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敏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中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4例患者中,12例(14.29%)凝血障碍,9例(10.71%)子宫肌瘤,10例(11.90%)切口撕裂,19例(22.62%)胎盘因素,34例(40.48%)宫缩乏力。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86.4±29.8m l,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改善患者的出血状况,手术中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正确的止血,提高止血效果,临床上要合理使用宫缩剂,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降低采用子宫切除术的几率。
作者: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以及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12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护理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护理前后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价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在护理干预后的第三天、第6周、第12周,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自我效能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护理组产妇在各个时段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系统化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代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就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0例体检为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和新生化指标的检验,记录两组人员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人员的常规生化指标(TP、ALB、GLO、A/G)及新生化指标(ADA、PA、LA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临床诊断价值确切,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红源达”多糖铁复合物治疗6~36月龄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临床资料统一登记管理,专人负责,设立治疗前后对照组研究收集临床生长发育各指标,纵向对比分析。结果:165例应用糖铁复合物治疗,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前后对比,隐匿性贫血(Ⅰ)组:体重(K g)(10.89±2.51;11.46±2.50),身长(c m)(79.92±0.49;82.46±1.21),头围(cm)(47.64±2.01;48.01±1.96);隐匿性贫血(Ⅱ)组:体重(Kg)(9.81±2.60;10.45±1.91),身长(cm)(79.12±0.51;82.17±1.32),头围(cm)(46.88±2.11;48.34±1.46);轻中度贫血组:体重(Kg)(19.71±2.66;10.44±2.01),身长(cm)(78.04±0.38;81.46±1.36),头围(c m)(46.51±2.16;48.39±1.26)。结论:应用多糖铁复合物治疗6~36月龄营养性铁缺乏症临床疗效较好,小儿胃肠道反应少,药物依从性好。
作者:李莹;李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脱落细胞涂片染色法是病理科常用的、较可靠的一种检查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清晰地显示出细胞结构,从而较容易发现异常细胞,特别是能早期发现癌细胞。由于方法简单,检查速度快,阳性率和准确率较高,也是肿瘤普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取含有脱落细胞的体液或分泌物制成涂片以镜下观察脱落下来的正常或异常细胞形态的变化。
作者:于立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为有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探究CHO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8例、联合组48例,单一组采用CHOP方案,联合组采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观察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8%、8.3%,单一组依次为83.3%、18.8%,联合组较单一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临床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采用CHO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文斌;姜海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肛瘘长期以来是公认的肛肠外科难题。其病因、病理复杂,在诊断、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难度,近年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采用挂线、旷置、内口修补脱管、切缝挂线引流以及皮瓣移植等综合方法,手术中注意保护肛门的括约肌,在保持肛门的节制功能,减少复发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一次性的手术较低的治愈率、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较多、肛门的功能和形态受到严重的损坏和破坏、疗程周期长以及大多易复发等问题,因此仍存在进行多次手术的现象。在肛瘘的治疗中,即保护肛门功能、根治肛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笔者就高频电刀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技术进行阐述,以更好的服务临床实践。
作者:虞洋生;任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4例到我院行急诊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和观察组(整体护理),两组患者的人数均为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为(48.52±17.65)min,对照组为(74.87±16.64)min,两组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综合满意度为96.15%(50/52),对照组为80.77%(42/52),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整理护理,可赢得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宋欢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对冠心病心率变异性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两组冠心病心率变异性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等情况,对照组在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提供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接受临床治疗时在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加用变异性冠心病的特殊护理方式。结果:两组冠心病心率变异性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Barthel、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率变异性患者给予变异性冠心病的特殊护理方式将显著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靖海波;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主要通过对70例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分析发现,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很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夏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应用双排螺旋C T诊断肺癌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26例肺部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经过螺旋C T诊断为肺癌,请外院专家来我院会诊穿刺,在螺旋C T引导下对该26为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并对螺旋CT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和病理活检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和对比评价。结果:CT征象主要包括:“三阻”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等。双排螺旋C T检出28例肺癌患者,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其中肺癌22例,螺旋C T对肺癌诊断准确率高达78.57%。22例肺癌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腺癌16例,鳞癌5例,小细胞肺癌1例,另外6例为炎性组织和结核肉芽组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结论:螺旋CT诊断肺癌临床价值较高,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诊断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也日益增多,患者合并疾病多,手术风险大,伴发病发生率可以高达42%~54%,伴发疾病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急诊手术死亡率高,老年患者急症胆囊切除术病死率可达到30%,且老年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多见。对这些急性胆囊炎手术高危患者如何进行微创治疗,一直是困扰内镜医师的难题之一。
作者:周军;张智民;孙凤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通过探讨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疗效,旨在为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的VAS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大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体检中肠道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带菌情况。方法:分别对我市2010~2014年共32866份健康人员体内肠道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进行常规检测,分析其带菌率各自的血清型群分布情况。结果:32866份健康人员检测结果中以沙门氏菌属为主,带菌率为0.28%,而志贺氏菌属带菌率为0.04%;91株沙门氏菌分别分布于A、B、C、D、E 5个血清群和19个血清型,以B血清群为主;13株沙门氏菌分别分布于A、B、C、D 4个血清群和8个血清型,以B血清群为主。结论:肠道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在健康人体内广泛存在,尤其以沙门氏菌居多,因此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应特别注意。
作者:冯贤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麦默通(Mammotome)手术残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在发现残留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本院采用Mammotome手术进行乳腺肿物切除的女性患者160例,往其术后残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对发现的可疑残留病灶进行切除并送检,后进行复查,评价Mammotome手术残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在发现残留病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60例患者Mammotome手术中共切除乳腺肿块323个,在Mammotome手术残腔内灌注生理盐水检查后,发现有46个可疑残留病灶,对其全部进行切除送检,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41个属于残留病灶。于术后3个月、6个月后再进行超声复查,均未发现手术区域的复发病例。证明经残腔内灌注生理盐水能够使Mammotome手术良性乳腺肿物完全切除率达到100%,较之前明显提高。结论:Mammotome手术残腔灌注生理盐水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其能够帮助发现残留病灶,有助于对患者良性乳腺肿物的彻底切除。
作者:林国鸿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甘草锌辅助小儿RV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RVE患儿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合理饮食、微生态疗法、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甘草锌颗粒1.5g/次,3次/d,共10天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8.6%和31.4%,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甘草锌辅助治疗RVE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傲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和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大背景下,当前出现一大群失独老人,同时失独老人的数量在急剧增大。这一特殊人群目前的生存状态堪忧,逐步引起各个层面的关注。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社会存在的养老方式并不切合失独老人的养老需求。当下需加快建立、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各级政府急需出台行之有效的具体政策,兼顾失独老人生理及心理需求。
作者:包雅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应用于上肢手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60例上肢手术患者按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阵痛、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或皮下自控镇痛以及氢吗啡酮作用的超前镇痛3种不同阵痛方法随机分组进行观察,进而对比研究不同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对3个观察组的实验对比得出,氢吗啡酮在上肢手术运用中起到更加有效的超前镇痛作用。结论:氢吗啡酮对缓解上肢手术患者疼痛作用较强、起效较快、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对患者的苏醒质量影响较小并对患者的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上有抑制作用。
作者:马喜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一直以来血吸虫病对人们生命健康都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并且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也是临床上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当前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但之后的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检测体系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我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检测体系进行分析。
作者:刘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沐舒坦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8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沐舒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95.24%),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沐舒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韦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