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梅;隽红燕;杨永红
《经方例释》为晚清儒医莫枚士所撰,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列方剂340首.笔者通过研究《经方例释》将其阐释经方的方法归纳为:比较经方方药,推导新知;上溯《灵柩》《素问》《神农本草经》,以经释论;下缘《千金方》《外台秘要》,佐证引申;旁参诸家论述,阐发经义;躬亲实践名方,获得真知等5种.
作者:申晓伟;宗文静;马明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坤安煎剂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补佳乐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灌胃8周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别以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O、ET-1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补佳乐组大鼠血清N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ET-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坤安煎剂可升高模型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大鼠血浆ET-1含量,改善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和释放,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更年期心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傅金英;于胜男;徐萌萌;李瑞丽;杜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强调通识教育、倡导国学知识的学习,旨在深刻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丰富并提升精神境界,从而加强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识教育重要的目标在于打破人文与科技的畛域,证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知识领域有效沟通和整合,激发创造性思雏.
作者:殷平善;张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对近交系615小鼠移植性前胃癌术后复发模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方法:以615小鼠前胃癌术后复发模型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扶正解毒方组(FZJD-treated)、化疗组(5-FU-treated)、中西医结合组(FZJD+ 5-FU)、模型组(Untreated)、正常术后组(Normal-operation)和正常空白组(Normal),比较观察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表型,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结合组可明显降低M2型巨噬细胞表达,M1型巨噬细胞表达同M2型具有相反趋势.药物对患癌小鼠机体内M2/M1表现出强干预能力;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结合组可降低4种细胞因子分泌(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提高M1型巨噬细胞的表达,降低血清中肿瘤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对肿瘤的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肿瘤微环境,促使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进而影响肿瘤的转移复发.
作者:贾程辉;李枋霏;何莉莎;李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讨论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偏倚,并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提出中医科学研究中的知识性偏倚概念,对知识性偏倚与一般性偏倚的关系、医学科学研究中的偏倚特点、知识性偏倚产生的结果、知识性偏倚对中医科学研究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或消除知识性偏倚的策略.
作者:刘艳骄;张润顺;汪卫东;王映辉;林颖娜;冯帆;王旭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月经先期为临床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用常法治疗效果时有不佳,甚至缠绵难愈,可成崩漏.然在疗效不佳时,则需详诊细辩、审征求因,采用变治的方法.故从太阴肺燥、痰瘀久居、湿热下注三方面拓展月经先期的治疗,为临床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代波;代高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运用无烟艾灸对抗运动训练所致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将60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在运动前5d及运动后30 min用灸法、仅在运动后30 min开始用灸法及常规休息,并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 h3个时点检测血乳酸(Bla)、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运动后即刻及24 h后Bla、CK、SOD及MDA水平极显著升高,提示机体已产生运动疲劳,机体整体机能下降,而运动前5d即开始或运动后运用艾灸干预,血清Bla、CK、SOD及MDA水平升高不明显或能较快下降并趋于正常水平.结论:早期运用艾灸能很好地对抗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作者:陈广勇;马界;王传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理念,成为现代健康四大基石.故从饮食、运动、烟酒、心理4个方面分析现代健康基石与《黄帝内经》养生的关系,阐述《黄帝内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的养生智慧.
作者:闫茂华;陆长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风湿科门诊和住院的RA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2组,每组34例.A组联合应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分别观察2组RA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DAS28的变化,同时对2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RA患者DAS28、ESR、CRP、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DAS28、ESR、CPR和晨僵时间改善优于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B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A组,而HDL-C高于A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RA患者存在血脂水平异常,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其症状和体征,且对血脂也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郑红梅;隽红燕;杨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120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调心安神针剌法辩证治疗(百会、强间透脑户、风府、大椎、风池、安眠、玉枕、心俞),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百会、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安眠).2组均每日1次,留针30~ 60 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效果;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及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p)的变化.结果:经调心安神法治疗后,患者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Vp值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其疗效和脑血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心安神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脑血流速度,且调心安神针法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其机理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状况有关.
作者:雷正权;冯卫星;杨斌;牛晓梅;李瑛;王卫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胯骨里缝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为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门诊臀上皮神经损伤患者62例,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纳入,62例患者均采用胯骨里缝手法治疗,每次治疗3 min左右,每周治疗3次,6次为1个疗程.并于每次治疗前、后一次治疗后1周共7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指标.结果:按照JOA评分标准评价疗效,62例患者治愈40例(64.5%),显效17例(27.4%),有效5例(8.1%),无效0例(0.0%).结论:胯骨里缝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疗效明确,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高.
作者:王焕明;叶树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之一,其功能主要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且在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中发挥作用.整合素的主要功能与形态发生、胚胎发育、组织修复、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整合素是细胞内外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环节之一.研究表明,整合素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故对于整合素及其作用特别是中医药治疗的调控作用进行论述.
作者:魏明刚;何伟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91例和对照组(西医)92例,观察患者中医证候评分、6min步行距离、SGRQ积分、肺功能等情况.结果:①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87例(95.60%),对照组有效78例(84.78%),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咳嗽、喘息、胸闷、咯痰、畏寒、腰膝酸软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畏寒方面也有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③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症状、活动能力、社会心理积分方面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症状、活动能力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1);④6 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2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t =4.32,P<0.01);⑤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2组FEVl%、FEVl/FVC值均增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用药基础上结合中医辩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优于单纯用药且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现东;韩纪昌;张神捷;李磊;贾宗岭;李红兵;吴雪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巩固治疗模式对胃癌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胃癌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药序贯治疗组及中医药巩固治疗组,每组28例.通过观察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34月/21月,P<0.05),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17.3月/8.2月,P<0.05),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1年、2年和3年总生存率显著长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1年67.9%/57.1%,2年28.6%/17.9%,3年17.9%/10.7%,P<0.05).结论: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中医药巩固治疗模式能够延长胃癌患者的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且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莲;陈荣;陈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小儿遗尿,采用自拟方健脾补肾法对108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08例患儿治愈72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作者:姚献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应用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探讨滑膜炎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牛Ⅱ型胶原乳剂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制备CIA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Ⅰ)、不完全弗氏佐剂组(Ⅱ)、模型组(Ⅲ)、雷公藤多苷片组(Ⅳ)、醋酸泼尼松龙组(Ⅴ)、滑膜炎颗粒大剂量组(9.68 g生药/kg,Ⅵ)、中剂量组(4.84 g生药/kg,Ⅶ)、小剂量组(2.42 g生药/kg,Ⅷ),每组11 ~12只大鼠.通过动态监测给药后各组大鼠足趾容积变化、关节炎指数评分、踝关节病理观察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考察滑膜颗粒对CI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加强免疫6d开始,各造模大鼠出现关节红肿、变形,滑膜炎颗粒各治疗组对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足肿胀度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Ⅵ组给药12、21、24 d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Ⅶ组给药后15、18、24、27、30、33 d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给药12、21、24、30 d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各给药组对CIA模型滑膜、软骨、纤维组织及小血管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滑膜炎颗粒各给药组Th细胞百分比、Th/Tc均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滑膜炎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损伤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孙丽华;张志伟;张华健;周艳华;崔海峰;于友华;王正品;孙明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1%阿昔洛韦点眼,治疗组加用连花清瘟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6.67%和15.00%,对照组为80.33%和36.36%,2组疗效和随访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谢有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周围型肺癌中医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研究多层螺旋CT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每种证型计数资料与其他辨证分型总体计数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肺郁痰瘀有显著影响的是空泡征(x2 =7.23,P<0.01)、深分叶(x2=9.36,P<0.01)、浅分叶(x2 =9.13,P<0.01)、胸膜凹陷征(x2 =6.78,P<0.01);脾虚痰湿有显著影响的是浅分叶(x2=9.37,P<0.01)、空泡征(x2=14.49,P<0.01);阴虚痰燕有显著影响的是灶性坏死(x2=4.11,P<0.05),气阴两虚无显著影响因素.强化值对肺郁痰疼型有显著影响因素(t =2.15,P<0.05),对气阴两虚型有显著影响因素(t=2.00,P<0.05).结论:肺癌多层螺旋CT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肺癌螺旋增强CT表现可作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而进一步深层次研究尚需探讨.
作者:孙伟明;赵兴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49.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男性不育症疗效确切.
作者:霍磊;齐兴;张大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健脾益气化痰方在癌症(癌痛)中的应用,为控制癌症患者疼痛情况提供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70例癌症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5例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8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健脾益气化痰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体力状况、生活质量及疼痛疗效,并分析其治疗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疼痛强度、体力状况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 8例,PR 41例,MR 23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CR4例,PR 35例,MR 19例,总有效率77.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安全性1级49例,2级26例,3级0例,4级0例;对照组1级53例,2级22例,3级0例,4级0例,2组治疗安全性均良好,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IgG、IgA及IgM均显著上升.除IgG外,观察组上述指标上升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化痰方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抗癌、抑癌作用,且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癌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保证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杨崔领 刊期: 2014年第06期