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紫妹
1 病历介绍患者女,32岁,因流涕,发热4d来院就诊,诊为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给于退热抗炎治疗,在门诊静滴5%葡萄糖加穿琥宁400mg,在用药2min后,患者自述胸闷,继而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随后意识丧失,口唇青紫,牙关紧闭,脉搏细速,120次/min,血压测不到,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让患者平卧,持续高流量吸氧,停止输液,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静推氟美松20mg,静推可拉明0.375mg,洛贝林3mg,安钠咖0.5mg,8min后血压为11/7kPa,迅速补充血管容量,30min后血压升至13/llkPa,1h后,呼吸、心率及血压恢复正常,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田仲侠;杨兆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兹将我院近年24例胎盘早剥病人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共分娩7651例,其中胎盘早剥24例,发生率0.31%,轻型14例占58%,重型10例占42%。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29岁,经产妇6例。足月妊娠12例,35~36周4例,20~28周8例。1.2 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诊断以王淑贞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妇产科学为标准。其中10例无明显诱因占41.7%,外伤引起者8例占33.3%,因脐带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臀位者各2例。24例中有6例仅为产前阴道出血而无其它症状;4例为阴道出血伴腹痛;4例仅表现为腰酸或腹痛;6例有子宫压痛、腹肌紧张并发胎死宫内;仅表现为胎心减慢者2例;无症状因B超检查发现者2例。
作者:蒋蔚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麻醉时的镇静、抗焦虑、消除内脏牵拉反应痛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Ⅰ)组和氟芬合剂(Ⅱ)组,每组20例。Ⅰ组:咪唑安定负荷剂量0.05mg/kg,然后用0.05mg/kg.h行泵持续输注。Ⅱ组:氟派啶0.05kg,芬太尼1ug/kg肌注。结果:Ⅰ组的镇静、抗焦虑、消除内脏牵拉反应痛的作用明显强于Ⅱ组,P<0.05。两组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咪唑安定能安全的辅助于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的增强镇静、抗焦虑和消除内脏牵拉痛,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唐晓宁;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前庭大腺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囊肿造口术、囊肿切除术,脓肿形成还可单纯切开引流。我院对传统的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式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将2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门诊23例,住院3例。年龄23~42岁,平均32岁。其中囊肿17例,脓肿9例,囊(脓)肿直径3~6cm。所有病例术前均予以外阴坐浴,脓肿患者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d。
作者:姜琦;姚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男性乳腺发育症为一侧或两侧乳房呈女性样发育,肥大,有时有乳汁样的分泌物[1]。大多属生理性或体内激素不平衡所致。但病人常产生较大心里压力。我院1991年至1999年共诊治96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年龄18~65岁,其中18~29岁32例,30~59岁52例,60~65岁12例,1侧82例,2侧14例。
作者:曹玉根;王克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法则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中医的所谓“病”指的或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如高血压、肾炎等,或是祖国医学的病名如头痛、水肿)。同病异治是指相同的病由于病因、病理的不同,证亦不同,则治法全异。如同一个胁痛患者,由于肝气郁结者,当以疏肝理气为治,以柴胡疏肝汤加减;而肝阴不足证者,则应以养血滋阴为治,当用补肝汤治之。
作者:梅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性,19岁,因溺水后昏迷3h入院。患者3h前因下河游泳,不慎溺水,5min后,被其家人救起,当时患者周身青紫,呼吸困难,处于昏迷状态。伴呕吐,呕吐物为清水,及抽搐等,其家人立即将患者送当地卫生院进行抢救,给清理呼吸道后,行人工呼吸,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西地兰0.4mg,速尿20mg静注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而来我院急诊。入院时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四肢冰凉,脉膊细数,体温39.5℃,脉搏14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4/8kPa。压眶反应及角膜反射均为阴性,双侧瞳孔等大,直径为2mm,对光反应迟钝,口唇紫绀,牙关紧闭,两肺呼吸音粗,并可闻湿罗音。立即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插管内大流量给氧。血压、心电监护,并且同时给脱水,降颅压,强心利尿。呼吸兴奋剂,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及对症治疗等。经紧张抢救约8h后,患者终于神志转清,病情平稳,又经住院8d治疗后,治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多动小鼠脑内乙酰胆碱(Ach)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改变,探讨多动症的发病机理。方法:制备多动小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脑组织匀浆中的Ach和cck—8的含量。结果: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mg/kg)30min后,小鼠的活动次数显著增加(P<0.05),其脑组织匀浆中的Ach的含量为8.64±1.43pmol/g,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ck-8的含量较对照组略低。结论:多动症的发病与Ach和cck-8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之林;严义培;刘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及方法自1994年至1999年共收治肝癌患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大者68岁,小31岁,均经B超CT证实为原发性肝癌,常用化疗药物: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5—氟脲嘧啶等,常用栓塞剂:碘油,明胶海绵。方法:在X线引导下,自股动脉插管至肝脏供应肿瘤组织的血管,经造影证实后,将化疗药物、栓塞剂注入肿瘤部位,或栓塞供应肿瘤组织的血管。
作者:杨锦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3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我院经电子结肠镜(型号:奥林巴斯CF130I)检查发现大肠扁平微小息肉(息肉直径<0.6cm,隆起高度<0.4cm即突向肠腔的息肉样赘生物)381例,现将其中有病理资料的327例总结如下:
作者:赵兴远;周乐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tronectin,Fn)的测定可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近年国外文献报告,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纤维连接蛋白(以下简称Fn),预测孕妇的流产、早产。我们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Fnl44例,报告知下:1 一般资料 检测对象为健康育龄妇女144例,年龄23~36岁,其中未孕妇女76例,正常孕妇42例、先兆流产(妊娠<12周)19例,先兆早产(妊娠<37周)7例。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患者均于出现早期症状时采集标本。
作者:吴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无牙体疾患的磨牙根折裂临床较为常见。由于病灶隐蔽,常易误诊。往往伴有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特别是由于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不易即刻找出病因而及时诊治。笔者自1987年以来,遇到72例病人,共74颗患齿,特加以报道。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2例病人共74颗牙齿,男46例,占63.89%,女26例,占36.11%。患者性别比为1.77:1。小年龄为31岁,大年龄为72岁。其中40~60岁共54例,占75%。患牙牙位及患根分布情况见表1
作者:崔迪;林锡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75%酒精会阴伤口湿敷预防感染效果观察研究,是课题组成员于1995年5月至1998年6月间选择同期住院产妇,共510例,观察组240例,对照组270例。观察组会阴伤口给予75%酒精局部湿敷,对照组给予青霉素和卡那霉素肌注或青霉索静滴,两组产妇进行疗效对照,前者疗效明显优予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偶发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183例术前诊断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经尿道切除后病理学发现前列腺癌12例,全部施行了双侧睾丸切除术。结果:12例获得随防,随防时间6个月至5年,存活6例,长时间5年。结论:对偶发前列腺癌去势术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吴鸿;杨水华;韩见知;高绍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病人为近年来门诊及住院者,经妇查及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小21岁,大43岁,37岁以下29例,临床表现为:月经增多、不孕、腹部触及包块或健康查体发现。
作者:耿威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月经初潮年龄与绝经年龄的关系,很早就有人提出,但对于枣庄市广大妇女,尚无有力的客观资料证实这一点,因此我们对近年来到我院妇保门诊查体的669例绝经妇女的初潮年龄及绝经年龄进行调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于1995年至2000年的妇女健康保健卡,采取逐一询问的方式填写,并详细询问月经初潮年龄与绝经年龄。1.2 妇女自然停经12个月以上者定为自然绝经将末次月经定为绝经期,排除病理情况下引起的闭经。
作者:孔令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 hyperplastic lymphadenopathy,HNL)亦称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病,是近20年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发热、颈部痛性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病理组织学以淋巴结内广泛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1]。本病由日本病理学家菊池于1972年首先报道,称它为伴有吞噬核碎片的灶性组织细胞增生的淋巴结炎。国外以日本报道多,国内自1980年以坏死性淋巴结炎报道后已引起临床重视[2,3]。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特殊,部分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易误诊误治[4]。
作者:许俊萍;孟庆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用米非司酮治疗6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不仅消除了患者手术后伤口的疼痛,又增加了未生育者生育的机会,减少了手术并发症。1 临床资料 60例异位妊娠患者,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岁,其中经产妇35例,未生育者25例。42例有二次以上人工流产史,10例有盆腔炎史。60例患者均有停经史或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无严重腹痛,尿HCG弱阳性或阳性,血β-HCG<1000min/ml,阴道超声检查未见胎心搏动,异位妊娠包块直径<2~3.5cm,无后穹窿积液,血液动力学稳定的病人。
作者:邱永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碘一淀粉比色法测定粉酶其结果的计算公式为:Amy=( A空—A测)/(A空)×800(IU/L)我院使用的香港产Analyzer78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无此程序进行测定,此前只能在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出吸光度后,通过计算获得。
作者:俞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997年2月至1999年2月,我们对59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用打包法加压包扎,无1例出现皮下积液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9例,年龄26~65岁,平均42岁。全组病人均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打包法加压包扎伤口,无1例出现皮下积液的并发症。
作者:靳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