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玉恒
目的 研究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0例给予替米沙坦治疗,乙组30例用替米沙坦+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尿蛋白量、C反应蛋白、尿蛋白排泄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血肌酐高于甲组,其余各项指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总改善率(86.7%)高于甲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延缓肾损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荣光;卓华钦;叶庆邦;宁海欢;蔡茵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高剂量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基本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及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组有效率(97.5%)高于低剂量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C-反应蛋白浓度为(8.24±1.31)mg/L,低剂量组为(10.62±1.2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满意率(90%)高于低剂量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功血患者164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术后闭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有效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闭经率为64.6%,术后3个月闭经率为73.7%,术后6个月闭经率为79.3%;术后6个月时贫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血安全有效.
作者:林婉;江少如;叶淑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发性流产、存在血栓前状态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活产率(93.75%)高于对照组(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8.75%)低于对照组(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和性激素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梅德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碘克沙醇与碘普罗胺在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照组造影剂选用碘普罗胺,观察组造影剂选用碘克沙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升高且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23.81%(10/42)]高于观察组[4.76%(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造影剂选用碘克沙醇安全性更高,对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影响较小,可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温宝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2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干预组50例,对照组72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及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包括用药提醒、用药知识宣讲、心理干预等.对照组仅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随访三个月,比较两组各临床指标及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3个月,干预组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为35.6%(18/50),对照组为83.3%(60/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前后,对照组血压、血脂、血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血脂及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用药提醒、用药知识了解程度、心理因素是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可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马艳;李结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PC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观察组行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憩室改善情况、经期恢复、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经期恢复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治疗前后憩室宽度、深度测定值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憩室宽度、深度测定值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与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手术均可作为治疗PCSD的有效疗法.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少,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谷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脏损害将其分为A组(心脏损害)36例与B组(无心脏损害)57例.完善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其心率变异性的各个参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病程长于B组(P<0.05).A组患者24 h正常窦性心律R-R均值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内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律次数百分比(PNN50)、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高频功率(HF)值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低频功率(LF)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相互干扰、相互促成,临床检测心率变异性指标可判断交感-迷走神经功能,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作者:张小玲;邱志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双极射频消融术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双极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62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行瓣膜手术但未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113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患者心律转复及维持、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比例为90.32%(56/62),对照组为77.08%(8/113),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00).实验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引流液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室舒末内径均较术前减小(P<0.05);实验组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室舒末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且左室射血分数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瓣膜手术的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手术,能有效转复患者心房颤动心律为窦性心律,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浮志坤;张向立;杨慧娟;朱勇锋;赵巧艳;李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1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87.2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更易愈合.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硬质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气管异物患者60例,依照入院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躁动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时,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良好,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欣;彭粤;桑轶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注射小剂量甲氧明预防剖宫产手术麻醉期间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产妇均于第3~4腰椎(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简称腰麻);观察组在腰麻完成后立即注入甲氧明注射液2 mg,对照组完成腰麻药注入后待产妇血压下降幅度>15%时注入甲氧明注射液2 mg.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腰麻后5 min(T 1)、腰麻后10 min(T 2)、腰麻后15 min(T 3)时间点的SBP、DBP值均低于腰麻前(T 0),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腰麻后5 min到手术结束(T 1~4)时间段内的HR值均低于T 0时间点的HR值,且对照组T 1~4时间段HR值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27.27%)高于观察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静脉预注甲氧明可有效减少低血压情况的发生,利于维持剖宫产术中的循环稳定性,产妇的生命指标变化幅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轻、中度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3以及TNF-α 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UC患者应用益生菌与美沙拉秦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延缓病症发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张捷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2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泮组与咪达唑仑组,每组14例.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咪达唑仑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地西泮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控制时间为(140.65±20.64)s,短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地西泮组(21.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庄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然分娩的46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3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接生术分娩,实验组予以无保护会阴接生术分娩.统计两组产妇在分娩中会阴侧切发生率,观察两组会阴撕裂程度及水肿程度.结果 对照组会阴侧切率(65.81%)高于实验组(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会阴水肿发生率(19.65%)低于实验组(28.63%)(P<0.05);对照组会阴Ⅱ度撕裂发生率(62.82%)高于实验组(5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会阴Ⅲ度撕裂.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术可有效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降低会阴Ⅱ度撕裂程度,不会加重会阴水肿,有助于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杨爱主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结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推广意义.方法 将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延续早期微量喂养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两组均治疗2周,2周后比较NEC发生率、出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NEC发生率(12.5%)高于观察组(2.5%)(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可减少新生儿NEC发生,效果值得肯定;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益生菌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NEC发生率,改善肠道内正常菌群,具有良好的预防意义.
作者:张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35例.A组患者在出血6 h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出血后6~24 h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A组手术优良率(88.57%)高于B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6个月ADL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在6 h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效果较好,可减少脑组织持续损伤,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斌;李少鹏;柴辉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5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5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普通型前置胎盘产妇56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孕产妇的孕周、胎位及阴道流血量等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予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比较两组产妇胎盘、手术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胎盘植入、子宫切除、胎盘粘连和保守性手术比例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与产妇产后出血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可给予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欣母沛止血,药物止血无效时,可采取保守性止血手术治疗.
作者:吴婉华;黄素然;萧丽娟;曾带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化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一周期的大剂量化疗结束后第5天复查肝功能,对照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63.33%,19/30)高于观察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肝功能损伤患者均未出现肉眼黄疸.化疗结束后5 d复查肝功能,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2.16±100.26)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7.23±85.19)U/L,观察组ALT(63.36±62.20)U/L、AST(43.33±38.37)U/L,两组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化疗药物性肝损伤,能有效改善患者ALT和AST水平,肝功能损伤程度轻、恢复快,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定向软通道穿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T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ADL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颅内感染率、肺部感染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T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患者耐受性高、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贺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