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锋;黄东平;汪云霞
目的:探讨腹部加压法对于提高经直肠前列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常规和腹部加压两种情况下,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77个前列腺结节进行评分,得出弹性变化率比值SR和SR1,结合病理结果,计算两种情况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腹部加压情况下所得特异度(92.4%)、准确度(87.4%)高于常规方法(88.5%、84.4%)。结论腹部加压方式时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所得参数结果更为稳定客观。
作者:王晓静;王岩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见并发症。随访1~6年,失访12例,全程随访56例。术后妊娠34例,其中早孕自然流产18例(分娩22例(39.29%),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路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腹包块、腹痛腹胀,肿瘤大体为卵圆形或结节状,平均直径10 cm,包膜完整,粉红至棕褐色,切面实性分叶状,可见出血或坏死。镜下为单一的大细胞排列成巢片、团块状,由含有不同数目淋巴细胞的纤细的结缔组织将其分隔。免疫组化:PLAP和CD117均为膜阳性。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发病率低,常发生于30岁以下,单纯性无性细胞瘤预后较好,而混合型无性细胞瘤预后差。掌握该肿瘤的特征性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对鉴别其他卵巢肿瘤有重要帮助。
作者:于秋萍;齐亚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早期糖尿病肾病脂联素的相关性。方法30例应用诺和灵30R 治疗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7.5%]改用诺和锐30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观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尿微量白蛋白( MA)及尿肌酐( UCr)等指标变化。结果经诺和锐30治疗后,BMI、FBG、TC和TG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HbA1c 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 h PG、hs-CR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均明显下降(P均<0.05),APN明显升高(P<0.05);24 h平均血糖水平(24 h MB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MAGE )、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 MODD )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APN与2 h PG、HbA1c、hs-CRP、ACR、MAGE及PPGE呈负相关。结论诺和锐30治疗能减轻血糖波动,可能通过增加糖尿病肾病APN水平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舒毅;陈幼萍;刘大川;曾春平;梁蕴谊;刘帅;叶静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19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的各种高危因素(如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等)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全部选择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瘢痕子宫孕妇分娩方式分为再次剖宫产术( RCS)和阴道分娩( VBAC),对低危组瘢痕妊娠再次分娩方式选择、分娩结局、医疗费用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高危组58例,低危组134例,其中29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2.41%;RCS 113例,再次手术产率为84.33%。VBAC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及产褥病率均低于RCS组( 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阴道分娩的绝对禁忌证,对再次妊娠者进行仔细产前评估,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作者:杨红伟;李晓娟;党萍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年龄20~36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盐酸羟考酮组( A组)和曲马多组( B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毕立即接静脉输注镇痛泵,药物配方为A组:羟考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计100 ml,2 ml/h泵入;B组:曲马多10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计100 ml,2 ml/h泵入。于术后6、12、24、48 h行静态 VAS 评分、动态 VAS 评分和宫缩 VAS 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结果两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宫缩痛VAS评分:6、12、24、48 h时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羟考酮与曲马多均可降低剖宫产术后静息痛和运动痛,羟考酮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效果更好,患者更满意。
作者:魏晓永;王涛;董正华;吴艳玲;王丽娟;姜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尿酸( UA)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淅川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层螺旋CT连续扫描,分为头颈部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两组各43例。再将头颈部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组根据血管狭窄分为轻、中、重度,比较各组的血清Hcy、UA水平。结果有动脉粥样硬化者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患者的血清Hcy、UA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Hcy、UA水平均升高时,重度狭窄者明显高于血清Hcy、UA水平单一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高Hcy及UA水平均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若两者同时升高,极易使患者重度狭窄。
作者:柴转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1~4年随访,行X线检查检测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恢复患者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华斌;苏光辉;汪向东;陈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清匹多莫德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许昌市中医院儿科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干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住院平均时间和住院平均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能够快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为此,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通过给予匹多莫德来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同时配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飞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黄芩漱口液和氯化钠注射液在对完全脱位恒前牙固定治疗过程中牙周指数的变化。方法搜集46例恒前牙完全脱位患者(共5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黄芩漱口液组和氯化钠注射液组。行结扎固定后分别用黄芩漱口液和氯化钠注射液漱口对比观察外伤牙牙周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得出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黄芩漱口液组与氯化钠注射液组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在统计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漱口液组明显优于氯化钠注射液组。结论黄芩漱口液是一种牙周刺激性小、易于牙周清洁的方法。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80例,在改善心功能的基础治疗上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观察其疗效。结果显效41例,好转30例,无效5例,4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8%。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注意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在改善心功能治疗时配合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李跃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三者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于永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者药物联合诊治,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不适现象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8.00%(39/50)、优良率达到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28/50)、80.00%(4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联合使用对胃溃疡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庄贵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探讨间苯三酚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设立3个试验组(甲组、乙组、丙组),1个对照组(丁组)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对产妇剖宫产率和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显著降低了产妇的疼痛程度。结论在不增加使用剂量的情况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能减轻产程中的疼痛,但对降低剖宫产率、促成自然分娩的有效率有待研究。
作者:王云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白云区中医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50例宫外孕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且术中出血量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肩锁关节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8例肩锁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在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氟芬合剂;观察组于颈丛阻滞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颈丛阻滞成功后即开始静脉右美托咪定0.2~0.5μg/( kg·h)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神经阻滞时、切皮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警觉/镇静( OA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的MAP、HR及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MAP、HR、OAA/S水平在神经阻滞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肩锁关节手术中,整体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的氟芬合剂联合颈丛阻滞。
作者:张伟;李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52例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拔除胸管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第1天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其术中出血量及第1天胸腔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张国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择三组人群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是糖尿病确诊组(未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均进行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测定,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确诊组与正常对照组 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 HbA1c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bA1c检测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有价值,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无诊断价值,故不宜用此法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张育锋;黄东平;汪云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术前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孟津县公疗医院实施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的绝经期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情况、取环效果、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5.017,4.892,P<0.05);研究组宫颈软化情况、取环效果优于对照组,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36,10.854,8.622,P<0.05)。结论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加戊酸雌二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软化宫颈,方便取环,减少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药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苏鲁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切除颞叶胶质瘤的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4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颞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0例,高级别胶质瘤24例;术中肿瘤全切除28例(占82.3%),大部或次全切除6例(占17.7%);术后复查磁共振证实肿瘤全切除26例,大部或次全切除8例。结论颞叶胶质瘤为颅内常见的胶质瘤,其中高级别胶质瘤为常见类型,在保留患者重要神经功能前提下,术中尽可能整块切除肿瘤,为术后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的目的。
作者:牛志强;高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