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康;张元瑞;汪洁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45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7.8豫,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8豫,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不明显,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罗山县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肉瘤患者16例,其中9例行 MRI 平扫加增强扫描,7例行 MRI 平扫。结果子宫内膜间质肉瘤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5例,子宫癌肉瘤3例。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2例,Ⅲ期4例。16例子宫肉瘤部位:宫腔9例,宫颈1例,肌壁间/浆膜下6例;子宫肉瘤病灶直径(3.8±1.7)cm。病灶均以实性为主,全部患者 MRI 显示子宫明显增大,且宫腔内出现不规则软组织影,病灶信号不均匀。9例患者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呈不均匀延迟强化。结论子宫肉瘤的 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形态、部位、边界、肿瘤信号及强化特征,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能够进一步提高子宫肉瘤的术前确诊率。
作者:熊庚;董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征患者外周血 T 细胞受体β链 V 区亚家族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5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征患者作为 ITP 组,分离健康对照组和 ITP 组常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 T 细胞,采用流式方法检测 TCR Vβ24个亚家族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24个亚家族几乎全部表达比较,ITP 组治疗前平均表达(10.82±4.56,范围:6~16)个 Vβ亚家族,Vβ4、Vβ6-12、Vβ17、Vβ20、Vβ24均表现为低表达或无表达;ITP 组治疗后平均表达(18.54±5.02,范围:13~24)个 Vβ亚家族,Vβ4、Vβ6-12、Vβ17、Vβ20、Vβ24表达均有所恢复,ITP 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ITP 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Vβ亚家族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与 TCR Vβ24个亚家族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监测外周血中 TCR Vβ24个亚家族的表达情况能协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临床诊治,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赵友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将米诺环素放入下颌阻生牙拔除后牙槽窝,评价其预防干槽症的效果。方法选择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门诊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拔除阻生牙后放入米诺环素,对照组不放任何材料任其自行愈合,1周后复诊观察干槽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有1例干槽症发生,对照组有8例干槽症发生,两组干槽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杂阻生牙拔除术,由于创伤大、操作时间长,在牙槽窝放入米诺环素可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作者:李薇;于世德;洪席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0豫、5豫,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复杂肾结石患者40例,诊断均符合复杂性肾结石标准,无手术禁忌证。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45岁。左侧肾结石16例,右侧肾结石19例,双肾结石5例,结石直径2.1~4.3 cm。合并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3例,泌尿系感染1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在100~150/6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8.0 mmol/ L 以下。泌尿系感染术前输注抗生素约1周,感染控制后再手术。所有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先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置入肾镜,用气压弹道碎石杆或钬激光击碎结石,用取石钳取出较大结石,小结石可通过冲洗氯化钠注射液冲出。取出所有结石后,C 臂 X 线机透视检查残留结石,如发现有小结石残留,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毕留置双 J 管及肾造瘘管,术后第3天复查腹部平片。术后1个月复查 KUB 并拔除双 J 管。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碎石取石,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后上盏结石残留6例,中盏结石残留8例,下盏结石残留4例,多发结石残留9例。本组无患者出现大出血、气胸、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19±21)min;术后第3天结石清除率为70豫(28/4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7.5豫(35/40)。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5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发型(观察组)27例,晚发型(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方法、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孕妇均以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性引产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肝脏损害、肾脏损害、胎盘早剥、产后出血、HELLP 综合征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重,发病早,并发症多,对母婴危害极大。对患者予以密切观察,并采取合理的分娩方式可改善母婴的围生结局。
作者:谢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38例,均采用显微镜下后颅窝旁正中或正中切口开颅清除小脑内血肿,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0例(79豫),好转8例(21豫);其中3例因术后再发出血,经过自血肿腔放置引流管内注入纤溶药物尿激酶后血肿溶解而完全排出并痊愈出院。结论不同部位脑出血需及时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马现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的情况,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MMSE 评分、WMS 评分、采用 BI 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及精神状态,同时改善记忆,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在急性间质性肾炎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为常规针对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 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4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4.44豫;对照组中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7.78豫,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在急性间质性肾炎疾病的治疗中可被应用,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并择期行根治术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38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各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外周血 IgG、IgM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外周血 IgG、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免疫功能影响小等特点,其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梁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形成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采用脑室镜观察假膜腔、病理特点和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脑容积变化进行分析后推测硬膜下积液机制,根据推测机制采用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增加假膜壁层脏层粘连而消灭死腔治疗硬膜下积液,术前术后对 IL-6和 IL-8检测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脑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脑容积与硬膜下腔之间压力不平衡导致脑脊液通过撕裂蛛网膜进入硬膜下腔,采用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有效率为93豫,术后 IL-6和 IL-8因子浓度高于术前(P <0.05),在长期随访中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增加假膜壁层脏层粘连治疗硬膜下积液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秋建;束汉生;田绪平;张辉;宣善井;巢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忻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在此基础上辅以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减短[(3.20±1.25)d]、复发次数减少[(1.50±1.50)次]、总显效率增高(93.10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蓝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肛裂后位切扩术与侧位切扩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肛裂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肛裂后位切扩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裂侧位切扩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位切扩术与侧位切扩术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手术方案,以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1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对1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120例患者跟踪随访9个月,根据随访统计报告显示,实验组均痊愈出院,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6个月,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均无骨折处出现畸形愈合、内固定发生送断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5.7个月,6例患者发现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实验组肩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采用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愈合率高、创伤小、并发率低,可以为肱骨近端骨折提供稳定性,减少局部血液循环的破坏,有利于患者的功能锻炼和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行鼻镜手术治疗额窦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额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额窦炎患者77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行传统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镜手术可以有效改善额窦炎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红立;莫云芳;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妇产科出现急腹症的临床状况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所有患者经彩超检查均存在急腹症,其中异位妊娠20例,急性盆腔炎18例,卵巢黄体破裂17例,卵巢囊肿5例。对有急腹症的患者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治疗后均痊愈,且开展对患者长达2年的跟踪随访显示未出现复发的症状。结论在妇产科疾病中急腹症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且因这种疾病相对较为复杂,病情又时常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所以患病初期的临床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曹士红;秦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新野县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双侧输卵管切除不孕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双侧输卵管堵塞但未采取切除治疗的不孕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内分泌测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观察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的基础内分泌、促性腺激素用量以及超促排卵周期中获卵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基础内分泌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2年的患者和手术时间高于5年的患者基础内分泌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临床促性腺激素用量和用药天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获卵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短时期内基础内分泌无明显的改变,但双侧卵巢反应性有明显变化。临床建议,行输卵管妊娠手术的患者如果想保留生育功能,则好保留输卵管,但病情进展要求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则应大程度地降低对输卵管系膜损伤。
作者:朱俊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 MRI 检査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对 MRI 平扫成像结合增强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和 MRI 平扫结合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进行比较,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内膜正常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不同分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对 MRI 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RI 平扫结合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后,对内膜癌的诊断灵敏度达到98.1豫。并且 I 期诊断准确率为84.4豫,Ⅱ期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3.8豫,显著高于单纯的 MRI 平扫加增强成像的诊断准确率。内膜正常组的 ADC 值为(1.40±0.16)×10-3 mm2/ s,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0.98±0.14)×10-3 mm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 ADC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采用 LSD 检验对三期之间的 ADC 值进行两两比较,Ⅰ期和Ⅲ期比较、Ⅱ期和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显著提高术前癌变分期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梁菊香;邓新源;罗志程;沈成威;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特征及病理特征,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2001年至2013年胃镜检查及术后确诊6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早期胃癌内镜分型以Ⅱc 型居多,Ⅲ型次之。发病部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胃窦、胃体、胃角、贲门,病理分析以低分化腺癌多。结论早期胃癌无临床特异性症状,及时胃镜检查、随访和胃黏膜活检,可提高检出率。
作者:钱立康;张元瑞;汪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