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辉;杨广辉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荥阳市人民医院门诊的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患者120例,其中应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地氯雷他定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的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治愈率为80.0%,治疗有效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85.0%、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治疗有效率较高,用药安全性好,远期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培霞;董红建;张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予以膝关节镜下辅助经皮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恢复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膝关节镜下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大规模应用。
作者:刘喜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皮肤科带状疱疹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给予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照组44例单纯给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5 d 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伐昔洛韦和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消退皮损,改善神经疼痛的不良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重度 OSAS 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60例,手术组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嗜睡量表(E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SAQLI)总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ESS、SD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nCPAP 组改善更加明显,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 nCPAP 组治疗后 SAQLI 日常活动、情感活动、症状方面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度 OSAS 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优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作者:李维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横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组),48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对两种手术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内固定组明显增加,而负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内固定组,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功能恢复达优率以及总体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有效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尽早进行负重行走,且其近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吕良庆;韦向东;蒙世远;苏义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加巴喷丁治疗的疗效及药理。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洛芬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与同步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将5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放疗化疗,观察组27例采用热疗联合放疗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局部控制率92.59%,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9.63%,低于对照组的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深部热疗与同步放疗化疗联合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王冉;杨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者,女,60岁,因“间歇性右侧腰痛2年余”入院。既往患2型糖尿病13年,近年出现双眼糖尿病眼底病变,因“胆囊结石”接受胆囊切除术4年。入院时查体:双眼视物稍模糊。两肺呼吸音清晰,右侧肾区叩击痛(+)。入院时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84×109/ L,中性粒细胞75.6%,红细胞3.12×1012/ L,血红蛋白73 g / L,血小板计数406×109/ L。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血糖6.23 mmol/ L。泌尿系 B 超提示右肾多发结石伴右肾重度积水。双肾 CT 加增强扫描提示右肾及输尿管上段多发结石,右侧肾盂积水呈囊状扩大,肾皮质变薄,右肾实质强化较弱。X 线尿路平片提示右肾及输尿管上段多发弱阳性结石影。术前诊断:右肾积水,右肾及输尿管上段多发结石,2型糖尿病,双眼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较满意,拟予行右侧肾盂切开取石术。术中见右肾周脂肪组织水肿明显,肾脏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困难,切开薄弱区肾实质,见肾积脓,取出肾盂内多个脓栓,术中考虑:肾结核,脓肾,行包膜内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右肾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好,随访23个月,预后良好。
作者:姚凤斌;王磊;鲍世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88例术前接受宫腔镜检查,诊刮组88例术前接受刮宫诊断,以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方式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腔镜组诊断符合率90.91%优于诊刮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I、II 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正确率方面,腔镜组分别为88.70%和100%,诊刮组分别为65.78%和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安全、符合率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冬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囊炎21例,慢性胆囊炎91例。结果本研究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102例,成功率为91.1%,中转开腹手术10例(8.9%),术后并发症11例(9.8%)。结论加强围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技术,对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丁克雄;董伟;谢大伟;金耀华;赵玉环;段海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子宫体倒 U 形动脉缝扎术对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性治疗,并观察手术对血液循环以及子宫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州市中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实施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止血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子宫体倒 U 形动脉缝扎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即刻止血率以及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子宫血循环指标子宫动脉阻抗指数以及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即刻止血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体倒 U 形动脉缝扎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迅速、止血效果确切、安全等众多优点,其在大限度上使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予以减免,并降低了对患者术后子宫及卵巢的血管及血循环的影响,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手术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丽英;陈颖;李燕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在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经病理诊断为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40例,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行胃镜复查,观察病灶变化。结果所有病灶经高频电凝治疗后均无复发。结论高频电凝治疗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是食管癌高发区二级预防的有效手段。
作者:柏化丽;李自廷;曹龙启;金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婴幼儿人工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通过肺部听诊进行气道高反应性结果判断)的可靠性。方法选择82例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按照《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为慢性咳嗽的婴幼儿做为试验对象,用乙酰甲胆碱从低浓度开始逐渐递增浓度进行激发试验,每次雾化吸入药物后首先进行肺部听诊,再进行潮气肺通气功能检查,肺部任何区域出现哮鸣音、氧饱和度下降大于5%或 MCH 浓度已达到16 mg/ ml 时终止激发试验,对两种方式判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潮气肺功能判断的阳性率为68.3%,通过肺部听诊的人工激发试验判断阳性率为59.8%,潮气肺功能判断为阴性的病例通过人工听诊方法均判断为阴性。结论婴幼儿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方法可靠,特异性高,敏感性略低于潮气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结果,有一定的假阴性,但仅为8.5%,为不具备潮气肺功能仪的医院完成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一种替代手段。
作者:余静;刘蓉;李艳;杜继宇;邓琳凡;董金蓉;王敏;杨进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及病因。方法整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73例新生儿肺出血(PHN)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 PHN 的高危因素与临床特征。结果 PHN 发病率男婴、低体质量儿、早产儿分别为66.34%、82.54%、58.06%,均高于女婴(14.63%)、体质量正常儿(26.58%)及足月儿(5.56%)。结论掌握 PHN 高危因素,对高危新生儿给予重点监护,积极预防以及尽早诊治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彭湘莲;丁桂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及治疗前后 Harris 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3.8%,对照组为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arris 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髋关节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周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PTS)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非妊娠女性45例(非妊娠组)、正常晚孕女性45例(正常妊娠组)及妊娠糖尿病女性45例(妊娠糖尿病组),检测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肽 A(FPA)、蛋白 C(PC)、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妊娠糖尿病(GMD)组与非妊娠组、正常妊娠组比较,GMD 组血浆 TpP、TAT、vWf、FPA、P-选择素、D-dimer 均明显上升(P <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女性具有 PTS,妊娠糖尿病患者则具有较为显著 PTS 情况,所以糖尿病孕妇产前检测凝血和纤溶情况,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改善预后等。
作者:娄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3例(47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干耳,干耳时间为术后1~3个月,平均(1.8±0.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3年,移植的颞肌筋膜全部成活,均无胆脂瘤复发;患者术后6个月气导平均听阈、气骨平均导差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能在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感染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宁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胺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肿瘤化疗中评价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舞阳县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CysC、RBP 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消化道肿瘤患者的 BUN、Cr、CysC 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患者的 RBP 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BUN、Cr、CysC、RBP、CysC + RBP浓度达到诊断标准的阳性率为8%(4/50)、10%(5/50)、88%(44/50)、82%(41/50)、92%(46/50),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5)。结论 CysC 联合 RBP 在评价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温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小儿哮喘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6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35例),参照组为72.22%(26例),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较高,而且复发率极低,同时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龙林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喘息、嗽咳、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天数、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 <0.01),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 <0.01)。结论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李宗尚;赫延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