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萍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38例患者中31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6.31%,6例溶栓失败发生泵衰竭转上级医院,住院期间死亡1例,病死率为2.6%.结论 静脉溶栓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心肌损伤,实现了血管功能重建,且患者治疗的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就越高.
作者:杨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的止泻时间、治疗总疗程、疗效等指标,在患者康复后对治疗组继续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进行巩固预防,并进行回访.结果 治疗组的止泻时间和治疗总疗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80.0%(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对于防治相关性腹泻可以很快控制病情,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江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多发于男性,特别是中老年人,影响人们的健康,危及人们的生命.近年来曲美他嗪在常规治疗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制剂等同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希望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济源市肿瘤医院共收治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173例,在其腹水中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耐药性检验.结果 经培养得到病原菌123株,其中G-菌93株(75.6%),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菌28株(22.8%),以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余真菌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未出现耐药菌7株(5.7%),耐药菌116株(94.3%).结论 SBP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长久使用的药物(哌拉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等)有一定耐药性,尽早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将对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苗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本市消化性溃疡(PU)的胃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禹州市卫生防疫站三病医院就诊,并经胃镜确诊的1021例患者的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DU)为657例,占65.35%;胃溃疡(GU)766例,占26.15%.14~55岁患者以DU为多见,56~70岁以上患者多见于G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慢性内科疾患,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55岁以下的患者(P<0.01),再者不同性别间也存在者较大的差异性(P<0.01).结论 PU的胃镜情况和临床特征在年龄、性别之间各有不同,重视男性和中老年PU患者,及时诊断治疗、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及癌变作用极大.
作者:侯彤生;方书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DAPK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由钙离子/钙调蛋白调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具有抑制肿瘤作用.DAPK可以影响细胞活力,诱导细胞的凋亡和自溶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将DAPK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晓刚;黄雪琴;张月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生脉和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1例患者常规使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奥曲肽联合使用生脉和硫酸镁治疗(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C-反应蛋白变化、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对比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奥曲肽联合生脉和硫酸镁治疗组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并发症控制和病死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生脉和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
作者:陈亚奇;王彩芝;房修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威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病种,尤其是在其急性加重期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致死率极高.致死原因很多,可能与此类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基础病较多、痰液多堵塞气道且无力咳痰,导致病情持续恶化有关.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治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高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方法 选取南阳市肺性脑病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5例.两组基本对症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另给予纳洛酮0.4 m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后,以后为纳洛酮0.8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疗效3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0 min~3 d,患者血气指标多数转为正常,有效率为90.5%,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疗效确切,查阅文献证明,作用机制明确.
作者:贾西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治疗和控制SMA提供依据.方法 将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至2011年间临床分离的319株SMA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A在病原菌中的分离率为2.6%,SMA感染主要发生于ICU和呼吸内科,痰(51.6%)和尿(18.3%)是检出SMA较多的标本;除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SMA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治疗时应按药敏结果选药;医院应加强对SMA的监测,预防和控制SMA院内暴发流行.
作者:李玉强;万忠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诱导技术并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咽喉表面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组(E组)和对照组(F组),每组20例.E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4%利多卡因表面麻醉,1%丁卡因气管内麻醉后插入支气管镜后经侧孔HFJV;F组静脉注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插入支气管镜后经侧孔HFJV.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各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F组发生舌后坠3例,呛咳屏气11例,喉支气管痉挛3例.E组发生舌后坠1例,呛咳屏气2例,喉支气管痉挛0例.结论慢诱导技术HFJV 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更为安全,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减少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
作者:蔡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病情给予综合治疗,治疗期间禁止饮酒,除2例患者死于肝癌之外,其余患者肝功能指标于治疗后2~4周恢复正常值.结论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几率与患者饮酒时间、饮酒量成正比,禁酒是成功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基础和重要因素,患者应改变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严禁饮酒.
作者:尹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脑干脑炎的特点、MRI变化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15例临床确诊的脑干脑炎临床特点、MRI变化.结果 脑干脑炎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晕、复视、行走不稳、饮水呛咳等为首发症状;全部患者均有单侧颅神经损害表现;MRI与临床定位相符率低;经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脑干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作者:梁中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对2011年1月至8月的全麻术后50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包括呼吸道管理、循环系统管理、各种引流管护理、安全管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504例全麻术后患儿全部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平稳后转回病房.其中5例并发喉痉挛,3例并发舌后坠,经过及时有效处理后病情稳定.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不同情况要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能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保证手术和麻醉安全.
作者:董凤梅;杨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太康县城郊乡卫生院门诊收治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明显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疗效肯定并安全可靠.
作者:谢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取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取环,必要时辅以B超监测.结果 68例中65例成功,无一例出现子宫大量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取环具有可视、微创、疗效好、成功率高等特点.
作者:吴薇;周玲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绀、呼吸困难;急性呼吸道与肺部感染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病因素;经治疗,41例出血停止,病情好转,15例因并发肺部感染、出血性休克及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死亡,病死率达26.79%.结论 早期诊断与防治是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动态监测,将血小板计数在感染治疗前、感染时和感染控制后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时与感染治疗前和感染控制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控制后与感染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减少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高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8%.结论 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联合G-CSF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具有高效低毒的新型化疗方案,以小剂量、低浓度、持续作用、合理配伍为特色,疗效肯定,不良应较轻,无严重毒副作用.
作者:林晓燕;李凤菊;郭学凤;何玉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1 病例报道患者1,男,31岁,2011年9月因突发腹痛1 h就诊,腹痛剧烈呈持续性,并向腰背部放射,无呕吐及腹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内科诊室.查体:血压1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85 次/min,检测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心肌梗死三联(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1)及腹部B超结果均无异常,转诊急诊科,患者疼痛加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腹部无压痛,拒绝生命体征监测,给予吗啡5 mg肌肉注射,患者疼痛减轻,情绪渐平稳,行胸腹部CT及增强检查,结果示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收住血管外科治疗.
作者:李忠志;韩宁林;胡业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