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2013年郑州市858772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金新莉;王艺芳;方建华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感染性标志物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感染指标的筛查情况,为制定预防传染病输血传播、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群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 HBsAg、抗-HCV、抗-TP、抗-HIV 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年共采集无偿献血标本858772份,HBsAg、抗-HCV、抗-TP、抗-HIV 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0.41%、0.42%、0.31%、0.16%。4项指标阳性率的不同年份间比较和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sAg、抗-HCV 和抗-TP 阳性率不同月份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HCV、抗-TP 和抗-HIV 阳性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HIV 确诊阳性检出率为0.10‰。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是在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情况下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与七氟醚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与七氟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行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定向力以及睁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不仅镇痛、镇静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睁眼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郭满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大良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作为眼肌瘫痪组,同期选择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和正常组,测定三组受试对象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TC、TG、HDL、LDL)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 水平眼肌瘫痪组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正常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HDL 水平正常组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眼肌瘫痪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血黏度眼肌瘫痪组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正常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较正常水平有较大差异,血糖代谢异常是造成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的重要因素。

    作者:许浩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

    目的:比较卵巢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卵巢囊肿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康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7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减轻或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吕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脊柱畸形围术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脊柱畸形的围术期并发症。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的146例脊柱畸形患者,其中至少出现一种并发症者30例,分析其并发症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6~30个月随访,并发症为:椎弓根螺钉置入椎管、截骨端合拢压迫或牵拉神经、截骨处残留骨块压迫神经、急性脊髓损伤、感染、断钉及脱帽、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交界性后突、切口延迟愈合、螺钉切割、局部呼吸异常、皮下血肿、硬脊膜损伤。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脊柱畸形具有明显效果,但往往伴有神经损伤、出血、硬膜损伤、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韦涵渝;彭小忠;武振国;杨智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β2微球蛋白与Grace 评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β2微球蛋白等指标与 Grace 评分的关系。方法入选45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 Grace 评分,检测血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尿酸、胱抑素 C、脂蛋白α值。结果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剔除了 C-反应蛋白、尿酸、胱抑素 C、脂蛋白α,建立的方程为:Grace 评分=98.486+8.829(β2微球蛋白),Grace 评分与β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结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β2微球蛋白越高,其 Grace评分亦越高,联合应用 Grace 评分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在对疾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评估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术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密市妇幼保健院89例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 A、B 组,A 组46例,B组43例,A 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B 组采取经腹子宫肌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随访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 B 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6±0.58)d、(3.64±1.25)d、(51.36±3.14)ml,较 B 组(2.97±1.05)d、(4.95±1.33)d、(97.58±7.64)ml 显著较低(P <0.05);A 组术后妊娠率、术后流产率、术后自然流产及复发率与 B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1例术后尿频,B 组1例切口感染,2例腹痛,1例尿频,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30,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一定疗效,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较长,但出血及术后康复优于开腹手术,两种手术妊娠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双双;黄伟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经头颅 CT 证实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干预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4,P <0.05)。治疗后干预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及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松泉;蔡加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种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达英-35、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三种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达英-35、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物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愈率。结果二甲双胍组的排卵率为23.3%,妊娠率为6.7%;达英-35组的排卵率为43.3%,妊娠率为13.3%;克罗米芬组的排卵率为60%,妊娠率为33.3%。结论克罗米芬能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排卵,提高患者妊娠率,达英-35疗效次之,而二甲双胍的疗效差。

    作者:白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病因。结果老年胸腔积液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气促(75例)、咳嗽(69例)、胸痛(60例)、发热(39例)以及贫血(12例)等临床症状,而引起胸腔积液的病因依次是恶性肿瘤(45例)、结核性(27例)、心功能不全(21例)、肺炎旁胸腔积液(18例)、其他疾病(9例)。结论胸腔积液是老年人患者在临床中常见的不良症状,在诊断时应及时尽早诊断积液病因,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刘继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48侧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临床疗效,记录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变化,比较 X 线片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结果术后优良率达89.6%。术后患者的关节屈曲度、外展度、内收度、外旋度和内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1),术后患者的 CE 角、颈干角/柄干角改善较术前明显(P <0.01),距理想旋转中心水平距离和理想旋转中心垂直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 <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临床效果明显,方法得当,值得推广。

    作者:杨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腹痛确诊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腹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西安市北方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痛患儿70例,对其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疾病类型,评估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综合分析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嵌顿疝及原发性肠套叠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93.3%、100.0%及75.0%,总诊断准确率为97.1%,且各种疾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突出。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腹痛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作为小儿腹痛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漫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梧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 组20例,采取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B 组10例,采取内镜下硬化治疗;C 组10例,采取内镜下套扎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A 组静脉曲张消失率略高于 B、C 组,再出血率略低于 B、C 组,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A 组(P <0.05),C 组复发率明显高于 A 组(P <0.05)。结论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近远期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先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 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 CT 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 CT 组和 MRI 组。CT 组:采用 CT扫描仪进行检测;MRI 组:采用 MRI 技术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情况。结果 CT 组阳性检出率为57.50%,MRI 组为80.00%,MRI 组检出率明显高于 CT 对照组(P <0.05)。CT 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6例、1例、0例,MRI 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1例、10例、6例、5例,在Ⅰ期、Ⅱ期例数上未见明显差异,而在Ⅲ期、Ⅳ期,MRI 组明显高于 CT 组(P <0.05)。结论磁共振技术检测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更高,分级更准确,可作为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占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鄢陵县中心医院就诊的8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采取静脉溶栓治疗,以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于6 h 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32例于6~12 h 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评估两组再通成功率,同时探讨 T 波倒置和再通成功率两者相关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再通成功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9,P <0.05)。②采取静脉治疗后,发生 T 波倒置与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18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20.93%);死亡2例(2.33%),血尿2例(2.33%),反复性心律失常4例(4.65%);除死亡者外,其他不良反应经相应药物处理后病情均获得缓解。结论6 h 内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是佳治疗时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采用左旋甲状腺组抑制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缩小24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甲状腺结节体积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结节体积和 TSH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水平(均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体积和 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例患者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分别为心悸2例,胸闷2例,震颤1例,无凝血功能异常和 Graves 病例。结论短期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阻止组织结节发展,且安全性好。

    作者:洪文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药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与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药组患者则单独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排卵与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药组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LDL)、睾酮(T)水平均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个月,单药组排卵14例(46.67%),妊娠2例(6.67%);两药组排卵17例(56.67%),妊娠4例(13.33%);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常俊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恩平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 HFMD 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热、疱疹、呕吐、惊颤、神经系统受累等主要体征与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1.89%)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呕吐消除时间、惊颤控制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 HFMD 合并病毒性脑炎能迅速改善症状,加快恢复,改善预后,对降低危重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作者:吴伟波;冯茂霭;冯奕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陈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OMI 患者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肌存活分析。观察并比较受检者 PRS 及 PCS 指数,以及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应用于 OMI 患者临床诊断其判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根据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肌存活分析结果,将观察组中107个存活心肌节段数设为存活心肌组,将102个坏死心肌节段数设为坏死心肌组。结果显示对照组 PRS 及 PCS 指数均高于坏死心肌组(P <0.05);存活心肌组 PRS 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 PCS 指标同后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OMI 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作为 OMI 存活心肌的一种评价手段而加以推广。

    作者:于德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