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通络方对慢性缺血性肾病早期大鼠AngⅡ、α-SMA表达的影响

李伟;刘兰英;李娇艳;李根茂;葛东宇

关键词:益气通络方, 慢性缺血性肾病, AngⅡ, α-SMA,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对慢性缺血性肾病早期大鼠AngⅡ、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缺血性肾病早期病变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预防组、药物组,采用双侧肾动脉不全结扎术建立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检测AngⅡ、α-SM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及预防组AngⅡ、α-SM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且预防组降低较明显(P<0.01).结论:益气通络方可能通过减少AngⅡ、α-SMA的表达,从而防治缺血性肾病的早期病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44例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护看《内经》护理的实践性

    《内经》关于中医护理的论述多散见于各篇.其中,关于基础护理的论述较集中地见于《素问·著至教论》、《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征四时论》等篇,关于康复护理见于《素问·五常致大论》.我们在心血管病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时,辨证施护并贯彻《内经》护理理论原则,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东地区冠心病证候特征调查表制定的方法学研究

    为探讨冠心病局域性的发病规律及证候研究,我单位首次开展了广东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课题,为此制定了广东地区冠心病证候调查表.基于该调查表的制定过程,主要从设计思路、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的方法及反馈、咨询结果与统计分析等方面,着重探讨了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作者:李俊哲;何冠蘅;赵青武;刘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托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内托法是中医外科具有特色的内治法,历代医家对其有深刻认识,该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以及由表及里、由里达表和分期序贯性治疗的思想,对多种疾病特别是肛肠疾病的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颜帅;钱海华;曾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曹洪欣应用半夏泻心汤经验

    半夏泻心汤是临床常用方剂,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本文结合曹洪欣教授以该方治疗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白塞氏病验案为例,深入分析该方治疗不同疾病的病机特点与处方化裁精华,力求探索中医方证相应的特色与优势.

    作者:赵凯维;李冬梅;刘寨华;李同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中医镇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体免疫性疾病,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促使RA发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疼痛是RA主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病人正常生活.中医在RA的镇痛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关注度日益提升.近年来有关RA的发病机制及中医在RA的镇痛治疗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进展,现综合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陈伟;韦登明;逯卓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吕文良治未病思想在肿瘤症状学诊断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吕文良教授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围绕发热、疼痛、出血及疲乏消瘦4个症状深入分析,从中医学“症”的角度出发对恶性肿瘤进行早期诊断,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症状学诊断的内容.

    作者:张婷婷;杨佼;刘明坤;赵慧慧;左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苗族养生文化研究

    苗族人民历来就关注生命、注重健康,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养生的意识,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主要有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药物养生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饮食养生是关键,运动养生是保证,药物养生是补充.

    作者:汤建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生成论人体观的蕴义与机遇——2014年刊头语

    从人体观而论,中医学为“生成论”,西医学是“构成论”.生成论认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王冰注《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女发育之天数时称:“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形体.”援据《素问·五藏生成》篇名的启义,以生成二字阐发“生生之道”对命名的创意,我们以此称中医学的人体观是“生成论”.人体始于元气,是天地合气,“人始生,先成精”后,整体地生长壮大,也循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和藏气法时的规律演进.这大异于西医从细胞构成特异的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诸器官、组织和细胞构成系统.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使用情况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近1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分析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的一般规律.方法:检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录于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中国医院知识总库中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应用频数统计方法,统计符合标准文献的药物及药对频次.结果:检索出376篇文献符合标准,包括463味中药18个药对.使用频次高的前10位药物为透骨草、牛膝、红花、伸筋草、杜仲、川乌、草乌、海桐皮、威灵仙、乳香.药对总使用频次为768次,使用频次多的前10位药物为牛膝-当归、川乌-草乌、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当归-川芎、五加皮-杜仲、桑枝-桂枝、威灵仙-羌活、三棱-莪术.结论: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及药对的主要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及强筋骨补肝肾为主.

    作者:李沛;潘富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方肇勤治疗原发性肝癌撷萃

    目的:探讨方肇勤教授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经验.指出临床所见肝癌患者大多具有长期慢性的肝脏损害,用药不慎会加重肝脏的损伤,甚至会诱导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在证候方面肝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脾气虚、肝血瘀阻、肝脾不调、肝气郁结等肝脾同病,因而肝癌的治疗应肝脾同治,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健脾益气等立法;顾及肝炎或肝损伤、纤维化及肝癌,同病异治,往往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用药常用生晒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六曲、炒谷麦芽、制半夏、茯苓、泽泻、茵陈、枳壳、香附、预知子、陈皮、柴胡、郁金、当归、川芎、丹参、赤芍、桃仁、元胡、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栀、黄芩、炙鳖甲、车前子、泽泻等.

    作者:任红艳;方肇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朝医四象体质人群不同类型肥胖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索朝医四象体质人群不同类型肥胖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纳入对象进行四象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统计方法采用chi-squre test、Fisher's exact test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不同肥胖类型太阴人分布比例高;(2)少阳体质人群中腰臀比(WHR)异常可有效预测高血压、高血糖、高TC、高HDL-C、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腰高比(WHtR)异常可有效预测高TG患病风险,腰围(WC)异常可有效预测低LDL-C、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太阴体质人群中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WHtR异常可有效预测高血压和高血糖,WC异常可有效预测血脂异常和其组成部分,BMI合并WC异常可有效控制代谢综合征.结论:选择预测心血管疾病肥胖危险因素不仅要考虑肥胖类型且应考虑体质因素.

    作者:芦环玉;李海玉;韦舒妍;刘奇;杨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试析王冰论疫

    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疫病发病及流行的认识各具特色.唐·著名医学家王冰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特殊年份的气候及星象角度分析认为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可形成疫病流行的时空环境,易导致疫病的暴发或流行,总结提出五运六气变化与疫病的发病及流行密切相关,为提高临床疫病预测预警能力及防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聂金娜;苏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阳解郁法对母婴分离小鼠行为模式及HPA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温阳解郁法对模拟早年不良经历的母婴分离小鼠的作用,探讨其相关作用机理.方法:选用从出生起连续10 d、每天3h母婴分离12周~20周成年C57BL/6J小鼠,以温阳解郁复方进行4周的干预,通过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及决择反应等实验观察行为模式变化;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应激后和Dex/CRH实验血清皮质酮的变化,以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枢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表达,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功能状态的变化.结果:温阳解郁复方可明显增加母婴分离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放臂进入次数,显著缩短趋向反应决择时间(P<0.05),明显延长回避反应决择时间,显著降低Dex/CRH实验中血清皮质酮的高涨(P<0.05),显著提高海马齿状回11β-HSD2的表达(P<0.01).结论:温阳解郁法可明显影响母婴分离小鼠行为模式和HPA轴功能状态,其主要作用位点位于海马齿状回.

    作者:岳广欣;张玲;卢贺起;梁媛;刘丽梅;王瑞海;张立石;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隔“温经化瘀散”灸脐治疗产后恶露不尽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隔“温经化疼散”灸脐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即治疗组,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即对照组,每组96例.治疗组采取隔“温经化瘀散”(乳香、没药、五灵脂、当归、川芎、炮姜、益母单、黄芪等)灸脐,每次1h,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化颗粒,每次1包(6 g),每日3次,7d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 (92/96),优于对照组87.5% (84/96,P<0.01).B超复查宫内残留物消失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26/28),优于对照组72.41% (21/29,P<0.01).结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疗效优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同时观察发现该项研究治疗舒适便捷,无任何痛苦和毒副作用,有效避免了产妇长期服药所带来的不便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不良反应等.

    作者:王成文;周达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壮骨止痛方全方提取物对去势雌鼠骨保护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侧卵巢摘除(去势法)对雌性大鼠血清雌二醇和骨保护素(OPG)的变化.方法:用去势法造成去势雌鼠模型,喂养13周后处死.结果:壮骨止痛方全方提取物组雌二醇含量增加,OPG的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止痛方全方提取物通过增加雌二醇含量、提高OPG的含量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张国民;黄娟;宁炯杰;李筠芝;莫新民;刘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数字化图书编辑中有关中医古籍文献的现代适用

    探讨现代图书编辑的内涵与技术革新、中医图书数字化编辑的重点技术选择、数字化图书编辑中中医古籍文献的价值与应用,以求对数字化图书编辑中中医古籍文献的现代适用性问题加以系统的论述.

    作者:王益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师承与家传的古代中医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师承和家传是古代中医药学人才培养的2种主要模式,2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大批的中医药人才.师徒传承以门派的方式进行传承,在传承时选徒、择师以及教学皆有规定;家传则以家族为单位进行传承,其成员从小身处于医药学文化浓郁的氛围中,再加上长辈的言传身教、家族丰富的藏书秘方等,终医术大成.

    作者:翟华强;张小娟;张华敏;王燕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络论治糖尿病肾病

    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不论阴虚、气虚、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两虚,皆可因虚致实,成为导致或加重糖尿病肾病肾络病变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辩证要点、治疗原则、辩证论治,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高怀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肾论治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与肾关系密切,肾精亏虚是其基本病理机制,可表现为肾气、肾阴或肾阳之不足,病机可涉及肝、脾、肺三脏,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兼有气滞、血瘀、湿热、癌毒等病理产物.补益肾精法应贯穿于治疗始末,根据阴阳偏颇,或滋养肾阴,或温补肾阳,同时结合健脾、益肺、疏肝、清热、利水等扶正祛邪之法.

    作者:田永立;夏宁俊;杨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科真诠》学术思想浅析

    《外科真诠》为清代全生派著作之一,不仅注重全生思想,还兼收并蓄正宗派和心得派的学术观点.该书首列阴阳、善恶、气血、经络、脉息5条外科纲领,注重经络和脉诊,医理论述精湛,诊断方法丰富,诊断技巧独特,重视鉴别诊断,用药见解独到,外治方法新颖,注重生活调摄,尤重饮食宜忌,并将治未病思想运用到外科疾病中,且认识到环境对发病的影响和心理疏导在治疗中的作用,体现了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

    作者:邱隆树;吴亚梅;朱晓燕;张美玲;张海洋;徐莹莹;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