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分析

唐正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分析
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分析。方法: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5年11月间,对患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并且记录其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平均的记录时间在十个月,对于手术前来说,手术后对患者的VAS评分、MiGill-Melzack 评分(P<0.05)以及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值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它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的病痛感,不仅加强了椎体的硬度,还对患者本身的创伤度很小,是一种能够提高患者生活品质的好方法。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密闭式吸痰冲洗方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密闭式吸痰冲洗装置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使用密闭式吸痰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滴注式冲洗,对照组采用手推式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有无呛咳反应,冲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冲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发生呛咳反应的机率低于对照组,冲洗前后实验组HR和SPO2的变化小于对照组HR和SPO2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蔡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临床研究

    目的:对我院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哭闹次数明显更少,体质重量增长更为明显,体温波动减小,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有利于促进蓝光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康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39例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例先天性斜颈的超声表现。结果:先天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声像图较健侧均发生明显异常改变,其中21例表现为肿块型,6例表现为均匀增厚型,12例表现为局部增厚型。结论:高频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分析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A和对照组B,每组38人,实验组A患者给予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和止嗽加味汤剂治疗;对照组B患者给予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半个月治疗后,A组临床效果中30例为显效;7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治愈率为97.4%。B组临床效果中20例为显效;10例为有效;8例为无效,治愈率为78.9%。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所以能受到许多患者的拥护和支持,在临床上应该广推使用。

    作者:芦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与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 M 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临床护理方法。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A M I后心律失常常见于凌晨5:00至下午4:00,而其他时间则比较少见。加强患者的监护,合理为患者服用β受体阻断剂等护理措施,能减少AM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AMI后心律失常的发病时间呈规律性,临床上应加强高发时段的护理干预,从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任琼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2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通过我们常规产后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其产后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均能主动爱护婴儿,情绪好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治疗产后抑郁症有积极作用。

    作者:董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就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0例体检为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和新生化指标的检验,记录两组人员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人员的常规生化指标(TP、ALB、GLO、A/G)及新生化指标(ADA、PA、LA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临床诊断价值确切,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能预防痴呆

    日本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实验发现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异丙肾上腺素”能抑制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导致的脑神经细胞减少,从而预防痴呆。该发现有助于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新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析我院常见超说明书用药

    目的:收集整理本院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收集整理并归纳出我院常见的几种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院各类超说明书用药多数较为合理,亦有少数属不合理用药。结论:虽然临床实践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非常普遍,但必须慎重,应找出对策,通过药剂科与医务科的共同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

    作者:杨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397例高龄妊娠结局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我院2013年~2015年分娩的高龄孕产妇和同期非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以了解高龄妊娠的妊娠结局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5年分娩的高龄孕产妇和同期非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三年来,我院高龄孕妇妊娠人数逐年在增加。高龄组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孕期管理、监护,提高产科医师技术水平,严格掌握高龄孕产妇病理、生理特点。鼓励其阴道试产,为高龄孕产妇保驾护航。

    作者:刘高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疗效、死亡率。(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血淀粉酶。结果:(1)两组急性胰腺炎治疗有效率、死亡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血淀粉酶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第3天血淀粉酶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奥曲肽相比,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BL与传统教学方法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传统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骨外科学方向120名学生分为2组。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分别采取单纯的传统教学法和P B 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考察各组成绩。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除知识的全面性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外,实验组在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LB教学方法应用于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梅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体外受孕辅助生育的主要并发症,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加强护理,对症处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22例,通过多元化护理,对症支持治疗,全部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燕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H敏感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在许多治疗方案中,药物比如抗癌药等要想发挥高效作用。药物运载系统要想将药物运载到靶向部位,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总体概括为细胞外与细胞内。在细胞外,运载体在血液中的稳定性,血液中的循环时间,靶向组织部位的累积情况等等。在细胞内,运载体如何高效进入细胞,内含体逃逸问题,药物可控释放等等。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国失独老人生活现状及问题分析综述

    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和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大背景下,当前出现一大群失独老人,同时失独老人的数量在急剧增大。这一特殊人群目前的生存状态堪忧,逐步引起各个层面的关注。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社会存在的养老方式并不切合失独老人的养老需求。当下需加快建立、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各级政府急需出台行之有效的具体政策,兼顾失独老人生理及心理需求。

    作者:包雅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2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于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QOL-AD)以及智能状态检查(MMSE)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关于ADL、QOL-AD、MMSE等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并使患者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联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均使用同一种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0-T6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EVO(吸入七氟烷浓度)以及血乳酸浓度值。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T2-T5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的T3~T6血乳酸浓度值与麻醉诱导后5分钟相比有所增加,而研究组的增加幅度比对照组低,并没有发现对机体代谢有明显影响。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安全可行。

    作者:罗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应用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选取8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与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β-HCG均获得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安全可靠,能够提高保胎成功率,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月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静脉滴注雷尼替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出血停止时间和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章燕红;冀子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胎儿唇腭裂产前诊断中二维及四维超声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产前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对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6例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分别接受产前二维与四维超声检查。结果:产后颜面部检查有36例唇腭裂,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48.21%,明显低于四维超声88.89%(P<0.05);二维、四维超声检查诊断特异度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前二、四维超声对唇腭裂均有诊断价值,但四维超声的诊断敏感性更高,两者结合可使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

    作者:翟科一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