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ynesys 动态固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

汪凡栋;郑佳状;陈宇;张娜;蔡奇霖

关键词:后路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 退行性病变, 手术方法,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56例分为传统腰椎融合手术组(传统组)和 Dynesys 动态非融合组(Dynesys 组),每组28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与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疗效、VAS 疼痛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 Dynesys 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传统主组( P <0.05)。Dynesys 组和传统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 VAS、ODI 评分较术前组内比较均显著下降( P <0.05);Dynesys 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 VAS、ODI 评分较传统组下降更加明显( P <0.05)。Dynesys 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组( P <0.05),Dynesys 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较传统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医疗器械评价的相关问题

    纳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医疗器械技术的进步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纳米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在纳米尺度上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的手段,纳米物质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高比表面积、可控的亲水/疏水性质、多功能性、主动/被动靶向、尺寸排阻等,在新型药物投送系统、体外诊断试剂、植入物和组织工程产品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同样化学组成的传统物质相比,纳米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人体,如吸入,根据尺寸和形状的不同,吸入的纳米物质可能沉积在呼吸道和肺组织中,并可以经由肺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并到达远端组织[1]。某些纳米物质,如纳米二氧化锰,可以通过嗅神经进入脑组织[2]。而这一方式是传统物质所无法实现的。为了实现对使用纳米技术或包含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监管,首先应做到正确识别产品生产过程是否使用了纳米技术或纳米材料。FDA 在其指导原则中[3],强调其监管产品范围中对是否应用纳米技术的考虑:(1)所含材料是否在纳米尺度(1~100 nm);(2)所含材料是否具有依赖尺寸的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性质,甚至可以超出纳米尺度范畴,上限可达1000 nm。除尺寸依赖的性质外,FDA还强调了“人造”材料,即将那些天然形成的以及无意之间偶然产生的,尺寸在纳米尺度的物质排除在外。

    作者:陈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玻璃体抽吸术在高眼压状态下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体抽吸术在高眼压状态下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治疗时机及疗效。方法对经多种降眼压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后仍不能降低眼压在40 mm Hg(1 mm Hg =0.133 kPa)以下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9例(29眼)在高眼压下先行玻璃体抽吸术,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术后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P <0.05),眼压的情况均比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明显下降,眼底、视野均无进行性损害。结论玻璃体抽吸术在高眼压状态下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快速降低眼压,重建前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赵燕;丁颖;赵丽娜;王国强;赵延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20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3、7、14 d 观察组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均明显比对照组小( P <0.05);观察组患者的髂-股静脉完全再通率7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72.0%、9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6.0%、52.0%( P <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极大提升患者的髂-股静脉完全再通率,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上玮;刘敬;王继光;王志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传染病医院实习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传染病医院实习学生的实习效果。方法传染病院实习学生4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名。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带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用循证护理的理念进行带教,比较2组的理论和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分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传染病院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增强护生自信心及学习积极性。

    作者:杨淑岭;冯爱东;王瑞敏;闫会敏;崔书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声对中药结合手法按摩治疗终止哺乳后乳腺导管扩张的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超声随访观察终止哺乳后乳腺导管的变化情况,评价中药结合手法按摩在治疗终止哺乳后乳腺导管扩张的的疗效。方法中药结合手法按摩治疗60例终止哺乳后腺导管扩张患者,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治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治疗前乳腺导管呈管状扩张,40例治疗后扩张消失,16例缩小或数量减少,有效率达93.3%。结论从超声声像图观察看,中药结合手法按摩确能改善终止哺乳后的乳腺导管扩张程度,超声声像图对评价其疗效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蕾;赵学荣;黄银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尿培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尿培养分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送检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统计分离常见病原菌的种类特点、构成比和耐药性。结果尿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11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86株(65.83%);革兰阳性菌304株(25.46%),其以肠球菌属为主,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见;真菌104株(8.71%)。在所有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多,为571株(47.82%)。另外,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32株(40.63%)和27株(32.53%)。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在9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0.34%和8.33%。结论尿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常见;常见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重视细菌培养,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朴;张立营;雷江;肖亚雄;叶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 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 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及意义。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6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 C-反应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脑梗死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 C-反应蛋白伴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成递增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 C-反应蛋白的含量与脑梗死有着密切关联,两者同时检查有利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进;时卉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评估单在康复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评估单在康复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的住院患者8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除常规护理管理外,还实行患者入院评估、自理能力评估、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管道评估及疼痛评估六大评估,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督导,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为2.38%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投诉的发生率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理评估单的应用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的病情知晓率、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和投诉例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护理安全,使用护理评估单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白素芬;梁小青;仝会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通过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寻找冠心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更好的治疗方法,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及终末期肾病的发生。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明确诊断为血糖控制良好的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60岁以上,相互之间无血缘关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 d 和依折麦布10 mg/ d。结果治疗12周后 LDL 在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 <0.01)。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P <0.05)。治疗12周时,心绞痛发作次数在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 UAER 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 P <0.01),治疗组 UAER 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肌酐、肌酸激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促进心肌缺血改善的同时减少尿微量蛋白尿,可以更有效的降低 LDL 及 TC、提高血脂高达标率,没有增加不良反应事件,体现了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杨海燕;杨圣俊;王志爽;徐素芝;赵勇军;李军伟;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软衬材料预防老年人义齿性口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性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按2%的质量百分比添加入患者上颌义齿软衬材料中为试验组,下颌义齿对照组不添加。口内戴用3个月后,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并计算抗菌率。结果试验组无病损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轻度病损患者试验组少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抗菌率为90.3%。结论在义齿软衬材料中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后抗菌性能明显提高,义齿性口炎的发生率降低,症状减轻。

    作者:赵兰花;朱丹鹏;何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整体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增加情志干预、辨证施膳、足部护理、运动康复等措施,以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治疗有效率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 TCSS 临床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足部神经筛查积分、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任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Dynesys 动态固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56例分为传统腰椎融合手术组(传统组)和 Dynesys 动态非融合组(Dynesys 组),每组28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与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疗效、VAS 疼痛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 Dynesys 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传统主组( P <0.05)。Dynesys 组和传统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 VAS、ODI 评分较术前组内比较均显著下降( P <0.05);Dynesys 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 VAS、ODI 评分较传统组下降更加明显( P <0.05)。Dynesys 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组( P <0.05),Dynesys 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较传统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汪凡栋;郑佳状;陈宇;张娜;蔡奇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原因。方法样本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住院输血的19526例患者,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19526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3例,发生率为0.32%,主要为发热和过敏反应,其中输注全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为0.66%,其次为普通冰冻血浆(0.44%),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输血反应(χ2=8.880,P <0.05),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率比一般患者高(χ2=3.949,P <0.05)。辐照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比未辐照发生的概率低(χ2=6.724,P <0.05)。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肝癌(1.09%)、肺癌(0.51%)、泌尿系统肿瘤(0.32%)、食管癌(0.30%)、妇科肿瘤(0.27%)、胃肠肿瘤(0.17%),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9,P <0.01)。结论去白和辐照血液制品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尤其是放化疗肿瘤患者,应输注辐照去白悬浮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学涛;杨从容;任晓亮;巨红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Penumbra 取栓系统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Penumbra 取栓系统在急性脑梗死中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Penumbra 取栓系统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 A1段栓塞6例、大脑中动脉 M1段栓塞1例、颈内动脉 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起病距介入治疗时间3 h 内5例,3~6 h 2例,>24 h 2例。结果7例6 h 以内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栓塞血管得到100%开通,2例发病后超过24 h 的患者临床表现得到明显好转(其中颈内动脉 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 l 例)。结论 Penumbra 取栓系统治疗6 h 以内急性脑梗死,能尽快使闭塞的血管开通,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介入治疗术式。

    作者:马志刚;李震;赵云鹤;崔彦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行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进行心脏介入术的6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0例。对照组为心脏介入术前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心脏介入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周文华;宋巧凤;钱红娟;张丽;王麟;沈丹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TNF-α、IL-6和P物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 P 物质的影响,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术后疼痛和局部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132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导前地佐辛0.1 mg/ kg;对照组静脉输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术前、术后2 h、4 h、8 h、12 h 和24 h,测定血清 TNF-α、IL-6和 P 物质浓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 h 血清TNF-α、IL-6和 P 物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4 h ~24 h 时血清 TNF-α、IL-6和 P 物质比2 h时浓度升高( P <0.05)。试验组患者4 h ~24 h 时血清 TNF-α、IL-6和 P 物质比对照组血清 TNF-α、IL-6和 P 物质明显降低( P <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创伤组织中 TNF-α、IL-6细胞因子引起炎性反应和保护组织免受损伤,同时减少疼痛物质的释放,进一步减少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丽;高艳;林涵淼;刘辉;邢珍;李福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重要的女性生殖系统性疾病,可能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垂体激素调节、卵巢组织、卵母细胞、胚胎发育、子宫容受性、胚胎着床、子宫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其与不孕之间的关系。并希望探讨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不孕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超促排卵和宫腔内人工授精、辅助生殖技术等。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其相关不孕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李海燕;邱巍峰;徐玉萍;赵丹霓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不同炎症指标对成年及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对成年及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入院的 CAP 住院患者108例,患者按年龄分为成年组(<65岁,n =48)和老年组(≥65岁,n =60)。比较普通 CAP 组及重症 CAP 组 PCT、C-RP、WBC 水平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三者对成年及老年重症 CAP 的预测价值。结果2年龄组重症 CAP 患者的 PCT、CRP 水平均高于普通 CAP 患者( P <0.05或<0.01)。PCT 在成年及老年重症 CAP 诊断中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及0.80,均大于同组CRP 及 WBC 的 AUC。应用 Delong 法进行分析,只有 PCT 与 WBC 在老年重症 CAP 诊断中的 AU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CT 对老年重症 CAP 的预测价值较高,可用于病情评估判断。

    作者:李宗莉;丁海菊;刘雪梅;张作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mMRC 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MRC)评分影响。方法肺功能中度以上阻塞性的患者20例,分为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治疗组和未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对照组按指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疗程1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 mMRC 评分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下降( P <0.05);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对照治疗前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提高,FEV1/预计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能改善慢 COPD 患者MMRC 评分,改善肺功能。

    作者:张志萍;陈正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避孕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避孕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6名产后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78名。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保健,干预组在产后保健的同时进行计划生育服务。比较2组避孕知识、依从性、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结果干预组知道常用避孕方法、避孕药种类、女性受孕必备条件、避孕药不良反应、避孕套保管注意事项、性行为中正确使用安全套方法、紧急避孕药服用次数、知道女用避孕套、人工流产的危害等避孕知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或<0.01);干预组6个月内采取各种避孕措施避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干预组12个月非意愿妊娠率、人工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计划生育服务有助于提高产后女性避孕知识及避孕依从性,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促进女性生殖健康。

    作者:赵丽莉;张瀛;李小鹏;李渤红;王海平;史娜;艾桂娟;田瑞环;霍桂霞;马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