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江立;王峰;吕延鹏;杨广;翁立满;李一鹏
目的:探讨分子分型为LuminalA型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子分型为Luminal A型的136例(保乳手术56例,改良根治术8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对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患者的预后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保乳手术组与改良根治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总量、术后引流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保乳手术组与改良根治组并发症比较,2组患侧上肢水肿及切缘皮瓣缺血坏死情况比较,中上肢水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皮瓣缺血坏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保乳手术组与改良根治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保乳手术对于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是一种理想术式,具有减小手术创伤及疤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为患者保留了乳房,降低了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尤江立;王峰;吕延鹏;杨广;翁立满;李一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GSTM1作为二相解毒酶对发生各种疾病的风险起保护作用, GSTM1空白基因型使其酶活性丧失,易导致各种肿瘤类疾病。然而,由于各种肿瘤的致病机理不同,对GSTM1基因多态性的易感性也不同。 Meta分析可以合并多项研究结果,扩大研究的样本量,得到可信的结论。本研究全面调研 PubMed、Embase 和Web of Science 三大国际数据库,全面总结出GSTM1空白基因与各种肿瘤类疾病易感性的关系。采用样本量大的结果进行总结,以期对国际发表的GSTM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肿瘤类疾病风险关系Meta分析结果有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狄岩;朱芳华;翟俊霞;刘斯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尿素酶在泪腺和眼表组织表达,尿素是组成泪膜重要组成成分。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20例干眼症患者,58例正常患者。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泪腺和眼表组织尿素酶(精氨酸酶-1,2和鲱精胺酶)表达。共收集38例眼泪、房水、血清样本。结果精氨酸酶-1,2和鲱精胺酶在所有眼组织表达,除精氨酸酶-1在角膜无表达。眼泪尿素浓度与房水和血清尿素浓度无相关性( r =0.13, P =0.58;r =0.45,P=0.05),房水尿素浓度与血清尿素浓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r =0.7, P =0.0001)。干眼症眼泪尿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0001)。结论眼泪中尿素酶能够独自生成尿素,使尿素浓度维持泪膜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丽秀;韩福胜;李月光;屈超;刘桂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治疗价值及各自优缺点。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160例子宫全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阴式子宫全切组78例,开腹子宫全切组82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对照研究。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排便,术后腹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上皮内瘤变与传统开腹子宫全切除相比较有微创、美观、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陈凤群;刘素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乳腺可疑肿块的佳诊治手段。方法对2011年因体检发现乳腺可疑肿块为恶性肿瘤而进行手术的121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共发现133个肿块,其中左侧63个,右侧70个,双侧15个。乳腺良性肿块共101个,占75.9%,其中乳腺纤维腺瘤54个,乳腺腺病30个,共占良性肿块的83.2%。乳腺癌共32个,占24.1%,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3个,粘液癌4个,两者占恶性肿瘤的84.4%。高频彩超对良性肿块的灵敏度为80.2%,对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69.0%,对乳腺肿块的准确率为77.4%。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对良性肿块符合率为100%,恶性为87.5%,准确率为97.0%。根据乳腺恶性肿块的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对其进行分型,其中Luminal A型共12例,Luminal B型共6例,两者共占乳腺恶性肿块的56.3%,Basal-like基底样型共6例,HER-过表达型共8例。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可疑乳腺肿块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以初步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但仍有一定的误差率,终手术方案的确定应依靠术中快速病理学送检结果,诊断结果以术后常规病理学为依据,配合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可以指导术后个性化康复和辅助治疗的制定。
作者:冯军波;倪丽芳;高焕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两个接种门诊接种百白破疫苗的4756例,发生AEFI的148例病例,按不同剂次发生AEFI的时间、症状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所有AEFI均为接种不良反应,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红肿、硬结和发热66.21%、46.62%和10.14%,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高于发热;其中第1剂次(基础免疫1)占10.14%,第2剂次(基础免疫2)占14.19%,第3剂次(基础免疫3)占21.62%,第4剂次(加强免疫)占77.03%,接种第4剂次后AEF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3剂次。结论百白破疫苗的安全性较好,接种剂次数越多,发生AEFI的几率越高;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操作规程,降低AEFI的发生率,同时做好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AEFI的相关宣教工作。
作者:刘玉霞;刘玉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内服自制方中药联合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为治疗组,以胆木浸膏片饭后0.5 h后口服,每次服用3片,3次/d,为对照组,4周为1疗程,4周后对面部脓疱、结节、囊肿、皮脂溢出情况等进行评价以确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痊愈率与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发生率7.89%,对照组15.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中药方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囊肿型痤疮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李伟;朱东来;李光辉;李琳;邹秀静;李强;李蕊;禹艳艳;齐颖;杨占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将品管圈管理模式运用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小儿腹腔镜品管圈,通过质控小组的活动,设定目标、对策实施、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小儿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小组活动,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使手术室工作人员满意度由89%升高至97$.9%,患者满意度由89.6%升高至96.9%;器械设备使用率由之前的70.6%提高到97.6%,手术衔接情况由之前的63.5%提高到96.3%,手术步骤68.2%提高到98.8%,使手术的各个环节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方法对小儿腔镜手术进行管理,既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也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结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个人平均技能得到了提升。
作者:张川波;张秋月;李薛颖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和常规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从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镜组),42例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膝关节功能评分( HSS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14~18个月,平均随访15.2个月,关节镜组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比常规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早,能有效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东辉;李晓明;姜金顺;卢洪昌;侯秀秀;李运美;马世强;沈润斌;韩广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与卡维地络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1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试验组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3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3、6个月时患者心功能[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R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肺活量(VC)值和峰值呼吸流速(PEF)]。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治疗3、6个月时RV、LVESD、LVEDD和LVE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治疗3、6个月时RV、LVESD、LVEDD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治疗前,治疗3、6个月FVC和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试验组2治疗3、6个月时FVC和FEV1/FVC水平低于试验组1( P <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FEV1水平高于治疗前( P <0.05)。试验组1、2治疗3、6个月FEV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试验组1治疗3、6个月FEV1、P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6个月时FEV1、PEF水平显著高于试验组2( P <0.05)。结论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在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两种药物对心功能的改善疗效确切,但比索洛尔对肺功能更具有良好的获益。
作者:田跃雷;王跃慧;魏淑莲;白莹;梁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孕12周前就诊建卡、定期孕检,并住院分娩的566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35岁,均为单胎、初产、没有心血管疾病,血压、肝、肾功能正常。观察并记录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和每例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按孕期体重增长不同分为3组:孕期体重增长较轻组、孕期体重增长适宜组和孕期体重增长较重组。将3组孕妇体重增长情况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做相关分析。结果孕期体重增长较轻组、孕期体重增长适宜组和孕期体重增长较重组,孕期平均体重增长分别为(10.36±2.56) kg、(13.50±3.25) kg、(15.35±3.50)kg孕期体重增长较轻组、孕期体重增长适宜组和孕期体重增长较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2.88±0.36)kg、(3.15±0.32)kg、(3.38±0.33)kg,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结论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会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妊娠结局。应加强孕期健康宣传教育,合理膳食,对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进行监测,以使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适宜范围,从而减少妊娠并发症,减少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罗翠娟;沈国凤;陈凤玲;孙东华;孙秀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儿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儿采用阿昔洛韦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治疗,为观察组。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儿细胞因子IL-6、IL-10、TNF-α、INF-γ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3.3%,有效率23.3%,无效率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率43.3%,有效率30.0%,无效率26.7%,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前INF-γ、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对照组治疗前INF-γ、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贾艳敏;冉涛;赵伟;许丽娟;王红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使用胺碘酮、甘露醇、脂肪乳药物后出现化学性静脉炎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加热敷组(试验组)30例,50%硫酸镁湿敷组(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治疗效果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热敷加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疗效确切,优于传统方法,且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俊;梁艳;金志迎;张全兴;司延晨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的132例单胎、妊娠足月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剖宫产术中均采用持续硬膜外的麻醉方式,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根据术后镇痛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前3组定为观察组,第1组:采用0.2%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第2组:采用0.2%甲磺酸罗哌卡因加用3μg/h的芬太尼;第3组采用0.2%甲磺酸罗哌卡因加用80μg/h的吗啡;对照组:仅在疼痛时给予盐酸哌替啶进行肌内注射。观察组使用负荷量为5 ml的0.2%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监测并记录术后第2、6、24及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 VAS)分数,并观察四组新生儿术后1 min和5 min的A-gar评分及术后24 h内新生儿的神经和适应能力( NACS)分数。结果观察组中第1组的术后第24 h和48 h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3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且术后的第2 h和6 h的VAS 分数明显高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四组新生儿术后1 min和5 min的A-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新生儿的NACS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或吗啡用于持续硬膜外镇痛对剖宮产产妇术后镇痛均有效,且对新生儿的神经和适应能力无不良影响。
作者:程静;李娜;乐呈进;陈林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1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结核疾病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显效率、有效率及痰菌转阴率。结果采用生脉注射液的观察组,疗效相关指标数值全部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常规性结核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肺结核疾病,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病变快速吸收,治疗效果确切,是适合于临床应用和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刘广德;于明月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考查音乐疗法对再次剖宫产患者焦虑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0例二次实施剖宫产手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入手术间后播放自选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2组观察术中牵拉腹膜时和探查腹腔时血压、心率变化。术前1d、术日麻醉后均进行状态焦虑问卷(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STAI)。结果2组术前1d状态焦虑问卷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C.05),术日问卷分值下降,对照组分值增长,血压脉搏观察组较平稳,对照组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音乐疗法对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焦虑程度和提高患者对手术不适的耐受程度有较好效果。
作者:李东丽;许萍;容维;袁静;毛慧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大气质量的下降,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高,成为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关注的焦点。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占大多数,而因其无明显的早期症状,一旦临床中确诊时, NSCLC中大多数都已经是中晚期,从而错失手术治疗的佳时机。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在中晚期NSCLC治疗中占据主要地位,虽能改善近期疗效,但远期生存率结果不尽如人意。随着对肺癌的治疗方法不断提高与发展,其中受到关注的是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分子的靶向治疗,疗效为明显[1]。本文旨在介绍EGFR基因的基本结构及其表达意义、检测方法、转移灶中的突变状态、EGFR抑制剂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意义。
作者:段国辰;郭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加强人为管理的微信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微信教学。对照组通过微信发送各种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出科考核;试验组通过微信发送实习内容后进行人为干预和督导,实习结束进行出科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成绩、综合技能成绩比对照组高( P <0.01);试验组护生对微信教学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结论加强人为管理的微信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提高了护生出科时对微信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李颖;高凤丹;金霞;迟凤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情况,为加强和完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类、分层随机抽查的方式,使用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抽查的10105所学校中,市政供水占24 X.1%,开水供应占50.4%;在5260所自建式集中供水学校中,供水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38.4%,供水消毒率为45.0%,水源周围环境存在污染源率为2.3%,取水和供水设施防护合格率为64.2%;蓄水设施清洗消毒率为95.8%,所有水源均采用地下水;在810所二次供水学校中,蓄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率为74.8%;供水设备周围无污染率为85.9%。结论河北省学校生活饮用水存在一定问题和污染隐患,尤其是农村学校。建议探索有效监管手段,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
作者:李春玲;王燕;钟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例临床诊断为CAP的患儿,其中100例为细菌感染组,100例为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100名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儿童血清ADA水平。结果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ADA水平(26 m.8±10.3)U/L,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ADA(16.1±5.3)U/L,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ADA(15.9±5.1)U/L,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ADA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细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腺苷脱氨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患儿血清腺苷脱氨酶有助于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作者:徐福胜;张建伟;高洪芬;马显亮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