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定友;周梅香;顾建华;孙维高;陈宇;钱金娣
目的:研究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动脉血气的影响,评估其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3年8月收治ARDS患者58例,随机分lipo-PGE1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入院48h后静脉滴注lipo-PGE13ng·kg-1·min-1,维持2h,每天2次,连用7~14d.比较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机械通气时间、患者住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O2、氧合指数(氧分压/吸氧分数)、肺顺应性恢复较对照组早(P《0.01,P《0.05,P《0.05)lipo-PGE1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量.结论:lipo-PGE1对ARDS患者有较好疗效,提高生存率,缩短住ICU时间.
作者:柳元化;邵学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硬膜外麻醉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5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0.25%布比卡因组Ⅰ(n=17)和0.25%罗哌卡因组Ⅱ(n=18).观察两组用药后对MAP、HR、SpO2的影响.结果:Ⅰ组注药后10min、20min时MAP、HR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Ⅱ组10min、20min、40min时MAP都有下降,但HR变化不明显,SpO2两组都变化不大.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都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对呼吸功能影响小,但对循环功能影响应引起重视.
作者:瞿波;侯望平;方锐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早期5例,髋关节间隙内侧增宽,股骨头稍变形,有轻微的散在碎裂.从中央到表面可见点状及小道状骨质增生,正常星芒征变形或周围呈丛状及簇状,部分相互融合;晚期13例,股骨头变形呈园帽状或蕈状,病变内发生囊变和碎裂,星芒征明显变形或消失,骨小梁均失去原有之均匀排列而融合成不规则、不均匀之粗大丛状及簇状,或呈不规则之粗大颗粒状.股骨颈缩短、增粗,大转子升高,沈通氏线不连续,髋臼窝宽而浅.髋关节普遍骨质疏松,肌肉萎缩.8例股骨头前方骨皮质骨折不连续.结论:CT扫描对早期发现病变及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受累范围及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蔡先应;闫庆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提高对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认识.方法:对26例体弱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26例,随访19例,优9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3.6%.结论:对体弱,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时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友仁;徐生根;徐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45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过敏性紫癜,青少年好发;单纯皮肤型(12例)及混合型(14例)占多数;治疗采用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全部治愈.结论: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本病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Pilon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疗效.方法:自1997年6月~2003年4月手术治疗Plon骨折41例,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结果: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41例患者优28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7%.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根据骨折及软组织条件选择合适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关键.
作者:孙晓智;陈林彬;王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 polyposis FAP)是一种可累及结、直肠,具有很大癌变倾向的遗传性疾病.现结合13例病例资料就其临床特性及诊治方法进行讨论.
作者:卢红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虽然目前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但心肌梗死的发生并非都是因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所致,如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出血、冠脉持续痉挛、循环血量骤降导致冠脉灌注锐减、心肌需氧量突然猛增、餐后血酯过高等也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作者:吴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2月~12月,共施行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术中均使用自制简易腔镜手助器.结果:5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分别随访10个月和1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手助腹腔镜具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等特点.自制简易腔镜手助器使用方便、经济实惠,有利于基层医院手助腹腔镜的开展.
作者:卢子文;王天济;吴松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治疗上肢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上肢(锁骨、肱骨、尺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镍钛环抱合金固定骨折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骨折临床愈合.结论: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具有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固定稳固,手术操作简单等特点.
作者:叶飞强;利春叶;黄日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0年~2003年本院共收治18例创伤性膈疝,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56岁,平均38岁.
作者:邢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分娩ASAⅠ~Ⅱ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为自愿要求镇痛无禁忌证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连接微泵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为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初产妇.观察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产时出血量和产妇生命体征(Bp、P、R、SPO2)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第二产程显著缩短(P《0.05),剖宫产率降低,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生命体征(Bp、P、R、SP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用药量少,对母婴无影响,可缩短第二产程和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张映平;陈爱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原因分析.方法:对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经予血塞通和丹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粘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治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切变率下血粘度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只有20S-1及40S-1治疗前后有差异.结论: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其疗效认为与对血液粘度的改善有关.
作者:金国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睾丸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分型.方法:分析21例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仪检查的阴囊外伤患者的声像图改变和手术所见.结果:21例阴囊外伤患者中睾丸挫伤型4例,睾丸血肿型9例,睾丸破裂型7例,正常1倒,超声检查与手术对照符合率95.2%(20/21).结论:超声检查睾丸损伤准确率高,方便易行,其声像图分型与病理改变接近,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正平;胡正彪;吴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危险层次中年高血压病眼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对807例(1614眼)中年高血压病和379例(758眼)健康人眼动脉频谱进行研究,检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液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频谱第1峰(A)与第2峰(B)的比值(A/B).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对病人的危险性进行分层.低危组251例;中危组334例;高危组176例;很高危组46例.结果:高血压病中中危以后,眼动脉的PSV、EDV、RI、PI、随着危险层次的提高而相应变化(P《0.01或P《0.05),PSV、EDV减低,RI、PI升高.A/B敏感性高(91.3%),且是唯一在低危与中危间即有显著差异的指标(P《0.01),该值随着危险层次的提高而下降.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眼血流对于定量评估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顺和;沈贵林;钟志萍;管建明;郑哲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对照研究乳管内视镜与乳管造影在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方面的差别.方法:乳头溢液病人175例先行X线下造影检查,后行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对比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造影检查.结论: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检查明显优于X线造影检查,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X线造影检查.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0~2001年我们对105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肠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5例,男64例,女41例,年龄60~85岁,平均73.2岁.
作者:徐黎明;潘永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设立治疗组30例,化疗后出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则应用格拉诺赛特治疗,对照组20例,仅化疗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WBC变化及WBC持续低于2×109/L的天数,及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治疗组白细胞上升至4×109/L后复查骨髓了解细胞形态.结果:用格拉诺赛特治疗后3天WB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WBC持续低于2×109/L的天数明显缩短,感染发生率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诺赛特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致白细胞减少症是有效的,且能降低感染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副作用少,不会导致白血病细胞增殖.
作者:翁立坚;林若玲;黄健美;蔡若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转归及影响致残因素.结果:临床治愈33.3%,好转4O%,总有效率73.3%,死亡率20%.讨论:房颤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是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差.
作者:周利霞;周利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院前溶栓和住院溶栓在时间上及疗效上的比较,发现前者的优越性.方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室进行静脉溶栓,观察疗效,并与随机统计的既往住院后溶栓的19例心肌梗死病人比较.结果:院前组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30min~12h,再通率76.0%,临床治愈率73.3%,病死率14.3%;住院组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60分钟~12h,再通率73.6%,临床治愈率68.4%,病死率15.8%.时间上及疗效上前者优于或相当于后者.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静脉溶栓疗效肯定,安全可行.院前溶栓可以为患者争取时间,及早期解除痛苦.
作者:杨振和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