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胜;金朝霞;杨亚东;李火平
目的 观察IVAG方案(异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IVAG方案对27例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化疗,异环磷酰胺1.5 g/m2,静脉滴注,第1~4天;足叶乙甙65 mg/m2,静脉滴注,第1~4天;阿糖胞苷2 g/m2,12h1次,共2次,第4天,静脉滴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第5天开始应用;同时给予碱化尿液、保护胃肠道、止呕及其他支持治疗.结果 经2个周期IVAG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及进展或恶化4例;9例部分缓解患者继续应用IVAG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5例达完全缓解;不良反应均可耐受,骨髓抑制相对较重.结论 IVAG方案可作为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挽救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朱尊民;周剑峰;袁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腿阔筋膜修复鼻中隔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32例鼻中隔穿孔(穿孔直径>1.0 cm)患者采用大腿阔筋膜作为移植材料,于鼻内镜下结合9号针芯内送线鼻内缝合移植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32例均一期修复成功,未发生鼻中隔再穿孔,未发生鼻出血或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大腿阔筋膜可为较大鼻中隔穿孔修补提供支撑,结合针芯送线缝合法可提高鼻中隔穿孔愈合率.
作者:陈炳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吸入,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变化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ercent predicte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vapacity,FV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4,8,12周6 min步行距离,FVC,FEV1,FEV1%,IC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呼吸困难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重度COPD疗效优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单药吸入.
作者:戴沛军;冀雪娟;王恒辉;梁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效果.方法 41例复杂先心病患者,于非体外循环下行右侧、左侧、双侧双向Glenn术.结果 本组中单纯夹闭上腔静脉行双向Glenn手术19例(非右心旁路组),22例在建立上腔-右心房旁路下进行(右心旁路组);术后1周,患者血氧饱和度由术前(68.4±8.2)%提高至(84.5±4.0)% (P<0.05),血红蛋白由术前(172.3±37.4)g/L降至(153.5±24.9)g/L(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2±7.4)h,颜面肿胀时间(4.2±1.7)d,且右心旁路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颜面肿胀时间均较非右心旁路组短(P<0.05);围手术期死亡2例,并发乳糜胸3例;随访3~72个月,1例因心律失常死亡,其余38例患者活动耐力较术前增加.结论 对无法行心内畸形根治的复杂先心病患者,双向Glenn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姑息手术方式.
作者:蔡国华;孙振东;亓峰;刁力为;雷加吉;张庆华;吴乃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仅摘除突出髓核组织而不进入纤维环内的改良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改良MED术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均采用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术后12个月疗效优81例,良5例,治疗优良率100%;82例获随访3~36(10±3)个月,无相应节段椎间盘髓核组织再次突出,均未发生永久性神经根损伤、大血管损伤和硬脊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保持脊柱稳定性有显著优势.
作者:张俊;何宏生;袁房均;周文波;刘伟;杨娟;苏娟;陈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lose-angle glaucoma,PCG)的危险因素.方法 PCG患者128例,同期住院非青光眼患者12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开灯视频、PCG家族史、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心理压力、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是否开灯视频、PCG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精神心理压力、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与PCG的发病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前房深度(OR=0.347)、眼压(OR=25.033)、PCG家族史(OR=2.151)、年龄(OR=1.939)、糖尿病(OR=1.823)和精神心理压力(OR=1.775)入选PCG结果变量的模型.结论 浅前房、高眼压、PCG家族史、高龄、糖尿病和精神心理压力是PCG发生的危险因素,降眼压治疗、稳定情绪可有效预防PCG发生发展.
作者:王利红;王丽敏;王文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109例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评价盆腔情况及输卵管通畅率,并依据术中探查结果实施不同手术方式;比较腹腔镜与术前碘油造影输卵管通畅程度诊断符合率及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率;随访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腹腔镜下与术前碘油造影评价201条输卵管通畅度总诊断符合率为87.56%;109例腹腔镜检查发现异常盆腔95例,33例辅助宫腔镜联合检查后发现异常宫腔15例,均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6.19%,与术前(4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随访术后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者64例,妊娠率25%.结论 腹腔镜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直观、准确;宫,腹腔镜技术具有直视下诊断、治疗及微创等优势.
作者:艾海权;李晓兰;龙梅;李霞;吕佳燕;黄新林;马俊旗;腊晓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肾嫌色细胞癌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MRI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检查示病灶均为单侧单发,位于左侧肾脏6例,右侧肾脏4例;9例呈规则呈球形,1例形态欠规则,周边均可见假包膜;8例边界清晰,2例边界较模糊;2例伴不同程度瘢痕形成,瘢痕范围均<30%,瘢痕区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7例T1WI表现为等信号,1例表现为高信号,2例表现为低信号;8例T2WI表现为低信号,2例表现为等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均呈高信号,化学位移成像均未见脂质成分.增强扫描示皮质期轻度强化,髓质期及延时期持续轻度强化;动脉期瘢痕未见强化,延时期瘢痕可见轮辐状或分隔状强化.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特殊性,可与肾脏其余肿瘤相鉴别.
作者:陶伟;王一民;曹建新;张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荷包缝合固定硬膜外导管的效果.方法 剖宫产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100例,L3-4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导管置管成功后,A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透气纸质胶布固定,B组应用自制(26 cm×5cm)布胶膏固定,C组应用带线针荷包缝合联合自制布胶膏固定,观察固定导管所需时间、麻醉平面,随访记录穿刺点出血、导管脱落、胶布固定区域瘙痒、拔管困难发生率以及有效镇痛时间和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度.结果 3组固定导管所需时间,麻醉平面,胶布固定区域瘙痒及拔管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穿刺点出血、导管脱管发生率低于A,B组(P<0.05),患者对镇痛的满意率高于A,B组(P<0.05).结论 荷包缝合联合自制布胶膏固定硬膜外导管效果确切,可作为术后需硬膜外镇痛患者首选导管固定方法.
作者:刘才华;袁莉莉;王世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变化.方法 51例T1DM患者(T1DM组)分为有并发症组36例和无并发症组15例,4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PON1活性、ox-LDL及血生化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T1DM组血清PON1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有并发症组血清PON1活性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ox-LDL和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血清PON1活性和ox-LDL水平呈负相关(r=0.3660,P<0.01).结论 血清PON1活性和ox-LDL水平变化对阐述T1DM的发病机制,预防T1DM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齐斌;任威;李春江;张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的疗效及治疗后患者血清氧自由基水平变化.方法 70例AC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降低颅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1~2 h内行高压氧治疗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和醒脑静注射液,观察2组显效时间,治疗14 d后评定2组疗效,并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4.28%高于对照组80.00% (P<0.05),显效时间(15.2±3.4)h较对照组(28.1±6.3)h短(P<0.05);2组治疗后血清SOD、GSH-PX较治疗前增高(P<0.05),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自由基对脑细胞损伤的作用,用于治疗ACOP疗效满意.
作者:吕慧汇;郑瑞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分支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s)的CT影像学特征及良恶性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分支型IPMNs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CT表现为胰腺实质内单囊肿块4例,多囊肿块9例,囊实性肿块5例;4例肿块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7例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伴胆管扩张;术前CT诊断恶性或交界性肿瘤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7%,准确率为83.3%.结论 分支型IMPNs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仔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对术前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赵庆;邵成伟;金艳;齐晨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择期电复律治疗的效果.方法 7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前先给予华法林治疗,使其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0~2.5,并同时口服胺碘酮;3周后行300~360 J同步直流电复律;复律成功后继续口服胺碘酮3个月,并口服华法林抗凝,4周后改用阿司匹林维持治疗1 a以上.结果 患者择期电复律即刻成功率100%,3例于24 h内心房颤动复发;随访1 a,4例分别于电复律治疗后第3,5,8,10个月复发,晚期有效率94.9%;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心房颤动择期电复律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成胜;金朝霞;杨亚东;李火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细胞、血脂、炎症因子、营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36例行MHD治疗2~5 a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给予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琥珀酸亚铁片治疗,透析后未应用任何药物;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 g/次,3次/周,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及B水平.结果 治疗期间2组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均未改变.观察组治疗后Hb与Hct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1),hs 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b与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2组治疗前、后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可改善MHD患者贫血与炎症状态.
作者:李振勇;马晓燕;张蕾;杜梅仙;郭黎莉;舒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巴替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巴替非班组29例和安慰剂组24例,术中及术后24 h分别给予巴替非班或安慰剂,比较2组用药前、用药后4h、用药后1d血小板聚集功能,观察术后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前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h和1d后,巴替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较安慰剂组明显升高(P<0.05);2组术后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应用巴替非班疗效肯定,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黄觊;钱海燕;李志忠;张京梅;王茜;陶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尿毒症非透析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 72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他汀治疗组39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同期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他汀治疗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常规治疗组不给予调酯药,观察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周空腹血清IL-6和hs-CRP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他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他汀治疗组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24周后较治疗12周后明显下降(P<0.05);他汀治疗组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血肌酐、尿素氮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尿毒症非透析患者的微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作者:朱士彦;钟声;曹院国;程卓;史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组织病理学特征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在组织病理类型、原发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数目、pTNM分期、脉管癌栓、激素受体、nm23及P53蛋白表达、化疗方案、是否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绝经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是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nm23蛋白阳性表达、蒽环联合紫杉类化疗方案及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根据可能影响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因素,给予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可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
作者:淦锦;黄桂林;李志刚;马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网膜素-1 (omentin-1)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83例,无冠心病组117例,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浆omentin-1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合并冠心病组血浆omentin-1水平(10.18±3.27)ng/mL明显低于无冠心病组(19.43±5.18) ng/mL(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浆omentin-1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相关性(OR=1.494,95%CI为1.212~2.775)(P<0.01).结论 低omentin-1水平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可能成为预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风险的指标之一.
作者:罗敏;余文珊;郭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6例,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257±40) min,术中出血量(60±37)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8±28)h,住院时间(10±3)d,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 a,24例患者便秘症状完全缓解,大便次数1~3次/d,3例出现腹泻症状,大便4~8次/d,无便秘复发,患者对术后排便感觉满意.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安全可行,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龚龙波;孟良;宋涛;谢志远;徐玉振;权斌;吕孝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250例分为血糖正常组34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146例、糖耐量受损组312例与2型糖尿病组448例,观察男、女性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等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 女性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77.8%,高于男性的70.9% (P<0.05);女性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总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比例高于男性患者(P<0.05),单支病变比例及支架内再狭窄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及病变范围积分低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 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多见,多个冠心病危险因素并存,病变程度严重、架内再狭窄率高.
作者:田磊;米树华;周芸;苏工;郑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