统及其与CHB、CHC细胞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祝美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75%酒精会阴伤口湿敷预防感染效果观察研究

    75%酒精会阴伤口湿敷预防感染效果观察研究,是课题组成员于1995年5月至1998年6月间选择同期住院产妇,共510例,观察组240例,对照组270例。观察组会阴伤口给予75%酒精局部湿敷,对照组给予青霉素和卡那霉素肌注或青霉索静滴,两组产妇进行疗效对照,前者疗效明显优予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