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
创伤性颅内血肿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骨瓣或骨窗开颅清除血肿.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学及微侵袭技术的发展,创伤小的微侵袭技术被逐渐应用到颅脑损伤的血肿治疗中.我院在2000年6月~2002年6月采用钻颅置管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高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方法很多,以带血供骨瓣肌骨瓣的修复效果较为肯定,尤以邻近带蒂转位骨瓣治愈率高,手术较为简便[1,2],我们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肌髂骨瓣转位,并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获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常见甲状腺结节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区别.方法: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定22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瘸及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细针抽吸细胞(FNPC)及术后甲状腺组织端粒酶的活性.结果:无论FNPC标本还是组织标本甲状腺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均较高,并且FNPC标本与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基本一致.结论:端粒酶是甲状腺癌定性的良好标志物,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FNPC标本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作者:谢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由于老年病人术前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为探讨高龄老年胃癌病人手术治疗的安全措施,兹将我院普外科1993年5月~2003年1月手术治疗的63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治国;高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整体护理的不断开展,教养型的护理人才是临床护理的迫切需要.职业态度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首要成分,情感教育是促进护士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转化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及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老年脑卒中后癫痫45例临床资料,并加以研究总结.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卒中类型有关.其发作类型与脑卒中部位有关,早发生癫痫用安定控制,预后较好,迟发性癫痫需抗癫痫治疗,大部分预后较好.结论:早发性癫痫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迟发性癫痫多见于脑血栓形成,二者的发病机理不同.老年脑卒中癫痫发作类型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多见,其脑卒中部位多位于额、颞、顶叶和额叶+颞叶.
作者:龙治华;刘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疗效的方法及对细胞集落的影响.方法:康力龙单用(25例)及合用田可(31例)治疗CAA56例.应用甲基纤维素培养法观察治疗前、后骨髓造血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康力龙+田可(环孢素A)组有效率为81.6%,CFU-E集落产率(个/103BMMNC)分别为24.4±23.1、19.7±17.6,单用康力龙组为57.3%骨髓BFU-E、CFU-E集落产率(个/105BMMNC)分别为13.8±12.6、9.7±5.6.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力龙联用田可组治疗CAA疗效高于单用康力龙组.血液学恢复更快.
作者:史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血管球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四肢远端.自2000年~2002年我科诊治15例手部及足部血管球瘤病人,经手术彻底切除,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刘建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儿童解剖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在本病的诊断方面存在如下困难:①患儿不能清楚的提供病史;②病情发展快,全身症状出现早如发热、呕吐等;③体格检查不能满意合作,难以获得典型的体征.
作者:王培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病程长短不一,年龄老、中、青均有,且中青年妇女多见,中青年妇女是单位及家庭重要人物,患此病给工作及生活、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我院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90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35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45%下降到目前的2%,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肋下置双管引流,合适的胸带包扎力,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及恰当的综合治疗.
作者:隋守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加穴位封闭的方法与单纯西药加穴位封闭对贝尔面瘫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门诊贝尔面瘫病人64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人,实验组给予中西药加穴位封闭综合治疗,对照组用传统西药加穴位封闭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6.9%.对照组治愈率84.4%(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贝尔面瘫进行全身和局部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若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波利特)及奥美拉唑(洛赛克)的七日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将4 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雷贝拉唑10mg/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d,记录服药前后病人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积分下降值判定疗效.结果: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两组病人服药一周后积分下降分别为3.43±0.7 4,3.37±0.78,下降率分别为72%,74%,两者均有明显下降,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
作者: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左半结肠、直肠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损伤后容易漏诊、误诊,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是腹部损伤中较为复杂的难题之一.我院1992年8月~2002年8月共收治该病23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伟;郑元回;林型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常并发慢性低钠血症,中重度低钠血症n可诱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发现根据理论计算公式,补钠量(nmol)=(142mmol/L-实测血清纳)×0.2×体重(kg),不易纠正COPD患者慢性低钠血症.本组病例72h实际总补钠量是理论计算值的2倍.72h血钠浓度稳定在理想水平.
作者:秦月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Ki-67在小儿肾母细胞瘤和小儿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En Vision法对25例肾母细胞瘤和8例肾腺癌肿瘤组织进行Ki-67免疫标记.结果:FH型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28%,UFH型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100%.有转移或浸润的88%.肾腺癌Ki-67阳性表达率为12%.结论:Ki-67在小儿肾母细胞瘤肾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学分型及肿瘤组织浸润和转移存在密切关系.组织学分型越差、有转移和浸润Ki-67阳性表达越高,预后越差.Ki-67能较好反映小儿肾母细胞瘤和肾癌增殖状态,对临床诊断与进一步化疗与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同时可作为常规病理组织学的一种补充.
作者:蔡正林;张忠德;奚政君;王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已被公认.近尚有人提出低血钾也是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1].为了进一步探讨低血钾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我们分析了99例同时期、同年龄组的住院病人血钾浓度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以及血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作者:吴毓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Se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各种原因胸腔积液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B超定位后采用SC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并保留血管鞘,导管尾端以三通开关接引流袋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根据胸水病因行针对性药物治疗.结果:42例病人共置管50次,未出现并发症,总有效率82%.分组统计显效率:对结核性胸水、化脓性胸水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胸水为100%,对恶性胸水为32%,对不明原因的胸水为25%.结论:Se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有较多优点,配合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项军;王磊;李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和血塞通对照组,两组疗效均为14天.评定指标包括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郭爱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1年间收治的成年肠套叠病人27例,全部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结果:27例病人中小肠-小肠型套叠16例,回肠-结肠型套叠8例,结肠-结肠型套叠3例.有24例为继发性套叠3例原因不明,其中有20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16例明确诊断.有10例行腹部B超检查,7例确诊.24例行肠切除、3例行复位固定.结论:成年肠套叠多继发于肠管器质性病变,全消化道钡餐和B超对诊断有帮助,该类病人皆应手术治疗.大多数需行肠切除术,对结肠-结肠型肠套叠可以不复位而直接行肠切除术.
作者:袁志勇;马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