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女初中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共调查哈尔滨市12 ~ 15岁女初中学生650名,在对女初中生举办生殖健康讲座前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女初中生对妇科疾病、艾滋病传播途径、避孕方法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为学校与报刊书籍,92%以上的女初中生认为有必要举办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及健康心理咨询.结论:初中学校应该与有关卫生保健机构联合强化女初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多途径提升其生殖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
作者:潘星月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经过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总结7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7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儿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69例治愈,5例复发,1例患儿发生肠套叠转入外科治疗.结论:密切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该病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曲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对结石性胆囊炎胆结石切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评估其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结石性胆囊炎胆结石切除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些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进行护理干预,将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情况均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理想;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4.3%);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石性胆囊炎胆结石切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45人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肾损伤患者64人,非损伤患者81人,另设健康对照组112人.检测各组人群的N端脑钠肽前体指标,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与NT-proBNP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NT-proBN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损害组和非损害组相比NT-proBNP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作为检测标准对病人的检出率明显大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NT-proBNP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文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康复科收治的脑梗死失语症患者入组,截止2016年2月,共入选对象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知信行干预,持续3个月.结果:观察组明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失语症的疗效.
作者:谷中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致残以及致死率极高的非外伤性、脑实质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相关脑出血疾病的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研究甚多.多数治疗取得显著疗效,但仍存在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案错误导致的疾病迁延,错失治疗时机等问题.近年来临床对于脑出血的病因与其发病部位的相关研究广受医学界学者的关注.本次研究主要从脑出血分型、不同分型脑出血疾病的发病部位、脑出血病因与发病部位的相关性分析与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脑出血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科学可靠依据.
作者:吴先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麻醉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异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情况.结果:在插管时间点(T1),观察组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效果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作者:梁文才;王润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气胸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为对照组患者用粗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患者则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罗树琼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乾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原理,临床特征,病中治疗和病后恢复,经过系统的研究来提高临床认识和医治质量.方法:对我院接收的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例档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的案例中,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的发生率为8.87%,女性发生率为2.42%,男性发生率为6.41%,脑卒中后癫痫的的早期发生率比晚期发生率高得多,几乎是2倍还多,脑卒中的发生类型,性质与病灶部位有关,易发生癫痫的病灶是皮质病灶.结果:对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理进行探讨,脑卒中后癫痫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皮层病灶更易发病,并且基本上是全面性发作,治疗及时可有效控制.
作者:刘虎;杨芳;刘荣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l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肖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得抢救时间得到有效缩短,患者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斌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整理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在人体解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剖析名词概念的内涵,讲授中空性器官的走行和分布,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为其他医学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克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与创面愈合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300例肛肠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50例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换药疼痛度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 ~ 3d、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 7d,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20.14±2.36)d,对照组(32.25±3.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病术后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可有效减轻换药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采用.
作者:惠小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社区14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7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研究组及常规组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7.26%、78.08%,研究组干预效果更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升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李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病情好转后下送低海拔地区,治愈率100%.结论:以吸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危重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并依据其评分结果选取合适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6%),且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越高,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越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能够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判断患儿的预后情况.
作者:曾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对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60例患者按照统计学随机原理分为两组,把在治疗过程中只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式的组别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外还加以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的组别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在治疗措施采取之后,对照组患者痊愈人数有12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0%,治疗后有好转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 3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3.33%,在治疗后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迹象的患者人数有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16.67%.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痊愈人数有1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50%,治疗后有好转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4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6.67%,在治疗后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例,是总研究人数的3.33%.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明显,应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蔡吉芬;张红芬;陆保坤;王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