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力-容积曲线指导下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在食管癌手术肺复张后的应用

纪维;夏德国;丁正年

关键词:正压呼吸, 潮气量, 肺功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摘要:目的 观察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结束肺复张后,动态压力-容积(pressure-volume,P-V)曲线指导下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对患者肺功能及肺毛细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食管中上段癌择期行经右胸三切口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常规双肺通气组(Ⅰ组)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组(P组)各15例;单肺通气结束后,I组恢复双肺间歇正压通气,P组在Ⅰ组基础上应用动态P-V曲线低位拐点对应的压力+0.196 kPa设定呼气末正压,根据动态P-V曲线高位拐点对应容量的80%设定潮气量,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单肺通气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测定肺顺应性和pa(O2),同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 与T1比较,2组T2时肺顺应性及pa(O2)明显下降(P<0.05),Ⅰ组T3点肺顺应性仍明显低于T1(P<0.05);2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T2较T1明显升高(P<0.05),T3较T2明显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P组肺顺应性T3时明显升高(P<0.05),P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T3时明显降低(P<0.01).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肺复张后应用动态P-V曲线指导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对患者肺功能及肺毛细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压力-容积曲线指导下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在食管癌手术肺复张后的应用

    目的 观察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结束肺复张后,动态压力-容积(pressure-volume,P-V)曲线指导下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对患者肺功能及肺毛细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食管中上段癌择期行经右胸三切口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常规双肺通气组(Ⅰ组)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组(P组)各15例;单肺通气结束后,I组恢复双肺间歇正压通气,P组在Ⅰ组基础上应用动态P-V曲线低位拐点对应的压力+0.196 kPa设定呼气末正压,根据动态P-V曲线高位拐点对应容量的80%设定潮气量,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单肺通气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测定肺顺应性和pa(O2),同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 与T1比较,2组T2时肺顺应性及pa(O2)明显下降(P<0.05),Ⅰ组T3点肺顺应性仍明显低于T1(P<0.05);2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T2较T1明显升高(P<0.05),T3较T2明显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P组肺顺应性T3时明显升高(P<0.05),P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T3时明显降低(P<0.01).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肺复张后应用动态P-V曲线指导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对患者肺功能及肺毛细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纪维;夏德国;丁正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前后VEINES-QOL/Sym调查问卷评分变化

    目的 观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后静脉功能不全的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Venous Insufficiency Epidemiological and Economic Studies,VEINES)-生活质量(the quality of life,QOL)/症状(symptom,Sym)调查问卷评分水平变化.方法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6例,均给予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华法林治疗,比较治疗前及经治疗华法林用量稳定后VEINES-QOL/Sym问卷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VEINES-QOL评分分别为(38.23±1.48),(85.14±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9,P<0.01);治疗前、后VEINES-Sym评分分别为(19.55±0.78),(40.64±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1,P<0.01).结论 VEINES-QOL/Sym评分可用于评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露;唐雪莲;吕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31Ⅰ治疗Graves病5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131Ⅰ治疗Graves病患者12个月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 Graves病患者539例依据甲状腺质量、甲状腺高摄碘率及病情严重程度等计算个体化131Ⅰ治疗剂量,一次性空腹口服,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并于治疗1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后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增高,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12个月后痊愈335例,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96例,好转81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个体化方案一次性空腹口服131Ⅰ治疗Graves病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冯雪凤;许守林;陈载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尿肾损伤分子-1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成人心脏手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cyl-β-D-glucosaminidase,NAG)在成人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行心脏手术患者105例,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65例与非AKI组40例,检测2组手术前、手术后24,48,72 h尿Kim-1,NAG及血肌酐水平,并以ROC曲线及AUC评价各项指标诊断AKI的敏感性.结果 2组术前血肌酐、尿Kim-1及尿N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AKI组血肌酐、尿Kim-1及尿NAG水平较非AKI组明显升高(P<0.001);联合检测尿Kim-1及尿NAG佳诊断时间点为48 h,AUC为0.912(95%CI:0.786~0.939).结论 尿Kim-1及尿NAG联合检测可作为成人心脏手术后AKI早期诊断的指标,对预防AKI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红;杨淑芬;岳华;陆晨;刘颖;赵红娟;陶建双;秦君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肾积水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肾积水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造瘘置管成功,未发生明显并发症;1例左侧输尿管瘘患者因置管后第2天导管脱落而行左侧输尿管再植术,余15例患者中13例置管2d后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下降,2例恢复至正常.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肾积水成功率高、创伤小,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孙春娟;季秀珍;蒋晓娟;何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CT影像表现

    目的 总结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的CT表现及其演变过程.方法 2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依据百草枯服用量分为少量组6例、中量组10例与大量组4例,观察3组中毒早期(<3 d)、中期(3~14 d)和后期(>14 d)的胸部CT影像变化.结果 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CT表现与其口服剂量和病程有关,是一个由渗出到纤维化的过程.结论 胸部CT可观察到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及其演变过程,可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

    作者:郭祥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9例,73例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10%为应答组,36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10%为无应答组,收集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参数、同步化参数及左心室起搏电极位置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应答率为66.9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差、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大为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P<0.01);心室间延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为CRT无应答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 心室间延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可提高CRT应答率,心功能差、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较大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是无应答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文霞;纳丽莎;叶晶晶;刘丽文;拓胜军;左蕾;张军;朱文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氮-2'-脱氧胞苷对A431细胞Gadd45α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对体外培养表皮癌细胞株A431细胞Gadd45α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431细胞,采用10 μmol/L 5-氮-2’-脱氧胞苷处理,药物处理前及处理48 h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印记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431细胞Gadd45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前、后A431细胞凋亡率.结果 药物处理48 h后,A431细胞Gadd45α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处理前(P<0.05);A431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高于处理前(P<0.05).结论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A431细胞Gadd45α基因的表达,5-氮-2’-脱氧胞苷具有诱导A431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小静;李柳君;李志锋;张秀娟;张西克;苗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12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及机制.方法 122例行胃转流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手术前、后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C肽、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体质量指数、饮食量变化及术后6个月糖尿病转归.结果 术后1个月,患者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变化,口服糖耐量及空腹C肽、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结果较术前均有好转(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手术前、后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随访6个月,91例无需药物其血糖可控制在正常范围,26例明显好转;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5.9%.结论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祝永刚;张耐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伊立替康单药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卵巢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单药治疗晚期复发铂类耐药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37例复发铂类耐药晚期卵巢癌患者均给予伊立替康80 mg/m2,1d/次,第1,8,15天静脉滴注,28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结束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生存时间与肿瘤进展时间.结果 37例均可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29.7%(11/37),疾病控制率为48.6%(18/3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28.1周,中位生存时间53.3周;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迟发性腹泻.结论 伊立替康单药治疗复发铂类耐药卵巢癌安全、有效.

    作者:刘娜;马天江;史磊;张国耀;支卫国;牛松涛;张智慧;陈素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种导管消融术式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2种导管消融术式治疗短病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优劣性.方法 56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病程<2 a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根据消融术式分为2组,24例行环肺静脉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PVI+3线组),32例行CPVI+左心房顶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PVI+2线组);观察2组消融手术总时间、CPVI时间、线性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房颤复发率、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结果 CPVI+2线组消融手术总时间、线性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明显少于CPVI+3线组(P<0.05);CPVI+2线组术后复发率为40.6%,CPVI+3线组为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CPVI+2线组(3.1%)明显低于CPVI+3线组(25.0%)(P<0.05).结论 对短病程持续性房颤患者,CPVI+左房顶部线+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的策略临床综合疗效好.

    作者:王莹;赵鹏;姜铁民;赵季红;陈少伯;梁国庆;石蕊;曾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癌诊断中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2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3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良性肿瘤组)及10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HE4水平,并与CA125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卵巢癌组血清HE4水平(443.33±244.59) pmol/L)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113.18±79.95) pmol/L)和对照组(72.52±42.45)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4诊断卵巢癌较CA125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且二者一致性较好(Kappa=0.708),HE4和CA12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94%和92.03%,较单一标志物的检测更具优势.结论 血清中HE4水平对卵巢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是诊断卵巢癌新的血清标志物之一.

    作者:贾志凌;赵满仓;王莉;刘畅;柴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荧光定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与HBV感染不同血清学标志物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HBV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及核心抗体(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HBcAb)均阳性(大三阳组)和HBsAg、e抗体(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HBeAb)及HbcAb均阳性(大三阳组)患者血清标本进一步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大三阳组共4 316例,小三阳组共6 458例;大三阳组HBV-DNA定量值(1.28±3.87)×107 u/rnL、定量阳性率98.75%;小三阳组HBV-DNA定量值(7.56±2.95)×103 u/mL、定量阳性率63.27%,2组HBV-DNA定量值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联合HBV-DNA定量检测对评价HBV复制水平、传染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陈光辉;孙长义;赵静;艾予蜀;刘德军;李严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急性荨麻疹3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次,1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d.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4,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为1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1,P=0.196).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张芳;张培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北京社区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健康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组内的分布特征,探讨适合中国人群的IMT值的分布特征和参考范围.方法 北京社区健康居民1 25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不同部位IMT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MT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组IMT值高于女性组(P<0.05);同年龄组、同百分位水平男性IMT值高于女性(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和体质量等危险因素后,颈总动脉IMT值与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明显相关(r=-0.10,0.23,0.07,P<0.05);分叉处IMT值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年龄及性别明显相关(r=0.15,-0.10,0.38,0.14,P<0.05),颈内动脉IMT值与年龄、性别、体质量、空腹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相关(r=0.31,0.84,0.17,0.13,0.10,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男、女双侧颈动脉分叉处IMT值一致性良好.结论 IMT值在中国健康人群不同年龄、性别间分布有明显差别,确定这一分布特征对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IMT值参考范围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涛;程宇彤;陈顺华;张冬花;王苏;阴赪茜;张京梅;李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强直性脊柱炎X线表现分析

    目的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影像特征,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影像学资料.结果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骶髂关节骨质破坏,56例为双侧对称性侵犯,4例为单侧侵犯;47例有脊柱改变,均累及腰椎,其中24例向上累及胸椎,8例累及颈椎;有髋关节异常23例,膝关节异常7例,踝关节异常4例及肩关节异常5例;跟骨结节肌腱附着处骨膜增生呈“羽毛状”改变2例;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骨质浓密硬化9例.结论 X线影像表现为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是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依据.

    作者:郭翔;罗锐;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脊髓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脊髓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脊髓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Aminoff & Logen评分标准评价显微外科手术后脊髓功能改变.结果 9例均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治疗,术后运动功能改善8例,无变化1例;5例排尿功能障碍者3例较前改善;2例排便功能障碍者也有改善.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瘘创伤小,方法简单易行,疗效肯定,可作为脊髓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赵黎明;栗超跃;史锡文;张佳栋;王玉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肝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肝损害的易感因素及特点.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148例,化疗后有肝损害者75例(肝损害组),化疗后无肝损害者73例(对照组),分析2组年龄、性别、合并肝炎或脂肪肝等基础病变及肿瘤分期等.结果 2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组合并肝炎、脂肪肝基础病变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排除肿瘤肝转移,2组肿瘤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损害组Ⅳ期并肝转移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化疗后肝损害可能与细胞毒性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肝脏基础疾病以及肿瘤肝转移有关.

    作者:杨丽型;徐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床边CR胸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价值

    目的 探讨床边CR胸片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对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经临床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胸部CR表现特征.结果 39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Ⅰ级9例表现为双肺透亮度减低并弥漫性分布的细颗粒影;Ⅱ级11例表现为双肺呈磨砂玻璃样改变并支气管充气征;Ⅲ级12例表现为肺透亮度降低更明显,支气管充气征更明显并心膈影模糊;Ⅳ级7例,为“白肺”样改变;合并肺出血3例,肺炎6例,气胸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结论 床边CR胸片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其诊断及病情动态观察有重要价值.

    作者:赖伟;刘建新;林晓平;张玉辕;林春红;梁康炎;曹洁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4在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的检测意义.方法 38例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观察组)采用口鼻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肺功能指标,并与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E,Eos及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血清IL-4水平增高,检测IL-4可作为病情程度判断及疗效监测的指标.

    作者:林士军;王桂杰;叶建华;陈雄;张静;陈薇娜;刘美描;刘玉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