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案

赵义

关键词:家族性, 就诊时间, 双下肢, 主诉, 上肢, 农民, 活动
摘要:张××,男,68岁,农民.就诊时间:1993年10月.主诉:20年来经常双下肢不能抬举,双上肢活动正常,每隔2月发作1次,休息1~2天后一切如常.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贴压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3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耳压组、中成药组及西药组,根据辨证给予耳压、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比较3组疗效、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耳压组显效率43.75%,总有效率100.00%;中成药组显效率13.33%,总有效率73.33%;西药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68.75%. 3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起整体调节作用,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姜文;李勇;孙军;单秋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32例

    肋间神经痛为带状疱疹常见后遗症,中老年患者尤为多见,且病程长,疼痛剧烈,病情顽固,治疗比较棘手.近2年来笔者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本症32例,取得一定疗效,并与口服卡马西平21例作对照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吴菊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耳聋、耳鸣案

    例1:张××,男,20岁,现役军人,2000年5月4日初诊.2月前因父去逝,悲痛交加,打靶时突觉耳内发胀,几分钟后,听力完全丧失.曾就诊于某学院附属医院,经多次检查,未予确诊,予以药物及针刺治疗观察,月余后听力有所恢复,半月后无任何诱因又突发耳聋,遂于我院接受针灸治疗.

    作者:王亚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0例

    自1996年以来,笔者运用推拿结合电针、TDP照射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程;邢孟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电针对胃电节律紊乱和心动过速调整作用的试验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胃电节律的规整性作用和降心率作用.方法:通过匀速持续给予盐酸山莨菪碱,制作胃电节律异常和心率加速的背景模型,观察比较针刺足三里对异常胃电节律和心率加速的调节.结论:电针足三里能够同时使紊乱的胃电节律和过快的心率得到一定程度纠正

    作者:黄晓卿;陈凌;姚志芳;张炜;胡翔龙;吴宝华;倪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进一步证明针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大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以针刺及胰岛素治疗,并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于3个月及6个月取大鼠血清及视网膜,检测血糖、胰岛素含量,电镜观察视网膜变化.结果:血糖、胰岛素含量,针刺组、胰岛素组及正常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镜观察针刺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得以改善.结论:针刺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蔡春梅;张秀萍;郝琳娜;杨秀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围刺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寻常痤疮主要发病因素的影响

    方法:将32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围刺结合耳穴贴压对照组、耳穴贴压对照组及四环素对照组.从3组中各抽取中度患者20例,检查其治疗前后的皮脂溢出率及血清睾酮水平结果:围刺结合耳穴贴压组疗效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同时发现围刺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可以改善寻常痤疮主要发病因素中的皮脂溢出状况及血清睾酮水平.结论:围刺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是治疗寻常痤疮的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单、无不良作用的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芳莉;吴昊;王晓翠;包艳东;邹如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肠梗阻案

    徐××,女,43岁,工人.1999年3月5日就诊.主诉:腹部膨胀疼痛伴呕吐5天.患者12年前因宫外孕术后遗有肠粘连,后常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大便秘结.此次因天气寒冷,又过度劳累而复发,饭后胃脘部胀满,呃逆呕吐,随后腹部膨胀,曾2次到某医院作灌肠而症状缓解,但次日又复发.

    作者:王自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耳穴诊断检测的客观性

    为了使耳穴诊断更具客观性,运用计算机、数码相机、物理、光学原理等现代先进技术对耳穴诊断检测手段进行改进.选择洛阳产耳穴诊断系统作为基础机型,分别在系统设置、数据处理、硬件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在检测方法的科学合理化、减少操作误差、采集数据、图像的保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继洪;冯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阴茎根部4穴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临床分析

    方法:将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针刺前后疗效以及两组穴位针刺疗效的对比.结果:治疗组(Ⅰ组)临床自觉症状及前列腺液检查均较对照组(Ⅱ组)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针刺疗效有效率为100%,较对照组的9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阴茎根部4穴配合相关穴位的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振琴;刘明;徐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国颁标准《经穴部位》与腧穴定位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骨度折量定位法与指寸定位法是传统的两种基本取穴法,不少学者经深入研究得出了许多结论,为准确掌握和适当使用这两种取穴法提供了重要参考.国颁标准《经穴部位》的颁布,统一和规范了有关腧穴定位,为针灸学术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不当之处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张卫东;王丕敏;李志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肠俞挑治治疗痔疮疼痛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挑刺放血的方法,独取大肠俞治疗痔疮急性发作时疼痛,止痛效果极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树玲;于德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侧面神经麻痹案

    罗××,男,64岁,退休职工,住院号:53187,2001年7月5日初诊.主诉:头昏、视物旋转6天,口角歪斜2天.查:一般情况好,左额纹变浅,左眼闭合不全,左鼻唇沟稍浅,口角歪向右侧,舌体伸缩灵活,四肢肌力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CT检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作者:孙成林;缪以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电热隔药灸对老年人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热隔药灸与传统隔药灸神阙穴对老年人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120例,分4组治疗,即电热隔药灸组、传统隔药灸组、单纯贴药组、空白对照组结果:电热隔药灸组和传统隔药灸组均能显著提高男性血中睾酮(T)含量,提高女性雌二醇(E2)含量结论:电热隔药灸和传统隔药灸对老年人性激素调整作用基本一致

    作者:艾双春;钟蓝;廖方正;陈晓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面部多毛症案

    吴××,女,21岁,学生,1999年10月25日就诊. 主诉:面部汗毛浓密,粗长半年.半年前,患者因患肝豆状核变性,内科给予D-青霉胺、肌苷及复合维生素B等治疗,病情好转.约2周后出现面部汗毛浓密、粗长.患者自行停服青霉胺数日,面部汗毛较前明显稀疏,同时肢体震颤等症状复作,患者不得不重新服用青霉胺.如此反复数次,患者面部汗毛浓密程度随服用青霉胺与否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作者:吴芸;马慧敏;明国林;岳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小儿急性喉炎18例

    笔者经长期之临床验证,针灸对小儿急性喉炎有相当好的疗效,即使是对小儿喉炎梗阻也具有一定疗效,可使多数患儿避免作紧急气管切开之苦.

    作者:郑金艳;李伟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30例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收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笃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案

    张××,男,68岁,农民.就诊时间:1993年10月.主诉:20年来经常双下肢不能抬举,双上肢活动正常,每隔2月发作1次,休息1~2天后一切如常.

    作者:赵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长蛇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9例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进行性脊柱疾患,以脊柱僵硬并逐渐变为强直为特征.笔者采用长蛇灸法治疗本病8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秋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清代灸疗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本文通过对清代主要的灸疗专著和记载有灸疗内容的针灸学及综合性医书的介绍,大致勾勒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指出灸疗发展至清代,实践充分,灸法丰富,理论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给后世留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作者:杨威;马小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