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对照研究

岳四海

关键词:开颅夹闭, 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
摘要:目的:探讨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动脉瘤破裂患者80例(动脉瘤80枚),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夹闭组37例(37枚)和介入组43例(43枚)。开颅夹闭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介入组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开颅夹闭组总完成栓塞及夹闭率为91.9%,介入组为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夹闭组GDC及动脉瘤夹使用枚数明显少于介入组(P﹤0.05);开颅夹闭组H-H分级Ⅲ级以下完全转归率为94.1%,介入组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再次出血。结论介入栓塞可治疗各种形态的动脉瘤及开颅夹闭术无法抵达的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必将逐渐成为动脉瘤治疗领域的主流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叶性肺炎102例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102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X线或CT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儿中发热100例,咳嗽99例,胸痛19例;发病短2 d,长10 d;病原学检查提示支原体血清IgM阳性45例,白细胞计数﹥10×109/L 49例,C-反应蛋白﹥40 mg/L 26例,混合感染61例,肝及心肌损害82例(心肌损害73例,肝损害19例)。经系统性治疗后治愈89例,好转11例,转上级医院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持续发热≥3 d,伴咳嗽或持续高热原因不明的年长儿应早期影像学检查及加强病原学检查,应及时诊断,针对性用药、抗生素足量、联合、疗程应用,密切接触者可能会传染,合并胸膜炎、胸腔积液及有全身中毒症状者可予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黑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 TCI)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于鄢陵县中心医院行LC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均为ASAⅠ~Ⅱ级。按给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TCI组( A组)和恒速输注组( B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插管时( T2)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基础值(T1),B组低于A组(P﹤0.05);A组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总用量均少于B组(P均﹤0.05);A组初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B组提前( 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呼吸抑制及术中知晓。结论对老年LC术患者使用TCI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安全有效,有利于指导合理用药,提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穿支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踝周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应用穿支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67例,均行穿支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所植67例皮瓣中成活63例,随访6~12个月,所有皮瓣均具有良好弹性,外观满意,质地优良,且颜色和正常肤色接近,踝关节恢复正常活动功能。结论穿支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踝周软组织缺损有显著治疗效果,可促使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晓磊;王红建;李灏;李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为(10.10±2.01)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分别为(4.48±0.46)mPa/s、(8.02±0.87)mPa/s、(1.47±0.17)mPa/s和(42.68±3.24)%,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0.05)。结论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健;李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杞县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并进行分组,实验组21例采用120 mg/d剂量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90 mg/d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第3、7天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呼吸困难评分,检测患者的血糖和肝、肾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各方面的表现均比对照组有较大改善。实验组显效率为57.1%,有效率为28.5%,总有效率为85.6%;而对照组显效率为33.3%,有效率为42.8%,总有效率为76.1%。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在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120 mg/d的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较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卫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伴发疾病及临床治疗,总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博爱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其发病诱因、首发临床症状、伴发疾病及治疗情况等。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发病诱因为感染,76.6%的老年患者同时有2种及以上的诱发因素;老年患者多以呼吸困难和咳嗽、咳痰为主要的首发临床症状;发病时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85.1%的患者同时伴有2种及以上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但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有多个诱发因素和多个伴发疾病,而症状不典型,非特异性症状繁琐复杂;临床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联合用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适当休息与锻炼,正确的指导饮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仝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外露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一种修复方法。方法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外露32例,皮瓣供区取全厚游离植皮。结果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随访10个月~2年,皮瓣及植皮区外观良好,两点分辨率20~30 mm,长距离行走无皮瓣破损及骨外露现象。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移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外露,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杨树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焦虑应用黛力新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黛力新片10.5 mg,早、午口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NIHSS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A及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降低( 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敏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小切口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小切口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寻找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郏县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肿瘤长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瘤的切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孙伟;张俊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内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内妊娠28~34周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和间苯三酚120 mg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组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对照组静脉补液2000 ml。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羊水指数( AFI)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结果联合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三组孕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内妊娠28~34周羊水过少能显著增加羊水量,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作者:徐颖媚;胡碧洪;向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将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43%、94.00%,治疗后观察组 Glasgow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李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的降糖策略及清创时机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的降糖策略及清创时机对糖尿病足溃疡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快速降糖组及渐进降糖组,比较组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足溃疡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不同降糖策略下溃疡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渐进降糖组比较,快速降糖组血糖达标早、低血糖发生频繁。两组患者清创越早,其溃疡愈合时间越短( 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住院期间降血糖不应苛求血糖达标,应重视避免低血糖的风险,尽早行清创手术。

    作者:程劲松;汪四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病以乳房肿块、经前疼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点,好发于30~40岁妇女的一种慢性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临床上按中医辨证施治分为肝郁痰凝、冲任不调两型。2005年3月至2012年5月笔者用中药治疗25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金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息肉108例经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10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中医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08例经宫腔镜检查加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宫腔镜手术摘除。结果108例中异常子宫出血70例(64.81%),合并不孕30例(27.27%),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20例(18.52%),提示子宫内膜不均质占位65例(60.18%)。手术时间(17.56±7.23)min,术中出血(15.30±5.10)ml,术后月经异常者恢复正常,术后妊娠18例。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宫腔内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

    作者:申素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数字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 X线摄影对乳腺癌多形态影像学分析的价值,提高乳腺癌的影像学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资料,评价数字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触及肿块110例,占55%,肿块伴钙化42例,占21%;不对称性密度增高伴结构紊乱27例,占13%,PAGETS病4例,占2%;皮肤增厚32例,占16%,乳头内陷28例,占14%。结论数字乳腺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结合临床病史和触诊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张爱辉;于湛;高剑波;梁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基础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基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院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的足月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游泳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记录两组每天体质量、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神经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在体质量增加、每天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神经行为安慰性增加,颈紧张反射活跃,手握持力度增加,并能重复抓握,觅食反射活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游泳及抚触婴儿是早期的保健活动,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

    作者:王志军;余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握绷带卷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手握绷带卷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近节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手指近节指骨骨折患者42例行手握绷带卷外固定治疗,早中期口服自制中药方剂接骨散,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当即复查X-ray示解剖复位,5 d后复查X-ray较前无改变。优秀41例,良好1例。结论手握绷带卷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近节指骨骨折,安全简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牙素治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护牙素治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共198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敏感的天然牙随机分为脱敏组及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牙合支托窝脱敏后1d、1周、2周和3周时敏感程度的差异。结果患者的牙合支托窝脱敏后1 d、1周和2周时,脱敏组敏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周时脱敏组敏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护牙素治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过敏症可收到一定效果,但在脱敏后2~3周有必要再经行一次脱敏治疗。

    作者:李培;李亮;许颖;任京雪;夏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利福喷丁、利福平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安阳市结核病防治所治疗的11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采用LHZE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RHZE方案治疗,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第2、4个月末及第6个月末的痰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病灶总有效率和空洞总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收治的10例老年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患者,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与截肢与否的关系。结果10例患者中截肢4例,截肢率为40%。与未截肢组患者相比,截肢组的外周血管狭窄程度、切口感染情况更严重。结论老年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住院患者有很高的截肢率,积极控制血糖,彻底清创、抗感染、多科协作治疗是避免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关键。

    作者:蔡雪;黄汉伟;邓彩金;郭丽;陈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