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遂甫;陈晓平;尚艳;张腾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接骨板( LCP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并提出术中要点。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3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并发术后假体周围的骨折23例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并研究分析术后疗效,总结手术要点。结果全部23例患者均为Vancouver分型B 型,均行LCP再次固定,手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2~24个月,骨性愈合时间15~20(17.3±4.9)个月,少数患者因骨质情况差,愈合进程缓慢。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8~92(80.6±6.1)分。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LCP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需要在精确的Vancouver分型基础上进行,也是手术的关键所在,结合患者的病情及骨折部位的综合研究,才能获得有效的骨性愈合。
作者:殷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白云区中医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50例宫外孕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且术中出血量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预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年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进行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治疗的40例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新生儿低血糖无脑损伤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低血糖程度、低血糖持续时间、母亲高危妊娠、糖尿病母亲、患儿体质量、患儿性别、患儿胎龄、5 min Apgar评分、患儿开奶时间、患儿惊厥、剖宫产、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低血糖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糖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亲高危妊娠、患儿性别、患儿体质量、患儿胎龄、剖宫产、糖尿病母亲等因素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5 min Apgar评分低于5分的患儿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者的惊厥发生率分别为40.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OR值增加,低血糖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性就增高,严重的感染、宫内窘迫、长时间持续性的低血糖可增加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概率。结论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患儿低血糖程度越严重、低血糖持续越久、开奶时间越晚、惊厥发生率越高,脑损伤发生率越高,且低血糖性脑损伤的预后质量越差,造成低血糖性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为了降低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率,需要针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发生率,促进患儿脑损伤细胞功能的恢复,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闫红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择三组人群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是糖尿病确诊组(未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均进行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测定,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确诊组与正常对照组 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 HbA1c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bA1c检测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有价值,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无诊断价值,故不宜用此法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张育锋;黄东平;汪云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接诊的4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术后分析记录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并对术后的并发症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记录。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优良率为10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4440,P=0.0145)。此外,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中未出现返流性胆管炎的患者,对照组中有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3)。结论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80例,在改善心功能的基础治疗上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观察其疗效。结果显效41例,好转30例,无效5例,4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8%。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注意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在改善心功能治疗时配合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李跃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9例,结合文献分析其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男女患者比例7;2,平均起病年龄59.55岁。8例患者均有脊髓后索受累体征。7例合并贫血,2例血清VitB12升高。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给予甲钴胺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Vit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老年患者多见,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早期诊断、及时给予VitB12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作者:秦红玲;汪庭龙;胡跃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淀粉样变心肌病是淀粉样蛋白质沉积在心肌组织内所致的心肌功能紊乱,使心脏僵硬,可造成明显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本病在临床表现及体征上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故易被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或限制性心肌病等。一旦发展为心力衰竭,提示心脏病变较重。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
作者:刘晨;李兴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结石取净率、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42例患者成功施行经皮肾穿刺并建立经皮肾微通道,一期取石33例,结石取净率为82.5%,手术时间50~120 min。并发症主要为发热感染症状,发生率为4.8%;术后随访3~6个月,2例患者结石复发,ESWL治疗2~3次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损伤小、并发症少、结石一次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前来就诊的序号将9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研究组(45例),双号为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磨汤,记录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个月后所得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四磨汤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联合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黎展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因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6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7.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因感染而引起的小儿咳嗽效果显著,且该种药物组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儿受益。
作者:银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36例做化疗的肿瘤复发患者,利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的 CRP 值,比较其在化疗前后血清中 CRP 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36例肿瘤复发患者化疗前的CRP 检测发现,30例呈阳性,6例呈阴性,并且有19例化疗有效,17例化疗终无效。化疗有效者的CRP与化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化疗无效者血清中的CRP比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复发患者进行化疗的疗效与血清中的CRP变化呈负相关,化疗后CRP升高预示着预后效果不好。CRP 可作为肿瘤复发患者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一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加激素治疗对狼疮性肾炎SLEDAI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0例,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来氟米特组15例和激素组15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SLEDAI积分、高敏C-反应蛋白(CRP)和24 h尿蛋白下降,补体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来氟米特组较激素组SLEDAI积分低,补体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米特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重要选择。因本组例数少,观察时间短,对来氟米特的确切疗效和不良反应仍需做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作者:韦建新;周淑华;李学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年龄20~36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盐酸羟考酮组( A组)和曲马多组( B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毕立即接静脉输注镇痛泵,药物配方为A组:羟考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计100 ml,2 ml/h泵入;B组:曲马多10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计100 ml,2 ml/h泵入。于术后6、12、24、48 h行静态 VAS 评分、动态 VAS 评分和宫缩 VAS 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结果两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宫缩痛VAS评分:6、12、24、48 h时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羟考酮与曲马多均可降低剖宫产术后静息痛和运动痛,羟考酮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效果更好,患者更满意。
作者:魏晓永;王涛;董正华;吴艳玲;王丽娟;姜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腹包块、腹痛腹胀,肿瘤大体为卵圆形或结节状,平均直径10 cm,包膜完整,粉红至棕褐色,切面实性分叶状,可见出血或坏死。镜下为单一的大细胞排列成巢片、团块状,由含有不同数目淋巴细胞的纤细的结缔组织将其分隔。免疫组化:PLAP和CD117均为膜阳性。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发病率低,常发生于30岁以下,单纯性无性细胞瘤预后较好,而混合型无性细胞瘤预后差。掌握该肿瘤的特征性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对鉴别其他卵巢肿瘤有重要帮助。
作者:于秋萍;齐亚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容易感染羊、牛、猪等家畜,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而被感染[1],主要经过三种传播方式传染:通过很细小的伤口侵入;在解剖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的牲畜时,病菌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可以通过口腔、眼结膜感染其他人;口腔感染,比如在手沾染了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牲畜尸体后,再吃东西也会感染。现报道我院1例因发热从血培养中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的病例。
作者:史艳玲;张翠花;赵红九;潘广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新生儿气胸的可靠方法,为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气胸患儿92例,随机分成常规呼吸机组和高频呼吸机组,每组46例,分别实施传统常频通气治疗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值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结果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氧全指数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544,5.7208,P均<0.05);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553,6.3803,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频通气治疗方法比较,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王洪宇;唐昌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后,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较高。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魏秀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同时配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飞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早期帕金森病中添加舒血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6例确诊为早期帕金森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5 d,每天1次。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例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UPDRS)进行评定,计算两组病例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检查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好转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89%(16/18),明显高于对照的38.8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在治疗早期帕金森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松泉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