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梅
异位妊娠(EP)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随着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及阴道B超的普及应用,EP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EP的保守治疗正在国内普遍开展,本文前瞻性对比研究了氨甲喋呤(MTX)连续用药、单次用药以及MTX和米非司酮(Ru486)联合用药治疗EP的疗效与副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孟公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应激反应指的是机体创伤后内分泌及代谢变化.本文着重综述麻醉对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1外科手术导致的内分泌反应外科手术的应激反应以增加垂体激素分泌及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为特征.垂体分泌的变化引起靶器官激素分泌变化而产生继发作用(见附表).垂体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肾上皮质分泌皮质醇.精氨酸加压素由垂体后叶分泌,并可作用于肾脏.在胰腺,胰高血糖素释放可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则可能减少.内分泌变化总的影响是分解代谢增加从而动员底物提供能源,并成为保持盐、水和液体容量及心血管系统体内平衡的机制.
作者:徐海栋;邹最;李锋;王景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浅表膀胱癌(PT0~T1)在作保留膀胱的手术后复发率较高,约50%~70%的病人在1年内复发,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是目前常用的预防措施,我院自1993年9月~1996年2月对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病理检查为PT0~T1、G1或G2的患者用聚维酮(PVP)作为抗肿瘤药的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对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护理体会和疗效的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吴皓宇;夏国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于1988年4月至2000年5月共手术治疗70岁以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5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我们在其围手术期的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宇东;赵新求;刘伟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为了探讨天普洛欣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副作用;观察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UK100万u及50万u冲击治疗,并与采用血栓通280mg静脉点滴14d的30例脑梗死作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溶栓两组在病程各阶段神经功能缺损降分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只要掌握好溶栓的适应症及剂量,天普洛欣溶栓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且安全有效.
作者:冯锡洪;梁静范;朱浩佳;卢伟明;王丹;陈荣植;胡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如何提高膈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36例膈肌损伤的诊治,28例根据受伤部位、体检、胸片、B超、CT而确诊.2例开胸探查时,1例开腹手术时确诊.结果:36例中2例死亡,其余34例痊愈出院.结论:膈肌损伤根据临床检查、胸片、B超、CT多能早期确诊.手术经腹或经胸修补,效果满意.
作者:任天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1995年12月至2000年12月,五年间共施行阑尾切除术689例,其中有详细资料记录的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治疗148例.全部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并发腹腔残余脓肿、化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德良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超声科自1996年以来,先后诊断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700余例,现总结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计718例,年龄大61岁,小22岁,平均小39.5岁.其中20~29岁的48例,占6.69%;30~39岁的291例,占40.53%;40~49岁的301例,占41.92%;50~59岁的75例,占10.45%;60岁以上的3例,占0.41%.所有病例均以首次超声检查记录为准,病史从2个月至数年不等.受检患者膀胱充盈仰卧,盆腔探查,采用RT-fino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
作者:李敏;丁玫;王心刚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应用美心力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住院后经去诱因、低盐,给予洋地黄、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符合RHF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50~83岁,平均68.7岁;肺心病14例,冠心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高心病6例,风心病2例,心功能根据NYHA分级Ⅲ级21例,Ⅳ级2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脏病因及心功能级别上基本匹配.
作者:周明君;吴昌锋;孙盼丽;杨苗玲;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方法:对经手术病检证实的120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异常病人的影像学改变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T和MRI诊断胸腺瘤、胸腺增生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X线检查(X线平片及体层摄影)(P<0.05),而CT和MRI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四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胸腺瘤、胸腺增生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别(P>0.05);CT和MRI诊断胸腺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X线检查(P<0.01),CT和MRI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传统X线检查诊断胸腺异常的价值较低,纵隔MRI和胸部CT扫描诊断胸腺异常的价值相似,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常规进行胸部CT检查.
作者:姜海平;李保华;徐金枝;杨明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肝源性溃疡的临床及胃镜下特点及其与门脉高压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34例肝硬化住院病人的胃镜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源性溃疡患者按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分组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病率为17.2%(23/134).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成因中占11.1%,以胃溃疡为主(52.2%),多呈浅表性小溃疡及多发性,半数以上伴糜烂性胃炎.结论:肝源性溃疡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与肝功能损害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柳龙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抽吸脑室引流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锥颅血肿抽吸脑室引流治疗破入脑室的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42例,并与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51例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病死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ADLⅠ~Ⅲ)比较,手术组明显优于保守组(P<0.01).结论:锥颅血肿抽吸脑室引流治疗破入脑室的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适应症广泛,疗效良好.
作者:李金亭;周进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宫内残留是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及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从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利用经阴道超声(TVS)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S-CD)对82例药流、人流或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盛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口含片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在改善肝脏功能与血清HBV标志物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给予肝灵素片,一天1片,临睡前口含治疗;对照组35例,予α-2b干扰素针300万单位,肌注,隔日1次,疗程均持续半年.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80%,HBeAg转阴率53%,HBV-DNA转阴率60%;对照组分别为83%、60%、6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口含给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较大剂量肌注治疗,临床疗效相近,但其费用低,副反应轻,使用方便.
作者:吴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甘露醇在抢救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作用.方法:将169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分别用二种不同的抢救措施:①对照组:用常规措施,包括镇静止痉、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吸氧、能量供给、输液等;②甘露醇治疗组:常规措施加静脉注射甘露醇.对比应用两种措施后惊厥停止时间、神志转清时间、退热时间、再发、复发、继发癫痫等方面的效应,以此作为临床疗效判断指标.结果:甘露醇治疗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在惊厥停止时间、神志转清时间、降温时间明显缩短,再发、复发、继发癫痫患者明显减少.结论:静脉注射甘露醇加常规措施抢救小儿高热惊厥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措施,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罗启林;解福平;龙一成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们在临床上常遇到婴幼儿的输液、采血等工作,必须静脉穿刺,多年的实际操作,取得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穿刺部位与方法:我们选用的部位有头皮静脉、耳后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颈外静脉与股静脉很少用.
作者:程雪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亦有所增加.男性40岁以后,前列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出现临床症状则多在50岁以后.
作者:曾剑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肝包虫囊肿破裂是肝包虫病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在包虫病高发的新疆较常见,及时确诊和早期手术摘除内囊,清除破入腹腔内的囊液及子囊,是减少原头蚴腹腔内种植和其它并发症的关键.但肝包虫囊肿破裂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部分病例缺乏特异性、典型的症状体征,加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和警惕性不高,易误诊延误手术治疗时机,甚至误治.我院自1990年6月~2000年3月共收治肝包虫囊肿破裂27例,误诊误治5例,误诊误治率18.5%,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仕明;徐静;李长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提高胸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及提供病因诊断.方法:采用常规涂片,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找癌细胞,同时对有核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及形态观察,结合可疑病例多次(三次以上)送检的方法.结果:恶性胸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率83.3%,多次送检癌细胞检出阳性率可达100.0%,多次送检癌细胞检出率显著提高(P<0.01);结核性胸水嗜酸性粒细胞(E)显著高于恶性胸水(P<0.01),E>10.0%提示有结核的可能;恶性胸水中组织细胞较结核性多见(P<0.05).结论:该方法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方法简便,阳性率高.
作者:李亚红;李亦民;袁古治;岑妙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自1995年2月至2000年10月,我们采用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15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简冬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