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堂;商嵩山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对母婴健康均有影响;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欧阳晓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治疗及疗效.结果 2例经空心针穿刺、1例腋下淋巴结活检、1例锁骨上淋巴结切检明确诊断;1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1例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而未行根治手术,2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辅助放疗及化疗治疗;1例治疗后1 a死于肺、肝转移;1例经放、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消炎,锁骨上淋巴结明显缩小;2例无瘤正常生存.结论 腋窝下淋巴结切除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是目前治疗隐匿性乳腺癌的主要方法.
作者:张彩芬;许兰芬;刘辉;赵聪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448例结直肠癌患者,对自变量(包括术前危险因素、术中危险因素)和因变量(包括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期间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6%(7/448),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7%(151/448);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相关(OR=7.125,95%CI:1.542~32.916);住院期间死亡的高危因素为低蛋白血症(OR=15.000,95%CI:3.056~68.064);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低蛋白血症和高龄(OR=2.337,95%CI:1.151~4.358;OR=2.284,95% CI:1.004~1.038);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低蛋白血症(OR=3.487,95%CI:1.357~8.963).结论 术前对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预测,对临床评价手术风险和预后有参考意义.
作者:吴燕剑;黄桂林;李志刚;侯吉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癌胚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法检测20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并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2种方法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结果 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的符合率分别为69.6%、44.8%、46.8%、60.0%;放射免疫法的符合率分别为67.6%、48.3%、48.9%、56.7%;二者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癌胚抗原对诊断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
作者:马晓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多糖测定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29例NICU患儿,入院后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并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79例(观察组),培养阴性新生儿50例(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第1、3天血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白细胞计数>20×10 9/L为标准,将对照组分为白细胞计数正常与异常组,分析白细胞计数与LPS水平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入院第1、3天LPS及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正常与异常患者PCT水平分别为(1.73±1.62)、(1.65±1.55)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LPS可在细菌培养结果空白期为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提供支持,且其检测结果不受白细胞计数干扰.
作者:魏谋;唐娟;林惠梅;罗晓玲;周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38例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鼓膜置管治疗有效率96.22%,9例无效者与鼓膜菲薄、带管期间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内陷致脱管和并发症发生等有关;本组发生并发症38例,主要为耳漏、鼓室硬化、留置管脱出、鼓室肉芽形成、鼓膜萎缩和鼓膜永久性穿孔,34例经有效处置好转或治愈.结论 鼓膜置管治疗中耳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出现耳漏、鼓室硬化等并发症应注意及时、有效的处理.
作者:邹春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人克拉拉细胞蛋白(Clara cell protein,CC16)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D,SP-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3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经正规治疗后进入稳定期时CC16与SP-D水平,及稳定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并与21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C16及SP-D与肺功能FEV1%及DLCO%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 患者加重期、稳定期及对照组血清CC16分别为(55.93±29.79)、(93.45±42.65)、(118.93±49.29) μg/L,SP-D分别为(154.41±46.23) 、(125.20±40.41)、(90.07±30.82) μ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患者稳定期FEV1%、FVC、FEV1/FVC、DLCO%均低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血清CC16与FEV1%呈正相关(r=0.568,P<0.01),血清SP-D水平与DLCO%呈负相关(r=-0.638,P<0.01),与FEV1%呈负相关(r=-0.609,P<0.01).结论 血清CC16及SP-D可能成为COPD诊断、分期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张玉婷;许西琳;牛斌;盛丹丹;王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Marneffei,DPs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 6例有可疑DPsM症状AIDS患者的腹部淋巴结超声/CT检查结果,应用流行病学各项指标评价腹部淋巴结肿大对DPsM的诊断价值.结果 腹部淋巴结肿大诊断AIDS合并DPsM的灵敏度75.8%,特异度72.1%,阳性似然比2.72,阴性似然比0.34,准确度73.6%;在有脐凹样皮疹的AIDS人群中,以上指标分别为88.9%、78.6%、4.15、0.14、87.2%.结论 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DS合并DPsM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梁欣;姚钦江;李春玫;江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uman leukcocyte antigen-E,HLA-E)在子(癎)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预测价值.方法 轻度PE患者20例(轻度PE组),重度PE患者20例(重度PE组),正常分娩孕妇20例(对照组),3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中期与孕晚期血清HLA-E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胎盘中HLA-E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轻度PE组与重度PE组孕中期、晚期血清HLA-E水平及胎盘HLA-E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PE组低于轻度P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晚期血清HLA E水平均高于孕中期(P<0.05).结论 PE患者孕中期出现HLA-E表达降低可能对PE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周丽;谢钻玲;王祥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头颅CT和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ping,BEAM)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7例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T和BEAM检查结果.结果 脑部CT检查发现脑萎缩征象113例(33.5%),其中脑沟裂增宽102例(30.3%),脑沟加深102例(30.3%),侧脑室扩大68例(20.2%),第三脑室扩大57例(16.9%);BEAM异常增强部位出现在额部48例(14.2%),颞部33例(9.8%),中央部23例(6.8%),顶部18例(5.3%),表现为θ,δ频域功率值增加.结论 CT和BEAM分别从脑器质和脑功能2个方面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诊断,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赵建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解耦连蛋白2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种阴离子载体蛋白,在体内分布广泛,有抑制氧应激、负调节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脂肪酸代谢的作用.解耦连蛋白2-866G/A基因多态性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本文对解耦连蛋白2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冯晓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ATPase,SERCA2a)基因过表达对快速起搏右心房新西兰大白兔SERCA2a活性和蛋白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AAV1/EGFP+心房颤动(房颤)模型组(B组)、AVV1/SERCA2a+房颤模型组(C组),每组各10只.B组注射含报告基因的AAV1-EGFP 500 μL,C组注射含靶基因的AAV1-SERCA2a 500 μL.转染4周后,行短期快速起搏新西兰大白兔右心房24 h,处死各组动物,行BCA法测定SERCA2a蛋白活性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ERCA2a在心肌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基因转导后4周,B组SERCA2a蛋白活性及蛋白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1),C组SERCA2a蛋白活性及蛋白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起搏兔右心房致快速心律失常模型兔右心房SERCA2a活性和蛋白含量下降,心包腔转染AAV1介导SERCA2a基因过表达,可增加SERCA2a活性和蛋白含量.
作者:班努·库肯;阿迪拉·阿扎提;相生跃;黄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低频率电刺激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方法 90例宫腔手术后子宫内膜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率电刺激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2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月经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发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分别为77.78%和2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厚(P<0.05),月经量较治疗前增多(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率电刺激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用于修复子宫内膜疗效优于大剂量雌孕激素序贯治疗,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冯明月;王中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脑影像、脑脊液的生物标志物和匹兹堡化合物B与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阶段和AD前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进行诊断.目前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被用于治疗AD,美金刚被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AD,其对认知、日常生活能力、行为和整体临床评估有改善作用.维生素E可用于无血管危险因素的AD患者.疾病修饰免疫疗法仍处于研究阶段.
作者:张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各种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方案在不同前列腺体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3例有前列腺穿刺活检指征的患者行经直肠彩超引导下前列腺15针系统穿刺活检术,通过选择不同穿刺部位及针数,形成6、8、10、12、1 5针法,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检出前列腺癌59例,其中6、8、10和12针法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2.9%(43/59)、83.1%(49/59)、88.1%(52/59)和98.3%(58/59);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0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15例,6针法即可检出全部15例而无漏诊;前列腺体积≤40 mL组8针法检出率100%(22/22),前列腺体积>40 mL组12针法检出率97.4%(37/38).结论 12针法检出率优于≤10针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
作者:李鑫;俞小明;王文生;汤小虎;唐科伟;林毅枢;薛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动取皮机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大面积皮肤缺损46例,均应用电动取皮机实施创面修复手术,游离皮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固定,通过观察术后皮片成活情况、受皮区外观及瘢痕、有无感染,供皮区边缘整齐程度、取皮深度是否均匀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46例患者中,31例(67.4%)创面一期愈合,15例(32.6%)二期愈合.结论 应用电动取皮刀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方便快捷,取皮厚度均匀、边缘整齐,节省皮源,皮片成活率高;回植皮可提高皮肤缺损修复效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利于皮片固定及皮片生长.
作者:孟宇;陈聚伍;王楠;任佳;孟伟莉;朱志强;肖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3种金属烤瓷冠修复前、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和抗氧化作用变化.方法 患牙54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8颗,测定修复前及修复后6个月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和抗氧化作用变化.结果 修复后,3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龈沟液量、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丙二醛均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下降(P<0.05),钴铬合金、金合金组各项指标变化水平明显低于镍铬合金组(P<0.05),金合金组各指标变化水平低于钴铬合会组(P<0.05).结论 钴铬合金、金合金较镍铬合金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金合金预后效果更好.
作者:孔亚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S100A4属于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蛋白家族,参与细胞骨架及细胞膜的相互作用,钙离子信号传递和细胞生长及分化等,在细胞内、外均可发挥作用,增加肿瘤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降低细胞间黏附力、重塑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异常增生及血管生成,被称为转移促进基因.本文就S100A4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亮;朱逸慜;曹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活化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Stat3的活化水平及P53与C-erb-B2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p-Stat3活化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胃癌组织p-Stat3活化水平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tat3活化与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7,P=0.04).结论 p-Stat3的高活化状态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等有关;联合检测p-Stat3和P53对评估胃癌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有一定意义.
作者:从丽;陶林;赵瑾;陈成;张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HP感染患者1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H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合乳酸菌胶囊2粒/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10 d.停药4周后评定2组HP根除率,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HP根除率为89.01%,对照组为69.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8%,低于对照组的27.47% (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秦幼娟;巢烨;朱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