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用净水机对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去除效果评价

郭瑛;梁海霞;杨维英;周静;沈彦;陈梦

关键词:净水机,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饮用水, 水处理方法, 水安全问题, 饮水, 心血管病, 消化疾病, 水质污染, 水质不良, 安全关系, 糖尿病, 皮肤病, 老百姓, 结石病, 传染病, 元素, 水源, 市场
摘要:水是老百姓生活里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饮水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健康。由于饮用水质不良导致的消化疾病、传染病、各种皮肤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结石病等多达50多种。近年来,水源水质污染愈来愈严重,而传统的自来水处理方法,已不能保证提供品质优良的饮用水,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上,家用净水机市场也因此再次升温。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稳定酱油加热灭菌效果因素研究

    酱油中的细菌、致病菌是加热灭菌的重点,经过加热可对其杀灭并破坏其产生的酶,避免微生物分解酱油中的营养物资降低酱油质量。阐明了灭菌时间、灭菌温度、盐分及设备选择对灭菌效果的影响,论述了灭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莫坚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目前,水产品监测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农业部渔业局在国家层面开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抽检等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而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可保障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并能加强监测结果分析、利用,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作者:李明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肉类产品会更丰富,价格未必走下坡路

    中澳正式签署自贸协定业内人士热议对中国市场影响6月1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堪培拉正式签署《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按照协定,进口牛肉12%关税将在9年内逐步取消,活牛5%的关税将在4年内逐步取消,羊肉12%-23%的关税将在8年内逐步取消。

    作者:中国食品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分析

    肠杆菌作为一种寄居菌,是人和各类动物肠道中的一种正常的菌群,在人体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特征是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大肠杆菌可以将维生素B和K合成,其在正常的栖居条件下是不会致病的。只有进入了胆囊、膀胱等处才可能造成炎症。如果在食品和饮用水中检测出了大肠杆菌,则表示这食品或饮用水有直接或间接的近期粪便污染。

    作者:毛祥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食品与水质安全多参数速测仪透射比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校准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20~80)%,无强电磁场干扰,无震动,无对流风,洁净无灰尘。校准用标准物质:透射比标准滤光片或透射比标准溶液。

    作者:黎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柑橘皮中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我国拥有丰富的适宜柑橘生长的气候资源,在浙江、福建、湖南等南方一带柑橘的种植十分广泛,我国柑橘的种植面积和柑橘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每年柑橘总产量占据世界的十分之一以上。柑橘皮是柑橘榨汁或鲜用的副产物,生产过程中约会产生三分之一重量的橘皮残渣,这些残渣中含有丰富的黄酮。黄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研究发现黄酮类物质具有软化血管、抗肿瘤等多种药用价值以及抗氧化、防衰老等保健功能,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作者:徐红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国内钾盐提钾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简要介绍了国内钾盐资源现状,介绍了国内利用不溶性钾盐和可溶性钾盐提钾的工艺和研究现状,后阐述了钾盐提钾在工业生产中需面对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作者:李敬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黄精多糖的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对黄精多糖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小鼠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产生NO的实验对黄精多糖PP48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浓度分别为800μg/mL和1500μg/mL时,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产生NO的影响大。

    作者:刘钰;田旭东;刘青山;范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我国番茄制品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番茄制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番茄制品加工原料种植基地建设落后目前我国番茄制品加工企业的主要的种植生产模式是“公司+农户”模式,它和美国加州的组织化程度差距非常明显。由于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协议约束力差,在种子、技术等方面难以实现标准化,同时种植的集约化程度低,机械化作业无法大规模推广。而在美国加州地区实现了全面机械化作业,而且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也较高、公司与农户的联系十分密切。

    作者:张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食品的检验分析与监测研究

    在我国,依照国家现有法律规范的相关政策规定,对食品安全的检测主要体现在对食品的质量、卫生条件的评估,具体体现在对食品质量的安全检测、生产基地检测、市场监管和食品贸易监管等方面,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还要依据科学的监督技术手段进行支持。在我国的食品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完善食品监测体系,构建更加健全和规范的食品检测体系,更好的发挥食品检测体系在食品安全发展中的监督作用,建立更好的食品发展平台,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柱后衍生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甘草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柱后衍生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甘草中18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盐酸溶液水解样品,分别用不同pH值缓冲溶液进行梯度洗脱,以磺酸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4.6mm×150mm)对待测组分进行分离,通过柱后衍生化进行检测分析。柱流速为0.45mL/min,衍生化试剂流速为0.25mL/min,检测波长为440nm(脯氨酸)和570nm(其他氨基酸);进样量50μL。结果18种氨基酸在45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1.54);各组分平均回收率为82.2%~95.0%;在20nmol/mL~400 nmol/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893);检出限≤0.04 mg/L。结论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且可靠,用于甘草药材中18种水解氨基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杨光勇;葛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柑橘中维生素C的测定

    柑橘是玉溪市产量为丰富的水果之一,作者近期一直在研究关于柑橘中营养物质的提取与测定,本文在应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柑橘中维生素C时,分别对提取剂的种类与浓度、脱色剂的种类与用量、放置时间的长短、终点的确定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测定柑橘中维生素C的佳条件。

    作者:王丽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食品检验标准合理应用的探析

    众所周知,食品质量安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到直接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由于我们检测技术还没有相当的成熟和一些人为因素,在食品检验过程中检验结果不能做到大的有效性,在加之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所以如何提高食品检验标准,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的精确度以及检验的速度是我们检测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只有把握好这些问题,才能为构建新型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食品检测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的造福于人类,加快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贡献。

    作者:王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013年无锡市南长区餐饮业熟肉制品及食(饮)具卫生状况研究

    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研究方法对无锡市南长区餐饮业的熟肉制品和食(饮)具按规定的采样频次、比例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作者:陈曦;李新莉;任建青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家用净水机对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去除效果评价

    水是老百姓生活里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饮水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健康。由于饮用水质不良导致的消化疾病、传染病、各种皮肤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结石病等多达50多种。近年来,水源水质污染愈来愈严重,而传统的自来水处理方法,已不能保证提供品质优良的饮用水,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上,家用净水机市场也因此再次升温。

    作者:郭瑛;梁海霞;杨维英;周静;沈彦;陈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网售神户牛肉大多不是正规进口进口水果同样也有假

    号称来自日本的神户牛肉,贴着英文标签的国外“洋水果”,号称“进口奶粉”的高价货,这些都可能不一定是真的。昨天,江苏省暨南京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对于市民关心的高端大气“洋气范儿”食品,专家现场进行指导辨别真伪,走出选购误区。

    作者:江南时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依据GB/T 23372-2009测定海产品中砷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分析过程的相应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计算各个参数不确定度,对分析全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配置标准溶液及样品前处理过程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作者:张义丞;陈双;刘莹;张艾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双重 TaqMan 实时荧光PCR 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的建立

    以建立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双重TaqMan PCR方法为例,阐述TaqMan PCR方法建立的系统步骤和关键要素为目的,采用根据沙门氏菌FimY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iap基因序列利用ABI primer express 3.0软件设计了物种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采用标准曲线优化法对双重反应体系中引物和探针、Mg2+、dNTP浓度和Taq酶用量以及热循环条件等关键要素进行了优化,借助单双重PCR比较试验、多重PCR高低丰度模板抑制试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进而得出了这样的结果:我们建立了涵盖设计要素、质控设置、体系优化、评价指标、验证试验共5个关键环节的双重TaqMan 实时荧光PCR方法建立模式。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沙门氏菌100CFU/ml,单增750CFU/ml;特异性强,对8种阳性菌株和37种近缘及远缘关系的阴性菌株成功鉴别的方法。本研究可借鉴应用于所有以核酸为检测对象的TaqMan PCR方法的建立模式。

    作者:窦丽芳;李梦迪;曾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塑料大棚应用和管理技术

    建设塑料大棚的准则选取合适的形式。当前,塑料大棚根据材料或者构造可以分为许多形式,建设塑料大棚需要按照使用的需求,坚持经济、实用的准则选取建设形式,用科学的造价,尽可能多地减少投入费用。

    作者:刘秀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是多种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四种亚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其中B1毒性强。黄曲霉毒素存在于谷物、坚果、棉花籽及其他食品或饲料中,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的机率高,它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对于乳品行业,当奶牛被饲养被污染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后,黄曲霉毒素B1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进而污染牛奶。黄曲霉毒素M1结构稳定,在牛奶加工过程中甚至是巴氏消毒都无法将其去除,直至后被人体摄入。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限制食品或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作者:李中杰;郭爱萍;韩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