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止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马俊生

关键词:静止性脑梗死,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针对静止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静止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资料TOAST分型分析针临床特征,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大动脉病变48例,其中既往静止性脑梗死32例(66.67%);小血管病变12例,其中既往静止性脑梗死10例(8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血管病变中,静止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且静止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高血压、脑白质病变是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血压监测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CKD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监测患者动态血压并将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随访2年,评估动态血压监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非勺型血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2年,观察组中勺型血压CKD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非勺型血压患者(P<0.05).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可提高血压监测准确率,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程晋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泌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壁修补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顺利出院.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随访率100%.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PFIQ-7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较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复发率低,术后生活质量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游离全厚皮片Ⅰ期修复眼部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游离全厚皮片Ⅰ期修复眼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3例患者眼部皮肤肿瘤切除后,采用游离全厚皮片Ⅰ期修复皮肤缺损.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缺损愈合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畸形.1例患者术后游离全厚皮片边缘出现缺血坏死,经对症处理后延期愈合.结论 合理设计的游离全厚皮片修复眼部较大皮肤缺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静;姜俊芝;郭淑侠;刘飞;马艳;赵毓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临床报道

    目的 比较分析中药制剂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和实用性.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长垣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血栓通联合治疗,记录临床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浓度改善,趋于正常值,且两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仅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般治疗方法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实用价值.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与纤维胆道镜配合B超治疗肝胆结石

    目的 探讨比对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与纤维胆道镜配合B超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封丘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4例肝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7例.B组于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后行纤维胆道镜,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配合B超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B组为1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残石率分别为17.54%和12.28%,明显高于A组的5.26%和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优良率为91.23%,高于B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结石患者于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后行纤维胆道镜配合B超,不仅可有效提升结石检出率,避免漏诊或误诊的发生,节省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还能提高肝胆结石患者清石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

    作者:高文杰;冯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检测(PCT)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武汉市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接诊的8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实验室血清PCT检测,结果显示病毒组患者的血清PCT阴性率为73.33%,阳性率为26.67%;细菌组患者的血清PCT阴性率为32.14%,阳性率为67.86%.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检测患者的血清PCT值,可用于鉴别感染类型、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明;张明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穿刺髓核摘除术(PEL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20例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PELD治疗,研究组60例联合应用PELD和臭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PEL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进一步促进髓核的固化,减少复发,提高椎间盘内压的下降效果,促进神经根水肿粘连的改善,进而明显减轻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

    作者:李峰;唐接福;曾捷;周邵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硬化斑块旋磨术治疗1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但对于一些复杂血管病变,如严重狭窄、弯曲的血管,弥漫性、钙化和坚韧的病变常难以奏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患者,男,52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年,胸痛半月余”于2014年3月17日入院.

    作者:胡艳;肖践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效果

    目的 对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量脑出血患者5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内科疗法,实验组25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微创穿刺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为88%,病死率为4%;对照组治愈率为80%,病死率为12%.两组治愈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在治疗大量脑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内科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军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五氟利多与利培酮口服液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五氟利多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常德市康复医院收治的首发拒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五氟利多组(n=50)和利培酮组(n=50).五氟利多组给予五氟利多治疗,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五氟利多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利培酮组(72.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5周及治疗后8周PANSS评分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利培酮组总不良反应率(25.00%)低于五氟利多组(40.0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五氟利多较利培酮口服液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每周1次,服用方便,价格底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汤怀;代正春;代敏;汤巧蓉;代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S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8例行急诊腹部CT平扫并经过手术证实为胃肠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其中术前44例行X线检查,6例为外伤患者.结果 58例患者中,良性溃疡及炎性穿孔共49例,胃癌穿孔3例,外伤所致肠穿孔6例.腹部X线平片检查7例阴性(气腹检出率为84.09%);CT检查2例阴性(气腹检出率96.55%),而且可显示腹腔积液量、腹膜炎症范围及实质脏器有无联合损伤等改变.结论 MSCT便捷、易行,能准确显示腹腔游离气体,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将会逐渐成为该类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魏忠荣;韩丹;陆建环;江少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封丘县人民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6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Salmon脑积水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及改良后的标准:基本痊愈31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7例,无变化2例,无死亡.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红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危重患儿呼吸衰竭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呼吸衰竭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小潮气量通气组)和传统组(传统潮气量通气组),每组各42例,根据潮气量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rs)、呼吸功(Wobv)、口腔闭合压(P0.1)在上机第0、1、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前与治疗24h后各项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压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对于危重患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气压伤的发生率,更为安全.

    作者:张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5%、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且对改善心肌酶谱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温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32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64例与治疗组68例.对照组不给予镇痛药物,治疗组给予硬膜外腔注入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1 min、5 min时的Apart评分、缩宫素使用率.结果 给药前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0 min后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1 min、5 min Apart评分、缩宫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产妇疼痛,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职会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纯音听阈(PTA)的变化,观察听力曲线类型和治疗时间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7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A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尤其观察组更加明显,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升型损失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其次为下降型损失患者,后为平坦型损失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发病后1~2周内就诊者,发病后2周就诊的患者疗效较差.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作者:宋伟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评价盐酸氟西汀对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抗攻击效应

    目的 对盐酸氟西汀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效应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78例确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盐酸氟西汀,对照组不采取任何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治疗4周后,采用减点-攻击反应测定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同时对观察组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后外显性攻击行为量表总分及减点-攻击反应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盐酸氟西汀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起到抗攻击作用.

    作者:高传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静止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针对静止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静止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资料TOAST分型分析针临床特征,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大动脉病变48例,其中既往静止性脑梗死32例(66.67%);小血管病变12例,其中既往静止性脑梗死10例(8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血管病变中,静止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且静止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高血压、脑白质病变是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马俊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补硒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效果

    目的 观察补硒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的效果.方法 选取博爱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补硒治疗的AIT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治疗组进行补硒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FT4、FT3和TSH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均下降,对照组抗体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AITD患者甲状腺的抗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戴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骨治疗非感染性股骨骨不连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骨治疗非感染性股骨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宿松县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带锁髓内钉治疗,实验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骨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t=14.2283,P=0.0000)、并发症(x2=4.4615,P=0.03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骨的方法治疗非感染性股骨骨不连临床效果显著,连接牢固,且并发症少,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骨不连的首选方法.

    作者:甘德军;余锡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