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在小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将32例机械通气CLS 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动态调整 PEEP,渗漏期选择较低 PEEP,恢复期根据液体负荷、水肿程度、尿量及呼吸指数、氧合指数预先上调 PEEP,维持渡过 CLS,以后根据病情下调呼吸机参数至撤机。对照组渗漏期选择低PEEP,监测病情,发现肺渗漏、肺水肿指征后及时上调 PEEP,以后根据病情下调呼吸机参数至撤机。比较两组患儿肺水肿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预后。结果实验组16例均临床治愈出院。无一例肺水肿并发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4.8 d。对照组16例中并发肺水肿5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7 d。结论动态调整 PEEP,渗漏期选择低 PEEP,恢复期根据液体负荷、水肿程度、尿量及呼吸指数、氧合指数预先上调 PEEP,维持渡过 CLS,能减少肺水肿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少,预后好。
作者:刘亚丽;陈建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卢光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对24 h 脉压的影响,了解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对动脉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80例老年高血压1、2级患者,分为口服氨氯地平组及口服替米沙坦组,服用3、6个月,观察动态血压,比较服药前后的脉压(PP)水平。结果服用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24 h P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可能会减小血压变异性,增加血管顺应性。
作者:任小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导乐仪 GT-4A 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在天津市第一医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联合 GT-4A 镇痛,对照组单独采用导乐陪伴,不使用导乐仪。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有效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2 h 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陪伴分娩联合 GT-4A 仪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短,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是分娩镇痛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孔笑楠;刘永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 =50)与对照组(n =55),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与血气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1.8%,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2.7%,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状况,且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次月经第3天,观察组 LH、FSH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组织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卵巢功能保留好。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主要为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部疾病(48.44%)、食管静脉曲张(26.56%)、重症胃黏膜疾病(12.50%)、消化道溃疡(7.81%)、消化道肿瘤(4.69%)。所有64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 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导致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多种,明确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出血部位,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景会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石门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患者采用长春西汀+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丁苯肽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仅用长春西汀+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肽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芬太尼诱导小儿咳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儿93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进行,年龄4~10岁,体质量10~35 kg,性别不限,ASA 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 组)31例、利多卡因0.5 mg/ kg 组(L1组)31例、利多卡因1.0 mg/ kg 组(L2组)31例。L1和 L2组于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3μg/ kg 前经超过65 s 分别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 mg/ kg 和1.0 mg/ kg,C 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麻醉诱导期咳嗽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与 C 组比较,L1组与 L2组患儿咳嗽的发生率与咳嗽的严重程度降低(P <0.05 或 <0.01);L1、L2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可抑制芬太尼诱导的小儿咳嗽。
作者:李雷;王先锋;浦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与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未明确诊断的纵隔疑难疾病患者42例与疑似或确诊的肺癌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行电视纵隔镜检查与治疗,对诊断结果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死亡事件及术后并发症;42例纵隔有疑难疾病患者的电视纵隔镜确诊率为97.62%,48例疑似或确诊肺癌患者淋巴结分期判断准确率为100%。结论电视纵隔镜具有术野清晰、可靠安全等优点,可作为对纵隔肿物与肺癌进行临床诊断与分期的常规、有效诊断方法。
作者:宋召喜;王宪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于2008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者30例行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与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1年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各具优势,在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赵小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报道患者,女,23岁,孕2产1,孕23周,产前 B 型超声检查,见胎头双顶径57 mm,头颅光环于枕部中断,缺损处显示一向外突出的肿物,其内为液性暗区,暗区内见不规则光团回声(图1);颅内脑组织结构欠清晰,未显示脑中线;脊柱串珠状光带连续完整,生理弯曲存在;四肢显示不完全,左下肢股骨长度30.7 mm (图2),余下肢体显示欠规整,未测量;胎心149次/ min,律齐,胎儿腹部膨隆,胸腹盆腔探及多量的液性暗区(图3),内脏漂浮于其中,盆腔未显示膀胱或女性生殖器官,腹腔液性暗区大深度57 m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Ⅱ级,羊水暗区38 mm。提示:中孕单活胎;胎儿脑膜脑膨出;胎儿胸腹水;其他畸形(生殖器官、膀胱缺如、肢体短畸形)可能。引产后:见胎儿枕部有一囊性肿物,大小为70 mm ×60 mm ×50 mm,切开为淡黄色的脑脊液;腹部膨隆;肢体水肿粗短(似海豹样);外生殖器缺如和肛门闭锁。
作者:梁玉华;肖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源,可以表现为轻型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亦可致严重的致死肺炎。但前瞻性研究表明,MP 感染仅3%~10%发生肺炎,50%以上患儿表现为上呼吸感染症状[1]。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好这部分患儿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体会报告分析如下,以期提高对 MP 感染的早期诊治水平。
作者:罗百枝;李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3 年 9月收治的13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其意愿将其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88例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B 组42例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行手术,并均痊愈出院,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 B 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腹腔镜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其手术指标均优于开腹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2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72例心律 Q-T 间期正常,研究组48例 Q-T 间期延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对照组平均 Q-T 间期(0.36±0.03)s,直流电复律能够成功转复;研究组平均 Q-T 间期(0.53±0.03)s,大剂量补充钾、镁及异丙肾上腺素钾,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阿托品能够成功复律。结论恶性心律失常通常因不同形式期前收缩而诱发,发作方式不同,需按病情应用特定临床干预。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结肠镜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2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异丙酚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麻醉后及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进行对比。结果麻醉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结肠镜检查患者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可有效减少对患者机体的影响,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红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内胚窦瘤的彩色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内胚窦瘤彩色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11例卵巢内胚窦瘤彩色超声声像图上均表现为囊实性,实性部分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卵巢内胚窦瘤彩色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宋云霞;高峰;倪静;任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个以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病情危急为其临床突出特点的综合征,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两肾排泄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达正常值的50%以下,血尿素氮及肌配迅速升高并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约占住院患者的5%,目前病死率高达50%[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大重症。可见于各科疾病,尤其是常见于内科、外科、产科、妇科疾病[2]。其与祖国医学的“关格”、“瘾闭”、“溺毒”等病证认识相近。ARF 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人们普遍认识到内皮素、凋亡因子、氧自由基、细胞内钙超载等机制[3-5]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 ARF( ATN)的发生。而中医学认为主要病机为湿、瘀、毒互结,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所致。大鼠肌注甘油造成ARF 模型是目前较经典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造模方法。下面就以大鼠肌注甘油造成 ARF 模型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梁鑫(综述);王鸿度(审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患者血清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水平。方法选取息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57例样本,应用 ELISA、ECLIA 方法分别对血清内 AFP 予以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显示 AFP 水平,ELISA 与 ECLIA 相比较,系数高于0.99,高度具有相关性;95%可信度下,经 t 检验,双尾检验 P =0.299,由此可知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AFP 肿瘤标志物时保持一致性,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柳江县人民医院收治并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4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4周和术后12个月患者 Cobb’s 角、椎体前缘高度及Frankel 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能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减少矫正度丢失,且并发症少,可作为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推广。
作者:韦蒙;刘智;廖文奔;曾明义;刘业广;吴桂华;韦森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