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张海军

关键词: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摘要:目的:分析9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92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三联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眼压均较术前降低,4眼因视神经损害视力光感或手动无提高,其余88眼均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是有效的,但要注意操作技巧.较其它白内障本组的并发症高.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病,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除引起长期慢性疼痛外,还常常导致心理活动失调.我们对12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潘更毅;赖学章;张宪秋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针刺腰部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0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腰部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临床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了除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之外的所有类型的心绞痛,治疗不当,则会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故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三年来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玉新;许一玲;李庆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克雷白杆菌肺炎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克雷白杆菌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7例克雷白杆菌肺炎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症状与体征、X线检查、治疗与转归等,以及用K-B(纸片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93%患者有基础病,其中COPD常见,混合菌感染7例,占26%,混合菌主要为绿脓杆菌和真菌;药物敏感测验提示共分离出58株肺炎克雷白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5株,占25.9%,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仅对亚胺培南和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结论:克雷白杆菌肺炎患者中63%为老年人,63%为医院感染,多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ESBLs菌株的产生,使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困难,诊断依靠病原学并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治疗应根据药敏并联合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赵妍;高淑贤;魏春荣;李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生儿洗澡时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洗澡是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洗澡过程中,我们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及疾病先兆,早期处理及精心护理,可将一些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使新生儿更健康地成长,现将洗澡时发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姚素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洗胃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对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16例口服中毒患者的洗胃过程进行分析、探讨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导致的不适反应,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方法.

    作者:杜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生儿窒息早期抗氧化剂治疗与器官衰竭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缺氧后,各脏器均发生退行性变.我们从1996年至2001年11月应用早期抗氧化剂治疗新生儿窒息29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大为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叶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误诊分析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是新生儿先天性腹膜鞘状突闭塞发生停顿、迟缓或不完全,使鞘突管仍然保持开放而造成的,而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不能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造成腹股沟斜疝嵌顿.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收住二例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资料如下:

    作者:陈克;潘国权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在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对埃塞俄比亚阿达姆医院1999年3月~1999年9月使用产钳分娩(FD)与胎吸分娩(VE)的27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儿的并发症分别为软组织损伤和头皮血肿.FD和VE组从出口到中位牵引产伤有明显的不同(P<0.01),对产妇的影响FD和VE组无明显差异(P>0.05).VE组对新生儿可引起更多的软组织损伤(P<0.05).结论:FD和VE仍是解决阴道分娩的重要手术,应正确掌握指征,熟练操作,以期降低母儿并发症.

    作者:陈淑霞;陈永红;宋保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14例误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AMI)典型者一般诊断不难,不典型者易误漏诊,误诊率为47%[1].为吸取教训,现将本院近五年来(1995~1999)遇到的14例误漏诊病例讨论如下.

    作者:许燕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早期使用灯盏花素的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观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56例颅脑外伤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探讨颅脑外伤病人血流变指标,甲襞微循环的变化规律.方法:对伤后一周病人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每日一次,1~2h内输完,10d为1个疗程.分别采集静脉滴注前一天清晨空腹,滴注后5d、10d的血样,用Low Shear30测量表观粘度,同时测红细胞压积及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P<0.05)及甲襞微循环观察指标(P<0.01)结果有明显改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降低颅脑外伤并发高粘血症,改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见效快,疗程短.

    作者:渠敬峰;周炳华;徐锋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女性生殖道感染216例检测结果分析

    女性生殖道因解剖、生理、性生活、分娩和卫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易发生感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氏菌(NG),酵母样真菌、是女性生殖道重要的致病菌,了解这些微生物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状况,对诊治女性生殖道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健;朱俊;张厚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胸脐皮瓣移植修复腕部电烧伤

    目的:介绍胸脐皮辩移植在腕部电烧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例病人均为腕部高压电烧伤(电压1000~5000v),烧伤面积0.8~4%,均为Ⅲ°伤,入院后常规抗炎治疗,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暴露,于伤后48~72小时行扩创胸脐皮瓣移植修复术.结果:12例病人全部手术成功,创面愈合,随访一年,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胸脐皮瓣移植术治疗腕部电烧伤疗效确切,功能恢复良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李强;张业龙;牛希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角膜穿孔伤108例临床观察

    角膜位于眼球前部,暴露于外界,易遭受各种外伤,以角膜穿孔伤多见,且多伴有虹膜组织的嵌顿,严重者有晶状体及玻璃体脱出或嵌顿,可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手术治疗有一定难度,操作较复杂,因为角膜是重要的屈光间质,所以对视力影响较大[1].

    作者:孙进峰;梁红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吗咪爱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50例报告

    1临床资料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选观察对象100例,年龄2月~3岁;大便性状均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大便次数≥8次/天,部分病例伴有发热、呕吐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作者:王慧琴;丁红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595例高级职称的血压、血脂情况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厂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血压、血脂情况及其异常发生率.方法:对我厂在职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全面体检,选其中资料完整的进行分析.结果:①男性正常高限血压及高血压的百分率分别为6.8%和50.9%,女性正常高限血压和高血压的百分数为7.5%和18.9%,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特别是轻度高血压(P<0.01),适宜血压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1).②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也增加.③血脂、血糖增高.除高甘油三脂血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其他两项男女间无明显差异性.④在心电图方面,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性,但是无论男女均随着年龄增加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增加,但在50岁以后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级科技人员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在男性科技人员中.

    作者:王志娥;王济民;田万琴;傅磊鑫;闫学梅;丁俊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0.375%罗哌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应用于乳腺癌时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它的结构与目前临床上正在使用的氨酰基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相似,但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低.

    作者:冯艳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防止产后出血的研究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0%,约占产后出血的2/3[1].因此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对应用米索前列醇防止产后出血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利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目的:分析9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92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三联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眼压均较术前降低,4眼因视神经损害视力光感或手动无提高,其余88眼均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是有效的,但要注意操作技巧.较其它白内障本组的并发症高.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止血带在采静脉血方法中的改进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活动中猖獗,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肖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