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裴艳兵

关键词: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再通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鄢陵县中心医院就诊的8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采取静脉溶栓治疗,以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于6 h 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32例于6~12 h 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评估两组再通成功率,同时探讨 T 波倒置和再通成功率两者相关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再通成功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9,P <0.05)。②采取静脉治疗后,发生 T 波倒置与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18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20.93%);死亡2例(2.33%),血尿2例(2.33%),反复性心律失常4例(4.65%);除死亡者外,其他不良反应经相应药物处理后病情均获得缓解。结论6 h 内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是佳治疗时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采用左旋甲状腺组抑制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缩小24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甲状腺结节体积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结节体积和 TSH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水平(均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体积和 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例患者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分别为心悸2例,胸闷2例,震颤1例,无凝血功能异常和 Graves 病例。结论短期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阻止组织结节发展,且安全性好。

    作者:洪文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型腹腔镜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及优缺点评价

    目的:根据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探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医疗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对40例小儿疝气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研究手段,分别对其应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传统外科手术手段治疗疾病,探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医疗效果及其优缺点。结果实验组应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缩短了患儿手术及住院时间,并无一例阴囊血肿或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无感染,且患儿愈后无一例复发。结论与传统治疗小儿疝气手段相比,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不仅能有效治疗小儿疝气,而且具有微创、手术过程中患儿疼痛度低、切口小且不需缝合等优点,因此患儿一般恢复较快,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术后一般无瘢痕。此外,微创手术还具有简捷、术后不易复发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医患的欢迎。

    作者:向景平;祝旭;武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09-2013年郑州市858772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郑州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感染指标的筛查情况,为制定预防传染病输血传播、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群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 HBsAg、抗-HCV、抗-TP、抗-HIV 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年共采集无偿献血标本858772份,HBsAg、抗-HCV、抗-TP、抗-HIV 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0.41%、0.42%、0.31%、0.16%。4项指标阳性率的不同年份间比较和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sAg、抗-HCV 和抗-TP 阳性率不同月份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HCV、抗-TP 和抗-HIV 阳性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HIV 确诊阳性检出率为0.10‰。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是在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情况下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金新莉;王艺芳;方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结论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联用能有效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生活能力,安全性好,实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马双喜;郑智慧;乔丰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 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 CT 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 CT 组和 MRI 组。CT 组:采用 CT扫描仪进行检测;MRI 组:采用 MRI 技术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情况。结果 CT 组阳性检出率为57.50%,MRI 组为80.00%,MRI 组检出率明显高于 CT 对照组(P <0.05)。CT 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6例、1例、0例,MRI 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1例、10例、6例、5例,在Ⅰ期、Ⅱ期例数上未见明显差异,而在Ⅲ期、Ⅳ期,MRI 组明显高于 CT 组(P <0.05)。结论磁共振技术检测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更高,分级更准确,可作为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占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种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达英-35、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三种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达英-35、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物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愈率。结果二甲双胍组的排卵率为23.3%,妊娠率为6.7%;达英-35组的排卵率为43.3%,妊娠率为13.3%;克罗米芬组的排卵率为60%,妊娠率为33.3%。结论克罗米芬能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排卵,提高患者妊娠率,达英-35疗效次之,而二甲双胍的疗效差。

    作者:白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妈富隆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妈富隆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 FSH)、黄体生成素(lLH)、雌激素(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7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妈富隆组44例与米非司酮组4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FSH、LH、E2水平。结果妈富隆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米非司酮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妈富隆组患者血清 FSH、LH、E2水平低于治疗前及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妈富隆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显著改善血清 FSH、LH、E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晖;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特征,评价微生物检验效用,总结检验经验。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共开展食物中毒检测明确为细菌性食物中毒105起,对85起事件中的食品,所有患者粪便、肛拭子和(或)呕吐物,28起事件中的厨师、销售者进行手拭子进行检查,对44处食品操作间采集涂抹样检查,检测方法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 GB4789系列》,有关于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数、沙门氏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与酵母菌等细菌检查方法,霍乱弧菌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方法检测。结果致泻性大肠细菌占9.52%、副溶血性孤菌占31.43%、沙门菌4.7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85%、变形杆菌占3.85%、志贺菌占3.85%、蜡样芽孢杆菌占2.86%、不明原因占40.00%;食物中毒第3季度38起、第2季度32起、第1季度20起、第4季度15起;副溶血性孤菌检出率高(14.25%),其次为变形杆菌(3.56%),再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非01群霍乱弧菌,后为蜡样芽孢杆菌(0.32%);粪便检出率高(65.00%),其次为肛拭子(38.73%),再次为呕吐物、手拭子、食品,后为厨具(1.05%);副溶血性孤菌 O3:K6血清型占65.45%(144/220)株,相同1起中毒事件,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厨具、食品、手拭子中病原菌存在不一致情况;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增中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细菌60.78%(31/51例),沙门菌中肠炎沙门菌46.94%(23/4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其中 A 型8株、2株 A-C 型、1株 A-D 型。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有助于明确菌属、菌种与血清类型,为治疗提供依据,还可寻找污染源,控制病因。

    作者:杨书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鼻部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93.02%,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并发症发生率为4.65%,鼻部功能恢复时间(8.13±1.95)d;对照组痊愈率为79.07%,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鼻部功能恢复时间(45.76±5.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治愈率高,且鼻部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少。

    作者:詹锡亨;莫桂林;赵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偃师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49.3±10.9)min;出血量为(240.2±40.6)ml,均未输血,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5.2±3.2)d。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 VAMT 治疗自发性气胸有较好的疗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该术式可结合传统开胸手术来进行手术操作,避免大出血和损伤胸腔器官和组织,减少医疗费用,对部分基层医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为适宜。

    作者:许江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的临床比较

    目的:研究并探讨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大冶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方式比较,研究组并发症为20.0%,对照组并发症为5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且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柏鑫;肖克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坠积性肺炎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温(T)、呼吸(RR)、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在坠积性肺炎的治疗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西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北流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2例 AC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剂量20 mg/ d,观察组剂量为40 mg/ d,1次/ d,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 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情况,记录随访6个月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 TC、LDL-C 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观察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应用40 mg/ d 阿托伐他汀治疗,降脂及抑制炎症因子效果更明显,有助于减少心脏血管事件发生,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罗仕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rhBNP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对患者基础体征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对患者基础体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舞钢职工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 rhBNP。统计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等体征指标,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SaO2等基础体征指标[(88.64±9.13)次/ min、(98.56±6.23)%]及 LESV、LVEDV、LVEF 等心功能指标[(103.15±52.38)ml、(58.37±43.62)ml、(52.37±9.58)%]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BNP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有利于促进患者基础体征尽快恢复,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14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阿奇霉素组70例与西林克拉组70例,西林克拉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阿奇霉素组有效率(84.3%)低于西林克拉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西林克拉组退热、脓点消退、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少于阿奇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中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症状改善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陈永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并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的80例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比其他手术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可行性探讨

    目的:总结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差异分为保留膀胱手术组38例、膀胱切除根治手术组40例(根治组),以 Kaplan-Meier 方法计算两组患者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结果保留组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37%、92.11%、73.68%、47.37%,其保留膀胱生存期为(47.52±2.8)个月。放化疗期间17例因血液毒性导致白细胞不足30×109/ L,5例出现膀胱炎,但膀胱功能良好。随访期内复发18例(47.37%)。根治组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50%、95.00%、72.50%、47.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00%。随访期间8例远处转移,7例盆腔复发。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生存率相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以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临床疗效,两种术式的生存率相近,保留膀胱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胡卫东;赵传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病因。结果老年胸腔积液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气促(75例)、咳嗽(69例)、胸痛(60例)、发热(39例)以及贫血(12例)等临床症状,而引起胸腔积液的病因依次是恶性肿瘤(45例)、结核性(27例)、心功能不全(21例)、肺炎旁胸腔积液(18例)、其他疾病(9例)。结论胸腔积液是老年人患者在临床中常见的不良症状,在诊断时应及时尽早诊断积液病因,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刘继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7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减轻或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吕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