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王凯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卡培他滨, 直肠癌术后
摘要: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45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7.8豫,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8豫,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不明显,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异常改变分析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博爱县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门诊及住院经常规心电图诊断室性早搏患者308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窦性心律震荡结果分为异常组(研究组)和正常组(对照组),结合两组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窦性心律震荡异常的原因和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起源于左室和右室的早搏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异常与特定的临床特点密切相关且预示自主神经紊乱存在。

    作者:曹文慧;杨永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术者手体积与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医师手体积与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2年5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386例,2011年6月以后胎头娩出困难者采用大 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分四组统计,徒手胎头娩出术者手体积<300 ml 为 A 组,>300 ml 为 B 组,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后术者手体积<300 ml 为 C 组,>300 ml 为 D 组。记录手术医师姓名及手体积、胎儿体质量、胎先露、胎头嵌入产道程度、子宫切口是否撕裂及撕裂程度、术后产妇疼痛程度。结果5386例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撕裂538例,其中 A 组127例、B 组246例、C 组81例、D 组84例,子宫切口撕裂与手术医师手体积、胎儿体质量、胎先露、胎头嵌入产道程度呈正相关(P <0.05)。结论术者手体积对子宫切口撕裂有直接诱发作用,采用大 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能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子宫肉瘤临床特点与磁共振表现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罗山县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肉瘤患者16例,其中9例行 MRI 平扫加增强扫描,7例行 MRI 平扫。结果子宫内膜间质肉瘤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5例,子宫癌肉瘤3例。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2例,Ⅲ期4例。16例子宫肉瘤部位:宫腔9例,宫颈1例,肌壁间/浆膜下6例;子宫肉瘤病灶直径(3.8±1.7)cm。病灶均以实性为主,全部患者 MRI 显示子宫明显增大,且宫腔内出现不规则软组织影,病灶信号不均匀。9例患者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呈不均匀延迟强化。结论子宫肉瘤的 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形态、部位、边界、肿瘤信号及强化特征,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能够进一步提高子宫肉瘤的术前确诊率。

    作者:熊庚;董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临汾市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3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行传统开腹根治术,观察组16例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术,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吻合方式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且手术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文雄;张文刚;郭宝峰;杨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慈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章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肥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为早期手术组,在48 h 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为晚期手术组,在48 h 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通过腹腔镜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少,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解俊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康复训练临床效果分析及认知功能改善研究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的情况,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MMSE 评分、WMS 评分、采用 BI 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及精神状态,同时改善记忆,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用几丁糖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博白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并行腹部手术的1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98例术毕直接关腹,研究组100例则在关腹前采用医用几丁糖均匀涂抹腔内创面受损处和周围,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及肠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等。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切口甲级愈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12.0豫(12/100),对照组为29.6豫(29/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肠粘连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明显药物过敏或排斥反应。结论医用几丁糖具有良好的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少华;秦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长春西汀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新丰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长春西汀(30 mg,静脉滴注,1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 mg,静脉滴注,1次/ d);两组疗程均为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评分)及日常活动功能评分(ADL 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 NIHSS 评分及ADL 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军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型肥胖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评估腹型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核工业416医院收治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根据患者腹围分组,腹围正常者(男性<90 cm,女性<85 cm)7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34例;合并腹围增高者(男性≥90 cm,女性≥85 cm)8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5例,女42例。所有患者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结果观察组24 h 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男性患者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男性患者24 h 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型肥胖时,高血压患者 BPV 增高,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明显。

    作者:曾琳琳;刘振良;李萃萃;胡立禄;张成伟;毕松杰;尹锐;钟新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解痉、利尿、镇静及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Ⅰ组加用低分子肝素25 IU/(kg·d),Ⅱ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0 IU/(kg·d),Ⅲ组加用低分子肝素75 IU/(kg·d);比较三组新生儿体质量,终止妊娠孕周,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 尿蛋白量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等。结果三组新生儿体质量及终止妊娠孕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量水平显著低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前后 AT-Ⅲ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剂量低分子肝素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安全有效,但75 IU/(kg·d)低分子肝素应用在降低患者尿蛋白量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乔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结果,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分析良、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同特征。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80豫,误诊率为9.20豫。恶性甲状腺结节多可见实性、边界不清晰、低回声及微小钙化等影像学特征,良、恶性结节在内部结构回声、形态、边界及钙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征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与良恶性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廖敏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治疗下尿路疾病

    目的:总结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下尿路疾病的体会。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治疗下尿路疾病110例,其中前列腺增生92例,膀胱肿瘤12例,输尿管开口囊肿2例(1例同时行膀胱结石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7例(2例同时行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全组无电切综合征等大的围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患者。9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89例排尿通畅,其中输血4例。膀胱肿瘤出现闭孔神经反射2例,无大出血及膀胱穿孔发生。输尿管囊肿及膀胱结石均1次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等多种下尿路疾病,安全、效果可靠。

    作者:邹永平;王国政;汪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总结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8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对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58例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4周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2年,优52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豫;未出现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袁福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 MRI 检査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对 MRI 平扫成像结合增强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和 MRI 平扫结合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进行比较,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内膜正常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不同分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对 MRI 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RI 平扫结合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后,对内膜癌的诊断灵敏度达到98.1豫。并且 I 期诊断准确率为84.4豫,Ⅱ期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3.8豫,显著高于单纯的 MRI 平扫加增强成像的诊断准确率。内膜正常组的 ADC 值为(1.40±0.16)×10-3 mm2/ s,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0.98±0.14)×10-3 mm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 ADC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采用 LSD 检验对三期之间的 ADC 值进行两两比较,Ⅰ期和Ⅲ期比较、Ⅱ期和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显著提高术前癌变分期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梁菊香;邓新源;罗志程;沈成威;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时段水平的尿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的价值诊断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水平的尿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全年收治的住院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及非糖尿病患者98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清晨尿、午餐后尿、随机尿、夜间尿及24 h 尿蛋白含量,研究不同时段尿蛋白含量差异及其与24 h 尿蛋白之间关系。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清晨尿、午餐后尿、随机尿、夜间尿及24 h 尿的尿液量和尿蛋白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夜间尿与清晨尿液、午餐后尿液及随机尿相比,其与24 h 尿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更高。结论夜间尿蛋白含量检测可替代24 h 尿蛋白定量用于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进行诊断。

    作者:李素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08例患者189枚息肉采用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治疗大肠息肉108例患者,共计189枚息肉中187枚被切除,治愈率达98.9豫。23例患者息肉切除后残端出血,予以电凝后止血,2例患者9天后因大便干燥便时带血,可能是大便干结使创面结痂脱落所致,经再次结肠镜下电凝止血。无一例术中、术后发生大出血及肠穿孔。2例息肉癌变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电子结肠镜下治疗大肠息肉安全可靠、创伤小、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是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减小大肠癌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世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观察放置无支架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妇女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对比无支架固定式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无支架固定式 IUD)与其他类型 IUD 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知情选择,对选用无支架固定式 IUD 和其他 IUD 的对象进行随访,记录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039例无支架固定式 IUD 放置成功率为97.1豫,高于其他 IUD 放置成功率(92.3豫);且无支架固定式 IUD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87‰)低于其他类型 IUD(76.54‰)。结论无支架固定式 IUD 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避孕方法,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茶英;王撬撬;王娇琴;王东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成功率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心包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在心前区或剑突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心包积液引流情况及并发症。结果36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成功置管引流,术后心包积液引流通畅,心脏压塞症状缓解,未出现气胸、心室扩张急性肺水肿、心肌或冠状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是治疗心包积液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便于临床应用。

    作者:胡俊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与乳腺癌基因表型的关系

    目的:观察不同基因表型乳腺癌肿瘤间质中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不同基因表型乳腺癌各10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CD34、SMA 的表达情况。结果 CD34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均不表达,而 SMA 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均稳定表达,且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较一致存在,可以作为乳腺癌公共治疗靶点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王浩;曹海玲;康如;关伟南;韩靖;黄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