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平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乳腺肿块患者212例,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征,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总结其确诊率。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156例,良性56例,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4.9%,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5.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要结合临床实际,仔细观察,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郝建华;张连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合利凡诺注射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进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的中孕引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主要成分为淀粉的安慰剂结合利凡诺注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合利凡诺注射。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产程进展情况、宫缩情况、产后出血量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护和记录。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所需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用药6 h 后 Bishop 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合利凡诺注射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钟思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 与 MR 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3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PE)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分为 MR 组10例,采用 MR 肺动脉造影技术诊断;CT 组24例,采用128层螺旋 CT 扫描仪进行诊断。经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CT 组检查结果发现408支肺动脉栓子,MR 组发现29支肺动脉栓子,CT 组诊断结果与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MR 组诊断结果与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T 组与 MR 组间接影像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对 PE 检出率高,可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子;MR 可清晰显示肺叶动脉以上栓子,无法较好地显示肺段动脉栓子,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与3D-CE-MRPA 技术结合。
作者:湛满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260例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30例,观察组≥60岁,对照组<60岁。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冠心病等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与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较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狭窄,且狭窄程度明显较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动脉疾病、冠心病及高龄为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的高危群体,颈动脉超声筛查技术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志英;王喜琴;陈军;刘军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头孢克洛对小儿肺炎症状缓解和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止咳、退热、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阿奇霉素胶囊,观察组给予复方鱼腥草合剂与头孢克洛缓释片联合治疗。治疗5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生化指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临床生化指标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肺炎能明显缩短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有效改善临床生化指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彦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 PA)溶栓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治疗组 ADL 指数评分和 NIHSS 评分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还可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瑞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分析影响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 DWI 序列分为前循环梗死组和后循环梗死组,按 Giang 提出的诊断标准检出基底动脉弯曲的患者,分析后循环脑梗死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采用 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64例(20%)脑梗死患者诊断为基底动脉弯曲,其中前循环梗死组基底动脉弯曲者34例(16%),后循环梗死组30例(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底动脉弯曲、既往短暂性脑缺血(TIA)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基底动脉弯曲、既往 TIA 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冯倩倩;廖仁昊;董畅;陶晓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32例行开腹手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与对照组的78.1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153.42±28.18)ml,肛门排气时间为(38.36±6.19)h,下床活动时间为(52.06±8.52)h,住院时间为(9.38±1.72)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盆腔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晓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辅助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91例 UA 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 SV)和射血分数( EF)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SV 及 EF 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心脏射血功能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国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正压机械通气及正性肌力药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个数(1012±93)个/ d、LVEF(51±8)%和 LVEDD(49±5)mm 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正压机械通气及米力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梁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76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9.32±5.29)m/ s,胫神经传导速度为(47.03±4.18)m/ 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42.93±4.88)m/ 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海欢;卓华钦;叶庆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治愈的患儿,跟踪随访1年,分别在治愈后3、6、9、12个月时检测肺炎支原体 IgM 与肺炎支原体 IgG 抗体滴度、免疫功能、记录用药情况、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治愈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150例患儿中治愈后68例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占45.52%。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年龄、CD4/ CD8、IgA、IgG、IgM 及是否服用增强免疫力药物与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愈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患儿的年龄、肺炎支原体抗体、免疫力指标都有相关性,使用免疫增强剂可有效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碧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曲克芦丁治疗对其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曲克芦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纤维原蛋白、D-二聚体和治疗后 NIHSS 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纤维原蛋白、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3、5、7 d 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曲克芦丁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凝血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任西娟;许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脑血管疾病采取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脑供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1,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ST 段总压低与 T 波总倒置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此外,观察组各项血流速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采纳及应用。
作者:黄敏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 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模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予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作为 SIMV + PSV 组,20例予以单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作为 SIMV 组,观察两组呼吸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SIMV + PSV 组总呼吸频率[(23.05±2.41)次/ min]高于 SIMV 组[(17.58±2.38)次/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V + PSV 组 C-反应蛋白、酸性蛋白、降钙素原分别为(93.26±21.56)mg/ L、(1.38±0.50)g/ L、(2.28±1.24)ng/ ml,显著低于 SIM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IMV + PSV 能够改善 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总呼吸频率,降低机体炎性水平。
作者:戴文茜;宫凤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血清淀粉酶、乳酸、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超敏心肌肌钙蛋白 T(hs-cTnT)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即刻及入院后1、3 d 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测,并给予各项血生化检查。结果入院即刻患者心电图、NT-proBNP 异常率显著高于入院后1、3 d,且入院后1 d 又显著高于入院后3 d;入院即刻患者淀粉酶、乳酸hs-CRP、hs-cTnT 水平均显著高于入院后1、3 d,且入院后1 d 又显著高于入院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对患者血清淀粉酶、乳酸、NT-proBNP、hs-CRP的变化进行检测,可有助于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以及预后判定,并有利于临床医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心肌损伤。
作者:陈带洋;赵笑琼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鱼腥草内服外洗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睾丸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急性睾丸炎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取鱼腥草药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消失、白细胞下降至正常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为(3.6±1.0)d,白细胞降至正常时间为(3.2±0.9)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鱼腥草内服外洗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睾丸炎效果较好,患者疼痛消失快,白细胞水平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敏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仅采用瑞舒伐他汀,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及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 OX-LDL、IMT、超敏 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采用瑞舒伐他汀及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可显著降低 IMT、OX-LDL 及其他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鼻镜手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7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经鼻镜 messerklinger 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Ⅰ型、Ⅱ型患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2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经鼻镜手术前后辅助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何松周;黄鹂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方法为基础,进一步采取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 <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血肿量,并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得到有效改善,进而达到提升临床疗效的目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广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