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晖;赵松伟
目的:探讨并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的80例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比其他手术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特征,评价微生物检验效用,总结检验经验。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共开展食物中毒检测明确为细菌性食物中毒105起,对85起事件中的食品,所有患者粪便、肛拭子和(或)呕吐物,28起事件中的厨师、销售者进行手拭子进行检查,对44处食品操作间采集涂抹样检查,检测方法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 GB4789系列》,有关于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数、沙门氏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与酵母菌等细菌检查方法,霍乱弧菌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方法检测。结果致泻性大肠细菌占9.52%、副溶血性孤菌占31.43%、沙门菌4.7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85%、变形杆菌占3.85%、志贺菌占3.85%、蜡样芽孢杆菌占2.86%、不明原因占40.00%;食物中毒第3季度38起、第2季度32起、第1季度20起、第4季度15起;副溶血性孤菌检出率高(14.25%),其次为变形杆菌(3.56%),再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非01群霍乱弧菌,后为蜡样芽孢杆菌(0.32%);粪便检出率高(65.00%),其次为肛拭子(38.73%),再次为呕吐物、手拭子、食品,后为厨具(1.05%);副溶血性孤菌 O3:K6血清型占65.45%(144/220)株,相同1起中毒事件,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厨具、食品、手拭子中病原菌存在不一致情况;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增中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细菌60.78%(31/51例),沙门菌中肠炎沙门菌46.94%(23/4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其中 A 型8株、2株 A-C 型、1株 A-D 型。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有助于明确菌属、菌种与血清类型,为治疗提供依据,还可寻找污染源,控制病因。
作者:杨书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和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701,P =0.403)。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其提高临床疗效,加快食管炎愈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付朝华;王雅平;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活动牵引配合手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结果及机制。方法对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活动牵引配合手法进行治疗,与单纯牵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丁原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两种腹腔镜辅助术式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腹股沟疝患者104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2例,全腹膜外组采用全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腹膜前组采用腹膜前腹腔镜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全腹膜外组的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腹膜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及经腹膜前腹腔镜修补术均能有效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雄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对患者基础体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舞钢职工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 rhBNP。统计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等体征指标,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SaO2等基础体征指标[(88.64±9.13)次/ min、(98.56±6.23)%]及 LESV、LVEDV、LVEF 等心功能指标[(103.15±52.38)ml、(58.37±43.62)ml、(52.37±9.58)%]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BNP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有利于促进患者基础体征尽快恢复,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根据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探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医疗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对40例小儿疝气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研究手段,分别对其应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传统外科手术手段治疗疾病,探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医疗效果及其优缺点。结果实验组应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缩短了患儿手术及住院时间,并无一例阴囊血肿或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无感染,且患儿愈后无一例复发。结论与传统治疗小儿疝气手段相比,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不仅能有效治疗小儿疝气,而且具有微创、手术过程中患儿疼痛度低、切口小且不需缝合等优点,因此患儿一般恢复较快,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术后一般无瘢痕。此外,微创手术还具有简捷、术后不易复发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医患的欢迎。
作者:向景平;祝旭;武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许昌市中医院收治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孔组与多孔组,每组54例,分别以单孔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低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孔组放置引流管率为11.11%,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高于单孔组的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孔组住院并发症:疼痛5例、切口感染1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多无需置管,手术时间更短。
作者:赵俊立;马伟琳;宋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股骨颈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状况;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独立行走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时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操作简便,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患者预后较好,且能明显增加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北流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2例 AC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剂量20 mg/ d,观察组剂量为40 mg/ d,1次/ d,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 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情况,记录随访6个月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 TC、LDL-C 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观察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应用40 mg/ d 阿托伐他汀治疗,降脂及抑制炎症因子效果更明显,有助于减少心脏血管事件发生,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罗仕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差异分为保留膀胱手术组38例、膀胱切除根治手术组40例(根治组),以 Kaplan-Meier 方法计算两组患者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结果保留组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37%、92.11%、73.68%、47.37%,其保留膀胱生存期为(47.52±2.8)个月。放化疗期间17例因血液毒性导致白细胞不足30×109/ L,5例出现膀胱炎,但膀胱功能良好。随访期内复发18例(47.37%)。根治组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50%、95.00%、72.50%、47.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00%。随访期间8例远处转移,7例盆腔复发。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生存率相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以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临床疗效,两种术式的生存率相近,保留膀胱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胡卫东;赵传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应用高频超声在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提升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精准性的检测手段。方法随机选择在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B 超室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检查的70例乳腺癌疑似病例,筛选出40例确诊乳腺癌患者,其中致密型乳腺癌20例。给予所有患者钼靶片(A 组)诊断以及高频超声检查(B 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案的检出率。结果钼靶片诊断出致密型乳腺癌14例(70.00%),高频超声检查出19例(9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中,通过对高频超声的充分利用,提升了其检出率以及精准性,这是致密型乳腺癌患者接受早期诊治的关键性手段。
作者:黄梅;唐新旺;程晓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 FSH)、黄体生成素(lLH)、雌激素(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7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妈富隆组44例与米非司酮组4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FSH、LH、E2水平。结果妈富隆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米非司酮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妈富隆组患者血清 FSH、LH、E2水平低于治疗前及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妈富隆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显著改善血清 FSH、LH、E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晖;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与七氟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行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定向力以及睁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不仅镇痛、镇静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睁眼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郭满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感染指标的筛查情况,为制定预防传染病输血传播、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群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 HBsAg、抗-HCV、抗-TP、抗-HIV 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年共采集无偿献血标本858772份,HBsAg、抗-HCV、抗-TP、抗-HIV 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0.41%、0.42%、0.31%、0.16%。4项指标阳性率的不同年份间比较和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sAg、抗-HCV 和抗-TP 阳性率不同月份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HCV、抗-TP 和抗-HIV 阳性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HIV 确诊阳性检出率为0.10‰。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是在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情况下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金新莉;王艺芳;方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大冶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方式比较,研究组并发症为20.0%,对照组并发症为5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且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柏鑫;肖克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经头颅 CT 证实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干预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4,P <0.05)。治疗后干预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及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松泉;蔡加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药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与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药组患者则单独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排卵与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药组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LDL)、睾酮(T)水平均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个月,单药组排卵14例(46.67%),妊娠2例(6.67%);两药组排卵17例(56.67%),妊娠4例(13.33%);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常俊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输卵管插管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舞阳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卵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输卵管疏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卵管插管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 miR-33a 对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系 A375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脂质体转染人工合成 microRNA 片段 mimics,干预 miR-33a 在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 A375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行实时 PCR 检测干预效能。行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行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其黏附能力;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 实验检测其迁移侵袭能力;以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 miR-33a 过表达后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检测发现,miR-33a 过表达组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弱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33a 过表达后210个基因表达出现变化,包括84个上调、126个下降,细胞信息学分析指出差异表达基因广泛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转录调控。结论 miR-33a 对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 A375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与其导致的基因表达谱改变有关。
作者:陈瑶;周建大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