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的实践,阐述对点评结果的应用以及采取的措施,促进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的持续提高,并根据实际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作者:马钰香;冯源;罗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7年6月,扬州市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正式开通.经过近4年的运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对扬州市2010年1-12月份12320热线数据综合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影响力的建议.
作者:殷洪;徐效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关键时刻”的管理理念,研究医院工作的关键时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服务的认知度,达到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目的.方法 调查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感受,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方法,调整服务措施.结果 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病人满意度逐年上升.结论 在门诊医疗服务中,抓住并赢得每一个关键时刻,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医疗服务模式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需要.
作者:桑凤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疗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危害性.因此更早、更准确的预测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制定完善的医疗风险规避制度,对医疗行为进行认真有效的监督,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风险是当今医院管理的重点之一.该文就我国医疗风险的特征、防范和处理进行讨论,希望对降低医疗机构医疗风险的发生和提高处理能力有所借鉴.
作者:杨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苏州市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专业性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大力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初步探索出一条运用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相结合化解医患纠纷的新路子.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两项重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2009年12月市政府又以市长令的形式出台了《苏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医患纠纷调处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使我市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徐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对南京地区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现状的了解,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余洁;杨大锁;孙忠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后医疗管理服务模式,完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方法 通过发放爱心随访卡、电话随访、短信随访、家庭访视、集体访视、信函随访、预约就医等多种形式实施后医疗服务.结果 多层次、多形式的出院病人随访工作得到了全体医务人员的支持,满足了院后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结论 根据病人的需要、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富有层次、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对医患双方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晓娟;任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现况的评述,分析了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理论成果,阐述了关于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几点想法.
作者:储梁华;吉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介绍苏北人民医院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科建设水平,完善医疗技术建设的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和做法,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和体会.旨在阐述人才、学科、技术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关键,也是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充分体现.
作者:王静成;毛向阳;汤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在专科医院进行院长查房的实践,对在查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检查查房后科室整改落实情况,对医院的管理有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指出要结合专科医院的特点,院长查房应有所侧重,以提高专科医院院长查房的质量.
作者:陆康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院纪委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强监督制约,严厉惩治违法违纪行为,提高办案效率,为医院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发挥好保驾护航作用.1 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1.1 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 院党委把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医院宣传教育总体部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
作者:刘玉;卞玉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为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通过对200例无基础疾病,年龄、诊断、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护理常规和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的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病例,其中100例依据临床路径实施单病种限价;另100例依常规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按项目收费的研究比较;结果 单病种限价组使患者医疗费用明显下降,单病种限价缩短了患者住院日.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单病种限价,使临床路径得到推广,有效地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质量,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作者:孔旭辉;崔雪华;潘进程;邵红瑛;徐洪涛;李少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尝试通过对临床路径概念的起源、定义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定义进行描述,提出如何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丁胜;谢志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文章对医疗机构安全保障工作的法律属性、责任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特定场所,必须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硬件设施,配备必要人员,加强安全保障教育,避免因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导致的侵权行为发生.
作者:吴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院前急救作为医疗服务的先驱服务,只有从管理的角度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和从急救医疗的角度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急救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才能实行院前急救事业在较高层次上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作者:陈天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 思想工作是医院内部管理的基础1.1 思想工作的教育、导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急剧转型,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变性、差异性、独立性和选择性增强,社会人群心理发生重大变化.在医院改革中,教育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教育和引导职工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医改方针政策,明确医院的改革发展方向,以跟上卫生行业形势的发展步伐,完成医改任务.目前部分医药流通过程依然存在市场无序的状况,一些医疗卫生人员的趋利行为,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意识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中去,加强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引导人们增强法制意识,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任志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服务,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积极性.方法 应用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方式产生的作用,探索了一套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激励机制,让护士能心情愉快地全身心投入工作.结果 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了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在全院范围内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规范行为、主动服务、努力工作已成为护理人员的一种自觉行动,步入了制度管人、机制管人的良性循环.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对独立型院前急救中心的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近几年来单位在人才队伍培养、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探索解决当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人才紧缺现状的途径与手段,以求院前急救人才队伍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秦国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根据江苏省和靖江市人民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评估标准,靖江市卫生局制定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方案,明确了我院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全面完成这项工作,我院在2009年初,专门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张正国;黄继勋;沈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公立医院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突破口,而学科建设归根结底要靠人才队伍建设来作为强力支撑.该文对医院发展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作者:胡勤刚;沈道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